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2016-05-14董小静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素质实验教学

董小静

介绍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以及旧课堂有效教学与新课堂有效教学的对比,重点介绍了作者对于新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的认识以及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观提出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

新课程标准有效教学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教师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仍停留在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层面上。(2)教师缺少对实验教学的研究。(3)教师缺乏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自身都缺乏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类实验的教学活动能组织得起来吗?那么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如何实行生物课的有效教学呢?

一、旧教学观下的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定位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认为老师应该“传道授业解惑”,所以首先是“讲师”,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懂了吗?”,学生学习就是训练一种“听”的功夫。其实那是一种畸形的“传道授业解惑”。当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高中是压力和叛逆的年纪,与其做师长不如做朋友,灵活的把书本上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寓教于乐才是真谛!

二、新的课堂“有效教学”

其核心就是课堂上学生的收获。认为“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即学生的收获、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肖川教授认为: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观提出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

三、教师助学、导学

教师先要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制定详细目标,教师为学生“学、做”设计的问题情境或思考题。例如,在《细胞的癌变》这节课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内容处理上面首先让学生们发表有关癌症的看法和认识,然后展示学习目标: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点。这种呈现方式既能让学生对于学习充满兴趣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本,通过阅读、思考等学习活动,得到对新知识的认识见解,而后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共性、典型的问题进行精讲,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教师这种教学行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具有探究性质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结论。

四、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整个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有很大的帮助,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前提。实验内容包括小组实验、教师课堂演示和课外小实验。(1)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每一个实验都要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合理选择实验材料。(2)了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3)对于试验中的现象可以做出正确的解释,能够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及结论。由于学校条件的局限性,个别实验不能很好的完成,对于这些实验应该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看视频,让学生凭直观的观看来体验实验内容,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拓展学习研究领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只为一科而教学注定是不成功的教学。同时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讲课时语言感染力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风趣,讲解生动,把生物中的一些概念和一些比较难懂的定义编成顺口溜或打油诗,用当地学生喜欢听、学的表述方式,既避免了枯燥无味又增强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此外,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取之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要特别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并结合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提倡在引领学生一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原理的理解、记忆和探究,加强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探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静.从生物教学谈科学素质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5).

[2]董敬姑.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册.教学交流,2009,(09).

[3]李兴凯.如何在生物课堂墩学中渗透素质教育[J].教坛聚焦,2009,(12).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素质实验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