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夜》与《除夕寓九江官舍》之比较阅读

2016-05-14谢芬

课外语文·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题手法意象

谢芬

【摘要】思乡,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在诗歌中尤甚,这也构成了高中阶段诗歌鉴赏一个重要主题。杜甫的《月夜》与欧大任的《除夕寓九江》是众多羁客诗篇中较为出色的佳作,二者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各表一枝之绝,笔者拟从主题、手法、意象选用方面进行分析,试探其中之微妙。

【关键词】月夜;除夕寓九江官舍;主题;手法;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月夜》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欧大任,顺德陈村人,因其官至南京工部虞衡郎中也被称为欧虞部。他曾与梁有誉继南园再结社,振兴诗学,世称“南园后五子”。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诗歌上,受当时“前后七子”复古思潮较明显,但也有独抒性情之作,如《除夕寓九江官舍》。此诗篇是欧大任在除夕之夜,寄寓于九江客舍而写下的思乡怀人之篇。

一、主题:同为故乡明,恋是家中人

思乡怀人类诗歌是高中诗歌鉴赏一个主要的内容。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此类诗文尤其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当时杜甫被安史之乱叛军虏至已经沦陷的长安,而妻子儿女却被抛在遥远的鄜州,诗人独自一人,望着天上悬着的月亮,想着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盼着自己回来,妻儿在家中看着圆圆的月亮,可是家人却不在身边,由月传相思,期待家人团聚的画面跃然纸上。抓住关键词眼“闺中”“小儿女”“忆”“何时”等,再联系整首诗,诗作的创作背景,诗歌的思乡怀人主题就清晰明了了。

除夕寓九江官舍(欧大任)

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

泪每思亲随,书频寄弟看。家人计程远,应已梦长安。

除夕之夜,本该举家团聚,共享人伦之乐,但是迫于各种原因,诗人却不得不客居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看到他人其乐融融的共享团圆之欢喜,此时此景,此番心情只有自己最懂,就算是笑,也是勉强出来的强颜欢笑。面对着美味佳肴,也索然无味,良辰美景,陈酿佳肴,也消解不了自己的心绪。不由自主,情难自已,频频落泪,这种怀乡的心绪,恐怕只有自己独嚼心酸。这首诗的主题更是能轻易把握,标题,点明时间,地点,“羁怀”“泪”“思”,字字含情,句句生情,梦里思乡,情深意切。

二、手法:曲尽其妙,思情更深

古人有云:“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岘佣说诗》),“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诗文跌宕起伏,情节曲折,才会给人峰回路转的美感。这是深得诗家三昧的经验之谈,而巧妙运用曲笔是达到“忌直贵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谓曲笔?一般讲是指文学创作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也称对写,这是中国古典诗词惯用的艺术手法。

对写法在古诗中运用频繁,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等。不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感,而运用曲笔手法,使诗歌表达的情感更为含蓄、委婉、耐人寻味而意味深长。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飘零在长安,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知道在鄜州的妻儿怎么样了,衣暖?食足?但是诗人不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他忧心的不是自己身陷囹圄,处境艰难,而是妻儿对自己情况的担忧。而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是“忆长安”,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更突出了那个“独”字,显出“闺中人”孤独、冷清、无助。这种对妻儿的忧思之情比直接写对月思人意境更为深远一层。除了由对方写自身,诗人还以未来写现在,“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何时才能夫妻团聚,双双倚着薄帷,同看团圆之月,共享亲人团聚之乐,流尽悲泪,绽放欢颜;散尽愁苦,舒展笑容。妻子笑脸上的泪痕衬托得笑容越发娇艳,她泪眼中的笑意衬托得相聚之情更加浓厚。诗人写“双照泪痕干”实际上在于表明此刻正是“独看泪阑干”,想象来日的团圆之美,正是源于今日的独栖之苦,曲折含蓄地表达出迫切思念的感情。

《除夕寓九江官舍》诗人并未向杜甫开篇即对写,“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烛销深夜酒,菜簇异乡盘。泪每思亲随,书频寄弟看。”诗歌的前六句描写眼前之实景,除夕夜中,诗人却独身在异乡宴饮度岁,强装欢笑,夜已渐深,烛已燃尽,酒尚温存,菜肴佳品堆满眼前,良辰美景,陈酿佳肴,诗人不由思念亲人,只得含泪给弟弟写起家书。后两句则由眼前的实景转入虚景,诗人实写孤身过除夕之景,虽没有《月夜》般绵长悠远,却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生活的画面,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独嚼孤独、羁旅之忧伤。

最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家人计程远,应已梦长安”想象此时此刻家人也应在计算路程,想到诗人也应该在此时梦到长安,写着写着,突然由此及彼,想到此时的家人正在思念自己计算路程,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云:“一结忆及家人,又于家人意中念己之梦长安,曲折往复,善学少陵。”此为反用杜甫《月夜》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层,一个“梦”字带出新境界,情意更为真挚。

杜诗通篇对写,言有尽而意无穷,欧诗学习杜甫,同时推陈出新,写出自己的新妙,在前人的基础上眺望远方,同为出彩。

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意象,简单的地说,即诗人心中的物象,意象是意中之象,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曾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

《月夜》中很典型的意象即“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也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而诗中正是对着长安的月亮,遥想鄜州的月亮,在空间上进行穿梭,从而寄托思念之情。相思由月起,千里之外的妻子望月怀人,凄苦冷清,最后期盼夫妻重逢,在月亮的照耀下,希望泪痕不再。诗人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晃”、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的未来。“双照”泪痕才干,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相思由月收,浑然一体,自然熨帖。

在《除夕寓九江官舍》,欧大任选用的意象就更为贴近生活,“烛”“酒”“菜”“盘”等,即将燃完的蜡烛,深夜里独自饮酒,美食佳肴锦簇一团却是异乡盘,诗人多么渴望此时是家中盘,就算是清茶淡饭,清汤寡水,却依然享用不尽。而现实的摆在眼前的美酿玉食反而更加刺激了诗人对家人的怀念,家人是否在除夕之夜食得丰足,衣得舒心,生活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的点滴,希望家人生活安康即是飘零在外的最好安慰,或许这是诗人用普通意象来表达自己情意的缘由吧!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象即诗人情感的栖息之地,望月怀人是经典,粗茶淡饭何不可?

比较阅读是诗词鉴赏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阅读方法,通过对比,同中求异,异中存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帮助其进入诗人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明.欧大任诗歌艺术特点浅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2]李思华.诗从对面飞来——杜甫《月夜》曲笔手法分析[J].名作欣赏,2014(35).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主题手法意象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玉人”意象蠡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