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精彩开头的六种方法
2016-05-14郑照云
郑照云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写好作文精彩的开头,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古人将文章开头称“凤头”,“凤头精巧,新人耳目”,可见作文开头具有短小、精美的特点。介绍了作文开头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凤头 拟人化 顶真 名句 书信 设问 比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写好作文精彩的开头,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古人将文章开头称“凤头”,“凤头精巧,新人耳目”,可见作文开头具有短小、精美的特点。
一、拟人化,提升语言魅力
拟人化,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案例:高山流水。
许多年过去了,生死轮回,我们再次相遇。
那天,风很淡,天亦很蓝。你默默地伫立在那儿,无言地等待,很恬静,很安详。蓦然,我发现了你。似曾相识。你仍像千年前那样,浓妆淡抹。微风拂过,你身上的丝缕清香弥漫在这份浪漫中,或者说这丝丝缕缕结成的网网住了一切。包括我对你的情愫。
我,矢志不渝。
这份情沉淀了一切。
——《书香情缘》开头(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
技巧点评:将书拟人化,文字优美浪漫,如同诉说着一个甜蜜的爱情故事,这样的写作手法更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用顶真,阐明文章题旨
顶真,又称顶针、联珠或蝉联(英文 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案例: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品书。
——《品书》开头(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
技巧点评:此处使用顶真手法,开篇直入主题,一目了然到阐明题旨——品书能静心养心。
三、引名句,文化底蕴深厚
引用古诗词、现代诗歌、流行歌曲、童谣、谜语、名人名言、俗语、谚语等,不但可以引出下文的内容,还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的兴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案例: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殊不知同样有一种“恶”与生俱来,它更多地表现为欲望。如若给欲望一个支点,人生便势如滑梯,瞬间一落千丈。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会慢慢演化成食欲,足以毁灭人生。
再美好的事物,一旦变质、腐烂,便逃不脱毁灭的结局。同理,如果人性中的欲望一旦被“点化”,即便是无心之举无意之行,往往会小恶成大恶,大恶蚀德,为人生图上败笔。
——高中超好作文《人性的滑梯》
技巧点评:开头引用孟子语“人之初,性本善”,逆向思考,引出话题,人心向善,是一条艰难的攀登之路,而且越走越难;人心向恶,却是一条下滑的无阻碍之路,而且越滑越深,直至深渊,无可挽回。
四、借书信,平淡中见新奇
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案例:
可恶的标准答案:
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的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
——《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
技巧点评:使用书信的文体,用大家熟悉的形式,声讨“标准答案”,让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五、作排比,文章造势磅礴
文章开头运用排比的手法,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一下子就能把人带到特定的氛围中,给人一身临其境的感觉。
案例:一棵平凡的沙砾遇上了河蚌,终被磨为光彩夺目的珍珠,一方粗陋的陨石遇上了地球,终燃烧成绚丽的罗绮,一涓卑微的溪流遇上了断壁,终飞跃成斑斓的瀑布。
——《文学浅谈》开头(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
技巧点评:开头用排比句式增强文章语言的华美,吸引读者的注意。
六、巧设问,引导读者深入
开头设问,是写文章时开篇提出引人探究的问题,造成悬念,疑问,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关注。
案例: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
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
是谁?曾经伤势,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巨头。
——高考佳作《壮哉,猛士》
技巧点评:文章开篇是一组以“是谁?”进行追问的设问句,
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后文紧紧对追问的回答,可以更好的启人思考,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高考作文经典开头——借书信,平中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