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探究

2016-05-14杜红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小学语文

杜红珍

【摘 要】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变得沉默寡言,很少有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逐渐地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讲堂,学生没有问题,只是在被动地接收经教师细细咀嚼后的现成的知识。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语文;培养

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支撑,是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其中,独立思考是关键。长期以来,人云亦云,千人齐做脑力广播操的现象在学校愈演愈烈。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没有独立思考是无法想象创新的,可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多么重要和紧迫。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畏于教师权威而不敢提问,因此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是改变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紧张与畏惧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顾虑,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的平等,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轻松时,其大脑皮层也处于最亢奋状态,学生会迸射出更多的灵感,产生更多的问题,从而使得学生敢问敢答,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样课堂上便会出现更多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

1.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管理者,学生不是被管理者,二者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转换成与学生平等的学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与自主探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为教学的双主体。

2.教師要真诚地热爱学生

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没有情感的认知活动只会加重师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师生渐行渐远。唯有渗透情感的认知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师生情谊,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以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一颗真心来对待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挚的情感,从而将对教师的情感转移到学习中来。

3.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我们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股脑将知识全部抛出,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给予必要的启发与指导,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二、保护学生好奇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奇妙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到处都充满着神秘与未知,带给了他们无限的好奇,这正是推动学生探索的内在动力。牛顿对落地的苹果产生好奇,从而奠定了力学的基石;伽利略对钟摆出于好奇,从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可见,好奇对于发现与创造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小学生的好奇心并未得到教师与家长的应有重视,往往被教师视为与教学无关而武断否定,失去最佳创造的机会,原本就淡薄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渐在教师的否定声中消失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1.营造和谐氛围保护好奇心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知的和谐氛围,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保持着一颗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

2.运用启发教学激发好奇心

正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我们要在保护学生好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机会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由课堂的附属成为课堂的主体,享受探究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当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推动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研究提问艺术、学会提问,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1.问题情境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将问题情境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对知识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体会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2.问题情境活动化

打破学生的封闭式学习,将问题寓于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最深刻,记忆最牢固、体会最深,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问题情境开放化

我们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也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我们要变封闭性问题来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可以驰骋想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问题情境全体化

教学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单一的问题无视学生间的差异,只会让探究成为部分学生的特权,而将大部分学生排斥于教学之外。在提问时要兼顾学生间的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激起全体学生的共同探究,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解决问题只是一种手段,让学生真正地提出问题才是目的。要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就必须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将学生思维的全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思想、思路、方法等,教师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通过自主地提出问题,才能达到真正地主体学习,实现个性化阅读,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担心学生的提问会扰乱正常的教学活动,而是要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让学生将不同于教师、教材、教参的个性化见解大胆地提出来,并在学生间、师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思维的交汇,从而达到对知识与技能的真正掌握。

五、重训练,培养能力

针对小学生学习意愿不强,兴趣恒久性弱的特点,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训练重点,设计“三个一”训练模式。即每人“每周写一篇生活日记”、“每月读一部好书”、“每月讲一个故事”。通过这一模式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听、说、读、写能力等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得到进步和提高。此外,我还通过活动课综合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是一门融文学,政治,天文,地理,音乐,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学科,活动课的综合实验恰好适应了语文教学的需要。如我在活动课上引导学生玩猜谜语,讲故事等一些课外有趣的活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争胜心,在学生争着抢着回答的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学生也充分地认识到语文学好了,对这些有趣的游戏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就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语文学科体系为中心,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模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激起学生问的激情,让学生逐渐敢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周艳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2011,(04)

[2]刘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0,(04)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