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引线
2016-05-14高临阳
高临阳
好文字,能让读者和作者“两败俱伤”。作为读者,你会觉得作者窃取了你的生活,把你自己这块内陆深处某个洞穴爆破开来。作为作者,则必须炸开自我深海中某个小岛,血淋淋呈在读者面前。写作者必须首先自己爆破自己,才能令读者动容。
爆破自己,首先要找到写作的兴奋点,形象的说法,就是找到写作的引线。当你的笔与纸接触的一瞬间,会擦出火花。
最能令人产生写作冲动的,还是自己。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有写传记的欲望,希望打败时间与死亡。写作者有先天优势,可以用抽象的形式将自己的生活隐身在文字中。但有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平庸无趣,不值一提。我从不相信这一点,你路过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一座会走路的博物馆。坦率讲,对自己无法下笔的人是因为还没有面对真正的自己,面对自己的虚伪高尚,欲望执念。当一个人可以坐下来,真正与自己开战抑或握手言和时,那将会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写作。对我来说,“我”也是我最想谈的。在我写作的第一个长篇剧本中,也毫不意外地写了“自己”。故事是虚构的,但为什么还是在谈自己呢,因为灌注在其中的情感是真实的。故事中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与发生的变化是自己遭遇的,只不过我找了另一个容器去盛装。
陈凯歌在《少年凯歌》中,与真正的自己在掏心掏肺。在没有信仰的年代,这种每一个字都在锥心的忏悔,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信仰。最重要的是,陈凯歌没有停在忏悔上,他高级地点破问题的核心,即文革诞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内心的恐惧。现如今,导演多半更像导游,领着“观光客”在所谓的风景前徜徉,走路多,走心少。但通过陈凯歌的文字,我能看到一位导演的良心。
《青年电影手册》曾做过一期是关于一百位华语导演的处女作的,纵观全书不难发现,大多数导演的处女作都与他们本身的生命经验有关。回归自己,扎根自己的生活,是大多数导演的选择。同时,程青松在介绍这些处女作时,还询问每一位导演他们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很多导演不约而同地选择贾樟柯的《小武》。这也是我的选择。《小武》的故事也与贾科长本人生活有关,原型是他的朋友。贾樟柯几乎所有电影,都锁定于自己的生活中,银幕上的生活与他自己的生活之间有一个宽阔的管道。《任逍遥》《站台》都是他青年时代的一种发泄,《世界》的引线则来自于他妻子赵涛曾经在世界之窗跳舞的生活。台湾导演侯孝贤亦如此,很多人都会觉得侯孝贤不讲故事,他的电影剧情很弱。殊不知,侯孝贤其实对故事很用心,是不为外人道也的用心。他把十公里的剧本,砍去八公里,只留下两公里,但这两公里,每隔一段有一个木牌,每个木牌上都是他自己,或者吴念真等朋友的生命体验,从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虚构。
在诸多社会热点事件中,其实也埋藏着很多引线。讲别人的故事,但与自己的生命有关,其实还是在讲自己。这是很多小说家投注巨大热忱的部分。余华的《第七天》、阿乙的《下面我该做什么》都以笔做刀,指向现实。我在台湾,会有意识地在早餐店,在捷运站,随手翻阅台北当地的报纸,了解这片土地正在发生什么,这可以让我的生活不悬浮,真正落地,浸入当地生活。当面对一系列社会事件,做到冷漠是很容易的—— 毕竟这些热点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但作为创作者,必须无事生非:假设真的降临到你头上,你将怎么办?这在剧作中,是很常用的写法,即当写不下去时,你就假设自己是主人公,把“我”代入,去进行选择。面对社会热点事件时,让自己去进入事件,去成为事件主人公,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无论是正义还是邪恶,不只是走近,而是真正地走进。这时,身为一个创作者,你将很难再向路人一样,随口发出肆意的评论。你的笔将被灌铅,无比沉重。这时每一条新闻将不再是一闪而过的新闻,不再是一座孤岛,而与你有关。当台湾海岸线由于工业发展面临收缩,不少土葬都成为海葬时,难道不能想到大陆山上的祖坟,也面临着工厂的拆卸?
写作的引线,有时也埋在历史的废墟中。我读历史,但对历史的写作早先迟钝,触碰得少。我最先开始思考的是,个人的历史。我十分羡慕有家谱的人,仿佛生命不会赖账,他们可以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我们家没有,于是我会对自己的先辈怀有想象,这种想象开始进入到我的写作中,让我对历史好奇。这种好奇扩散开,便是国家、民族的历史。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在威尼斯影展夺得金狮奖的华语电影。我那天在他的海报中读到一句话:“在今天以前,这个故事,你听不到,也不能讲……”固然这是宣传的某种手段,但“听不到”和“不能讲”确实是一种引线。历史应该像黑洞一样吸引创作者,因为她的身份暧昧。胡适说她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本意嘲弄修饰历史者,但小姑娘至少还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可现在有种趋势,历史不再是小姑娘,是欧巴桑,创作者绕道行之,越来越少有人愿意对历史发声。我们每个人都从历史泥淖中穿行而来,原本就带着泥土的气息,当周围的风景都很熟悉,在历史中,却一定可以找到不一样的天空。谁都不愿扔掉自己的家谱,这条引线可能有些老旧,但依然可以撼动山脉与河川——那些曾经注视历史发生的山川和河流。
写作时举步维艰是常事,这令我常常怀疑:是不是引线断了,这个议题值不值得去书写?但我想到,当放焰火点燃引线后,即使半天没有动静,父亲也不允许我靠前,只是候在一旁。
不出意外的话,这支焰火多半会沉默一会儿,就开始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