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区老年群体闲暇教育的研究

2016-05-14刘尚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闲暇群体老年人

刘尚明

在社会日趋老龄化的今天,老年群体如何度过闲暇时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开展老年群体闲暇教育活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通过对社区老年群体业余生活方式的抽样调查,了解这一群体目前的生活状态、习惯、兴趣、爱好、需求等,主要探讨农村社区老年群体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内涵、内容和实施方面的问题,为老年群体闲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老年群体闲暇教育闲暇活动宝华镇位于句容市西北部,得名于境内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内有享誉东南亚佛教名寺——隆昌寺。全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老年人口近0.6万。由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老年群体逐渐由农村向城市化生活过渡的过程中,呈现出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兴趣爱好贫乏等特点,而往往伴随他们的是孤独、压抑。这些严重阻碍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社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社区教育新路子,满足这一群体的需求,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老年群体。

一、老年群体闲暇教育的重要性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老年人都关联一个家庭,其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也深深影响一个家庭、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现代社会人们享有的闲暇时间量,约占个人全部时间的14%。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些国家城市居民用于身心享受和个人发展的闲暇时间大约在2~3小时/每天之间,美国平均是2.9小时/天,法国是2.2小时/天。与一般居民相比较,农村社区老年人的闲暇时间略长些,常常用赌博等陋习打发时光,成为迫切需要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这些严重影响了和谐社区的构建,因而在老年化社会到来的今天,如何做好农村社区老年群体的闲暇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闲暇教育和老年闲暇教育的内涵

寿命延长与经济发展,已经给人们带来一个“闲暇时代”。闲暇教育作为一个概念出现于20世纪。美国是20世纪以来较早开展闲暇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国家。到20世纪80年代,闲暇教育开始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关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闲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闲暇知识、技能和技巧,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促进个性发展的终生的、连续的教育活动。

按照在闲暇中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同,分为谋生型闲暇教育和乐生型闲暇教育。老年群体的闲暇教育主要属于乐生型闲暇教育,因为对他们来讲,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精神寂寞。以前农村人还能互相串串门、聊聊天,现在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传统的社交方式日渐缩减,社区参与、社区交往对于生活在农村社区里的老年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领导,整合资源,丰富农村社区老年群体闲暇活动

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方式,是指中老年人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意味着老年人社会生命的结束,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1.老年群体的娱乐问题

由于我国历史的原因,老年人文化水平低,娱乐性活动就成了老年人闲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娱乐能使人得到欢乐,有利精神放松,提高健康水平。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社区老年人闲暇活动内容为:

以上这些活动,与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经济状况、个人兴趣等都有很大关系。从分析中我们也是要注意到,中老人赌博、看电视比例在增加,但看电视也有许多消极作用,长时间坐在电视机旁,隔绝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不利于老年人全面发展,赌博更是一种陋习。要提示老年人预防电视病,社区要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更丰富的闲暇活动,扩大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提高老人对活动项目的利用率。

2.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问题

老年人体育锻炼是指老年人以运动为基本活动方式的锻炼,如利用阳光、空气等自然条件,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研究认为,年龄不是体育活动的障碍,有规律的参加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对老年人的身体和情绪都有益处。老年人参加运动要注意:

(1)运动要适量。可每天进行,每次持续5分钟,如果一周锻炼1~2次,最好每次15分钟,才能达到锻炼效果。剧烈运动或2个小时以上的锻炼,对老年人是不合适的。

(2)适宜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练功十八法等传统项目,其他也是可进行健身慢跑等。

(3)贵在持之以恒。生命在于运动,走出家门,参加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能起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持续的慢跑,对防止心脏病发作,锻炼对中风、神经损伤、截肢、血管硬化、大脑麻痹等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由于参加锻炼扩大了人际交往,增加老年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有益于老年人健康长寿。

3.老年群体的教育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小孩学习是养成生活习惯,青年人学习是寻求职业的需要,老年人学习是延缓衰老、促进身心健康的良药。老年人教育是终生教育的特殊形势,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从老年人接受教育动机方面看,主要是学习更多感兴趣的事物,结识有趣的人,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改善个人社会生活,提高文化素养等。因此在老年人学习的内容设计上,要多开一些老年人感受兴趣的内容,如老龄化问题、老年营养问题、闲暇时间活动问题、现代社会问题、家庭关系调适等。

对老年人的教育意义,就在于正确认识理解老年人的丧失。进入老年可能丧失了身心健康、丧失了经济独立、丧失了社会关系、丧失了生存目的,但老年人要正确认识这种丧失是不可避免的。老年人学习就是为了寻找失落的人生目的,确立新的生活目标。因此,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能填补原有知识的缺陷。在农村社区,很多的老年人几乎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之前要么忙于农事,要么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学习工作范围以外的知识。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当他们闲下来后,感觉对很多知识不太了解。因此,很多老年人对自己陌生的领域很感兴趣,希望在人生晚年多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近年我们在社区老年学校组织开展了书法、器乐、诗歌、舞蹈等多种民间社团组织,吸引了很多的老年人,有的甚至一年参加三、四个不同专业的社团学习,而且几年坚持不懈,充分体现了老年人希望弥补自己有关知识欠缺的需求。

(2)能跟上时代步伐。科技知识的飞速发展,推动者社会日新月异,很多老年人都面临着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落伍之感。如计算机等新技术,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许多老年人由于以前没有学过,我们就开展了“夕阳红·扶老上网”工程,社区计算机室定时免费开放,采用集中辅导和独立网上学习的形式,现在学习的老年人是越来越多。

(3)能科学健康养老。人人希望健康,美味老年人都追求健康,过去“身体无病即健康的观念,现在看来是片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只是具备身体没有病和病弱现象,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现代心理医学研究认为,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心理因素不仅是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而且也能引起各种身体疾病。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在社区开设生理和心理保健知识课程,以满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需求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0-62.

[2]陈世林.关于老年教育问题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03):23-25.

猜你喜欢

闲暇群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人在何时最清醒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闲暇拾笔寄娱情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