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相待,良师益友
2016-05-14李文春
李文春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班主任的品质和工作质量对班集体形成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影响较大。
一、转变观念,给学生以平等地位
过去受旧的教育意识的影响,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班主任往往把学生看成下属,班主任怎么说,学生就必须怎么做,不能随便说“不”。显然,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和主体性,现代教育观念要求,班主任要成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模范,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要充满爱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因此,班主任要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格。放下架子,给学生主动权,给学生以平等地位,从而作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质、好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当好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导出的“教书教得好,育人育得好,才是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爱心所至 情谊升华
热爱学生的班主任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班主任也就失去了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因为班主任的爱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才和成人,也就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许多优秀班主任能在教育上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是师生亲和力的最佳连接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热爱孩子是教师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的确,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越深,责任心越强,教育的方法也就越多,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几年前,我接手的初二班级有一个学生,实在不讲卫生,不但形象差,而且有时因同学笑闹他导致老师难以往下讲课。对于这样的学生,对这样失雅的事情,本可以当堂批评。但我考虑如若这般处理,这个学生在班上相当一段时间要受影响,甚至影响多年。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一生受益,坏形象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家长也有义务,学生有如此不好的卫生习惯,也可以通过旁敲侧击督促家长管教。但我考虑,反应给家长也会或多或少让家长失体面。上述两法都不妥当,我在放学后把这个学生留下来,给他讲学生要学习,先要学做人,做人就要从好的行为习惯做起的道理,慢慢切入主题。
三、尊重人格,提高自信
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人的行为有动力功能。当一个人情感高涨时,他可以满怀激情,全力以赴地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情绪沮丧的情况下,人则无精打采,畏缩不前。情感只有靠情感去熏陶,爱心只有靠爱心去陶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要做先生的朋友,我要先生做我的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班主任应该是全体学生的朋友,无论是聪明的、愚笨的、健康的、残疾的。对于所有学生都要以诚相待,真心与他们交朋友,学生最喜欢、尊敬和爱戴真心爱护过、关心帮助过他们的教师,一个班主任如果这样做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就会明显。这是因为学生是有感情有自尊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这是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的本质所在。无论面对什么学生班主任和学生应该永远是平等的。班主任的教育确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班主任的工作一旦被学生认可,班主任的爱心一旦融入学生心灵的小溪,水到渠成,“春雨润物”的效果也就容易形成。
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益友,学生也会主动接近班主任,把班主任当知心朋友。记得有一年暑假后开学不久,我骑车不慎摔伤,需要休养。当我正为不能去上课而着急时,同学们到家里来看我,他们争先恐后地对我讲班里的情况,让我安心养伤,安慰我不要担心班里的事,他们保证自己能做好。当我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带着伤走进课堂的时候,同学们学习变得更认真,更守纪律了。下课后都来围着我,帮我拿东西,提水,扶我走路。同学们已经把我当成了他们中的一份子,我确实成了他们的朋友了。以致后来得知我调往他处工作,大家都流着泪来送我。师生情浓,朋友情真,我好感动!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始终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学们喜欢我,依赖我,都能自觉地遵守纪律,我担任过的班级都能有一个好班风,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实践证明,优化师生关系,以诚相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