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现代传承

2016-05-14毕达

山东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想建党作风建设

毕达

摘 要: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思想建党是其最闪光的亮点。毛泽东建党学说对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我们 应当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建党学说,进一步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毛泽东建党学说;思想建党;作风建设

一、毛泽东党建学说的主要含义

毛泽东党建学说的科学概念,是在延安整风时期明确提出来的。毛泽东建党学说同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建党学说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直接传承了列宁的建党思想。具体来讲,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主要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湾改编与组织建设思想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营十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党组织建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里有党小组,班里有党员;营、团以上建党委,从而建立起贯通从最高层到最基层的组织体系,党代表制度使得军队各层级逐步形成了双首长负责制,确立并实现了“党指挥枪” 。第三,推行士兵民主、官兵平等、经济公平,尊重士兵,破除旧军雇佣关系。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有五项职责: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开展群众运动;五是做士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古田会议与思想建党理论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根据党在农村创立根据地“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的实际情况,指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毛泽东的这一建党思想,在中共党建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创新。古田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正是有了上述红军创建以来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经验,古田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从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特别是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到首位的思想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最大的闪光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延安整风与作风建设理论

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延安整风,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延安整风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造。

(四)“两个务必”与执政党建设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首先, 从直接背景看,“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将由一个长期被压迫、被围剿的党变成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标志着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入城市领导农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业之难即将成为过去,而巩固和开创新事业的考验即将成为现实;标志着中国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由此可以看出,西柏坡精神主要是一种历史性转变的精神,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表现了革命者在敢不敢胜利问题上的坚定不移,和对胜利后革命前途的冷静思考。特别是面对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立下了规矩,推动了毛泽东建党学说新的重大发展。

二、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现代传承

(一)牢记三湾改编的历史启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当下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各级各部门必须告别俯视的不良心态和冷眼旁观的漠然,扛起自己的政治责任,主动投身到大抓基层的工作中去。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从麻绳的最细处抓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定要注意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向党的基层组织倾斜。另外出台一些方针政策前,除了征询本系统内部的意见,还应广泛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从是否有利于巩固政权,加强基层基础的角度对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并在政策执行和任务分解中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避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尤其要注重为基层减负减压,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活动,让基层组织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干好本职、服务群众。

(二)弘扬古田精神,补精神的“钙”

思想上建党原则是古田会议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立党、兴党,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上。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三)传承延安整风精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延安整风在党的建设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所创造的整风方式方法及方针原则,不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供了借鉴。运用整风形式解决现实矛盾问题,开启了干部队伍建设自我完善的成功范例。延安整风中,我们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把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与提高整个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领导带头,自上而下,由高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开始,转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从而有效地牵引整风运动的健康发展;实行整改结合,注重制度建设。延安整风创造的这些方法,是正确解决党内矛盾的成功尝试,为我们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供了治本良策。当前,党的作风建设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把延安整风精神学习好传承好,这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永恒教材。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3)

猜你喜欢

思想建党作风建设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结合的新高度分析
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与新形势下党建解析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推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体制化、常态化
国有企业作风建设方法路径研究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95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建规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