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中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2016-05-14吴安

课外语文·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摘花词组小熊

吴安

【摘要】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可以从阅读出发,经过理解和积累,将相关的汉语文字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去,使语言能力在实践练习中获得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主要偏重于字词教学。该学段的读写结合也应该围绕词语的运用来展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师应把词语的理解和应用作为读写结合的切入口,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增强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读写结合,使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普遍提高。

一、积累词语适当应用

词语是极简短的言词,是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写作练习中,语言的流畅性,语句的规范性,描写的生动性等都须要依靠丰富的词语积累。可以说,使读者眼前一亮的作文必定离不开丰富的词语积累。挖掘课文资源中的语词知识,引导学生把准确恰当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写话练习中去,是培养低年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桥梁和凭借。

《团结力量大》是二年级学生的一次看图写话练习。图上画的是:一只小蚂蚁在草丛中发现了一根肉骨头后,喊来小伙伴们,齐心协力把骨头搬回家。其中,第二幅图所展现的小蚂蚁们共同搬骨头的画面,体现了主题,是写话练习的重点部分。可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大多数学生会把第一幅图的内容叙述得具体完整,而把第二幅图上的内容一笔带过。造成本末倒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词汇匮乏,难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小蚂蚁齐心协力搬骨头的场景写具体。

为了给学生提供扶持,我引导学生重温课文《扳手腕》。先朗读课文,再找一找人物的动作,然后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动词也可以用到看图写话的第二幅图中去。学生很快找出了“围过来、看一看、来到、加油、呐喊助威、伸出手、涨红眼”等词语。我把这些动词一一记在黑板上。我又问他们,除了课文中的词语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词也适用于第二幅图。学生们积极思维,纷纷举手。我根据学生发言,在黑板上又随机写下“扛、抬、背、排队、喊口号、指挥”等词语。“现在你们能选用黑板上的词语,把小蚂蚁们一起搬骨头的情景说一说吗?”我指着黑板上的词语问他们。孩子们跃跃欲试,都说得生动详细。之后交上来的写话作业也比前几届学生写的更加详略得当,精彩纷呈。

此案例中,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为写话练习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作了教学准备。不仅选取了适当的课文来复习回顾,还在找词语的学习活动中提供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机会。而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适当的动词,为学生创造了活跃思维的积极条件,避免学生被课文中的词语框住思路。借助板书看图说话则为正式的写话练习做了铺垫。经过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得到了启迪,积累了词语,运用于实践,为发展写话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积集词群充分应用

词群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组词或短语。语言学中,以词群这一开放性的动态结构作为预制的语块进行教学,可以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吸收和使用语言精华,更快速地体悟和融入语言氛围。所以,教师善于提取课文中的词群,充分设计学习活动,对低年级小学生提高汉语表达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熊过桥》是一组三幅图构成的看图写话内容。第一幅图画的是:小熊刚走上桥时,河里的小鱼对它说:“大胆走!”第二幅图画的是:小熊走在桥中央时,天上的小鸟对它说:“别怕”,河里的小鱼对它说:“要小心”。第三幅图画的是:小熊过桥后,对小鸟和小鱼说:“谢谢”,河里的小鱼对小熊说:“再见”。写话内容中多次出现对话。而低年级学生在写对话时往往只能直截了当地用“说”这个字,显得枯燥乏味,所以我在课堂中重点指导学生积集关于“说”的词群。

课堂上,我先请一位学生交流图画的内容。果然,这个孩子反复使用了“说”这个字。在我的诱导下,马上有同学发现了这一问题,并指出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代替“说”。可是,究竟该用哪些词语,学生却说不上来。于是,我让全班同学一起翻开语文书,找出课文中表示说的词语。两分钟后,学生们就陆续找到了“喊”“嚷”“叫喊”“告诉”“大叫”“告别”等词语。之后,我让学生想一想,在课外书中还看到过哪些表示“说”的词语,也适用于这篇看图写话。有书中词语作为例子,学生们一下子说出了“加油”“提醒”“鼓励”等好几个词语。我把他们找到的词语都记在黑板上。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背一背这些词语后,再讲《小熊过桥》的故事时,就能把这些表示“说”的词语用进去了。接下来的写话作业中,学生充分应用了这些表示说的词群,语言文字显得更加流畅,更加润泽,更加生动。

这一写话教学的案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在交流和倾听中发现语言贫乏的不足,然后组织团体合作学习,寻找课本中出现的词群,回忆课外学到的词群。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共同学习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语识,而且从侧面激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识记词语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中搜集词语,互动交流,拓展词群,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原本枯燥乏味的表达立刻变得富有灵性。

三、积淀词组合理应用

词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词组的表达比词语更具体,更形象。词组的理解和应用相对而言也比词语更有难度。语文教师进行适宜的词组教学对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训练的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不要摘花》中画了一个小姑娘站在花丛旁伸手准备摘花,一位年轻女子站在小姑娘身后摆摆手,阻止她。学生一般能把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说清楚。但是,花丛中的美丽花朵作为小姑娘摘花想法的起源,却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内容。所以,我把植物描写的课堂指导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我先出示了课文《石榴》第二段中的语句“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来越盛,不久挂满了枝头。走近一看,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喇叭。”之后,把“嫩绿的叶子”标成红色,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叶子”,而写成“嫩绿的叶子”?这样写好在哪里?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后者写出了叶子的颜色。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写一样东西时,不直接写‘是什么,而写成‘怎么样的什么,能让别人更了解这样东西。”接着,我又请学生找一找,这段话中,还有没有类似的词组。学生很快找出了“郁郁葱葱的绿叶”“火红的石榴花”和“可爱的小喇叭”。随后,我让他们比较“嫩绿的叶子”“郁郁葱葱的绿叶”“火红的石榴花”和“可爱的小喇叭”不同之处。学生发现,前三者都描写了颜色,而后者描写的不是颜色。我告诉他们,用“怎么样的什么”这种形式来表达时,可以写颜色,也可以写形状、大小等其他方面。最后,我出示图片《不要摘花》,让学生结合图片和想象,用“怎么样的什么”这种形式简单介绍图片上的花。学生基本上能用偏正关系的词组,把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表达清楚。之后的写话练习中,学生也用文字展现出了公园里菊花的明艳动人,为后文小姑娘的摘花埋下了伏笔。

这个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在预设中明确学生的薄弱点,从课文语句入手传授词组表达的方式。教授过程并非是单一的讲解方式,而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欣赏,品读中学会运用,练习中巩固知识,交流中发展语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夯实了语言基础,提高了表达水平。可见,利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淀词组并合理应用,也须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的能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一条快捷、易行的训练渠道。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与看图写话有许多结合点。教师要慧眼识才,将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词语运用于写话语境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婧.要把握好读写结合训练的方式和时机[J].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许一秀 李志霞.汉语词群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1 (36).

[4]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J].教育,2009(2).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摘花词组小熊
不要摘花
不要摘花
小熊
可爱的小熊
副词和副词词组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