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引导方法 调动学习热情
2016-05-14张美敏
张美敏
【摘 要】信息技术虽然是独立的一个学科,但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因为怕冲淡其他学科,所以从学校到学生往往都不太重视。如何引导并让学生改变“信息技术,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局面呢?这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或抓好课前等一些细节并精心导入,巧妙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热情调动;引导方法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的综合学科,它有别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重实践、重操作,只要教师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对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优设打字环节,抓好课前“收心”工作
电脑机房一般离教室区比较远,所以上课的时候,不准时和不按照编排好座位就坐,甚至吵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况且,计算机教室的空间要比一般教室大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就比一般教室里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远一些,教师的威慑力就相对小一些。还有上课之前,总有一些学生的电脑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键盘、鼠标松了,网线掉了,电脑死机了等等一些随机出现的问题。对于以上的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呢?
我是这样解决的。学生电脑都安装了金山打字通软件,从三年级学习键盘输入后,要求学生开机之后就进行打字练习。内容是这样安排的:三年级以英文打字为主,并逐渐练习盲打,四年级练习中文打字,每次打不同的一篇文章,并且有奖励措施。通过课前的打字活动,能够让大部分学生迅速安静下来,长期练习也能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这一小段时间内维修好故障的电脑,保证同学们上课时电脑设备都正常。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1.趣味导入。使用儿童化的小故事、小游戏和流行小话题导入新课题,让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心理,更具童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基本指法时,我选用了一个打棒球的指法练习小游戏,先告诉学生这堂课要学习打棒球,是用键盘去打。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了起来。再引导学生打球要遵守规则,队员有各自的位置和职责,既守规则又配合良好才能取得好成绩,打字也同样有它的指法规则。这样,学生就怀着对棒球的喜爱不知不觉中主动地进入到指法规则的学习中。
2.范例导入。一个好的课堂范例可以对学生产生一种持续的内驱力,而这种内驱力就是学习欲望,就是我们想要的学习主动性。在讲Word版面设计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制作精美的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个人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3.对比导入。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好的知识和有用的技能往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和学习倾向,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比如在教学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演示文稿时,我先让学生作自我介绍,然后教师利用演示文稿进行介绍,学生马上感受到演示文稿的好处,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还有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和情景导入等都是非常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课题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因“材”施导,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创作情绪。
三、整合其他学科内容,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我想: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让学生能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
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改革目标模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向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挑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渠道。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我们还要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并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这章中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教育还应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整合,这包括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智商与情商的整合,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习俗的整合,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互动的整合。寻求共同的课程文化价值就是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线,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课程对共同文化价值的合理表达。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完善的教学方法可供借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创新的意识与积极的实践去研究,去探索,并不断的进行反思与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就一定会创出一条宽广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