APP下载

学习高中文言文的几个方法

2016-05-14高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古文文言语句

高伟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高中文言文不能死记硬背,光背书上的不能应付考试,还很枯燥。因为高考时文言文都是课外的,并且很长。若没有一定基础,无法下手。多读,读的时候注意语气,思考含义。多看,看的时候注意倒装句与句、字与字的意思古今差异。多品,文言文是古代记事记人的一种文体,结构大致统一学会举一反三,有时文言文语句翻译还需要大胆的合理想象去联想前后句意。

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兴趣创新今天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为了使我们多掌握一种工具,为了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可以让自己试着去喜欢古文,古文还是很有魅力的。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赏读一些比较优美的古文,记忆一些朗朗上口、优美的语句,抄写一些好的句子,这样可以提高自己对古文的兴趣。其次,理解文章的内涵,这需要结合课文的注解和相关的古汉语工具书,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深层次的含义。再次,通过了解文章的内容,去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多阅读,多记忆,多背诵,汗水是不会骗人的,青春的眼泪也不会白流,只要关注它,花时间下苦功夫,终会有所收获。

第二,课前最好要预习。高中的课程很多实验班老师在讲解文言文之前都假定你已经预习过了,所以上来就讲。很有可能你连这篇文章在讲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囫囵吞枣的跟着老师学,效率肯定不高。

第三,翻译。提高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不能乞求于一次的努力,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以多练为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效。“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早已立下的规章。“信”,就是译文要忠于原文,不能歪曲原意,任意地添油加醋;“达”,就是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求;“雅”,就是翻译文言文的语句,要生动、优美,富含情感。其中,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具体地讲,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力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直译就是按照原文词性、词序和句式,逐词逐句翻译,以意译为辅。(2)凡属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制、书名等专有名词,可以照录,不用翻译。(3)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倒置、前置等现象句式,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翻译。(4)文言文中省略的现象也很普遍,为使翻译的语句清楚流畅,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出来,不能缺失。(5)有些词(特别是文言虚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的意义,可以不译。例如,曹刿曰:“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是发语词,可不译。译文为曹刿回答说:“打仗是要凭勇气的背”。跟学英语是一个性质,不会的根据语境判断,上课记几个特殊的翻译,高考翻译的给分标准是意思对,题目中的难字是要翻译的,没事多读读古文,其实古文挺好的,看看半文言文的四大名著,都对你有用,作文上也可以引例子。先了解某些经常出现用的词的意思,比如,“是”“然”“尔”这些,然后去读译文,再去了解比较生僻的词的意思,一般经常的用的那些词在每篇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一样的,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差不多了,重点是要理解。尤其是对字的理解。文言文想要专门突破考试难关,就要抓好基础。当基础掌握好了,大致意思就可以看懂。然后,根据特定的语境和句式,仔细体会,慢慢就会将文言文的句子段落融会贯通。还有在学习之前,通过辅导书等材料,对文章作者和文章内容先有个大致了解。不要急于看标准翻译,那个对你的学习没有帮助。直到课文学完,再通读一下标准翻译,事半功倍。

第四,背诵。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起码语文教材中指定的篇目,能熟练地背诵。背诵能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程度,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分层理解背诵法,即针对课文一层一层的理解,逐层逐层地背诵,最后连起来,完成全篇的背诵任务。课文会背后,要及时地巩固,强化背诵的效果。背诵的方法很多,适合你的就是好方法。

第五,理解。学习文言文实词,不必去记一些术语,应该侧重掌握实词的含义。引起学生产生异义的主要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现象,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去识记。最忌望文生义。通假字也应注意,应当记住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文言虚词中,对个别可能导致句子误解、误译的虚词,应当有所归纳,分清用法,明确意义。文言文常用句式,最重要的是判断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应当认识这些现象,正确地理解。了解了文言文语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就不妨碍理解课文内容了。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深刻内涵,理解它的艺术技巧。多读。习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多读书,特别是多读《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对你的文言的进步会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读《曾国藩家书》,对做人做事都会有很大很好的影响。记住,要读原文,不可读译文。

总之,我们只要肯动脑筋,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手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先是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学生的文学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的。同学们只要肯下力气,就能学好文言文,文言文的考试成绩就会很理想。

参考文献:

[1]单宾.“以文悟道”,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J].北京教育,1994,(04).

[2]程英娣.创设情境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1994,(06).

[3]吴禹春.试论作文命题的改革[J].北京教育,1994,(10).

[4]宋惠存.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板书[J].北京教育,1994,(11).

[5]刘敬林.新版高中课本文言文注释教学札记[J].古汉语研究,1994,(01)

猜你喜欢

古文文言语句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重点:语句衔接
称象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