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成市加强“红色教育”阵地建设

2016-05-14

下一代英才 2016年6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充分利用实地

抓细“微课堂”,提升红色教育渗透性。发挥清明节、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的课堂主阵地建设,同时将“微课堂”融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充分利用校园早广播、课前一支歌、间操喊口号、午间播新闻等活动方式,以“微课堂”形式传播当前时政热点、革命精神、英雄故事等,组织开展爱国活动大讨论,将“红色微课堂”活动贯穿于学生一日的生活中,力求各种红色活动在地点上灵活多变,在内容上化整为零,进一步增强校园爱国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抓活“微动员”,激发红色教育主动性。在日常教育中,立足于学生“仰慕英雄、喜闻趣事、求知欲强”的特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契机,激励动员组织优秀学生走上讲台,担当“小讲师”,就自己所知的英雄故事、红色影片,以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开演讲和讨论,把“课间十分钟”变成不定时“小讲台”,将红色教育传承活动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力推红色教育活动普及化、接地气、提神气。

抓实“微活动”,丰富红色教育多样性。充分利用身边红色资源,组织学生走进边防哨所、消防大队、警卫兵营,实地感受红色传统魅力,教导学生树立报国理念,提升精神内涵。依托革命实践教育基地等红色阵地,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在“学先烈、忆传统”中唱响革命歌曲,升华爱国境界。发挥权威效应和亲情作用,积极邀请老军人、驻地老党员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红色课程。同时,号召各学区编排参与度高、传承性强的红色文艺节目,促进校园红色资源创新发展。

(通讯员:杨 震 陈 霞)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充分利用实地
杨 诚作品
三次实地采访,挖掘出暖新闻背后的超暖细节
实地海棠雅著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做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党校红色教育
通过朗肯循环充分利用载货车柴油机的废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