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2016-05-14张秀娟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学困生家长

张秀娟

在小学担任班主任多年,一直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学困生,想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难上加难。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了学困生的几个特点和帮助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一、家长不重视

我工作在农村,许多家长都是农民,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只有长辈在家照顾,所以平时功课没人辅导,在家经常不完成作业。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一点一点沦为班里的学困生。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一般采取施爱教学法,这些长期没有父母疼爱的孩子往往不被人关注,容易被人忽略,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教师的爱是一种“良药”,能有效治愈学困生的心理伤疤。平时上课时,我常常设置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生活上对学困生处处关心,时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时常进行家访,和家长沟通,得到老人和父母的支持,帮助他们消除心中郁结,让他们从自卑的心理中走出来。

二、学习基础差

就此类学困生而言,要转变稍显容易,因为不是思想原因导致的学习困难,他有学习的意向,只因基础差、底子薄,学起来吃力。要想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也应让家长帮忙,在校老师随机跟踪检查,认真研究学困的薄弱点,补一补、帮一帮,久而久之,他们的成绩就会好转。

1.家长帮一帮,创设契机

家长应该做什么呢?无疑是多监督、多帮扶、多鼓励、多表扬。了解孩子成绩提高的幅度,多给孩子创设有成就感的“办事”机会,如:让孩子购买日用品时,就有数学问题:一斤大米3元,买5斤多少钱?买回来13个鸡蛋,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人,还剩几个?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放在课堂上学生可能难理解,要是让学生自己亲自做,就会容易理解得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意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把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交给学生,使他们在完成此项事情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大家都知道无论做什么,兴趣是动力。有兴趣,就有奋斗的目标,学习亦如此,在兴趣的驱动下,加之掌握一些方法和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他们会逐步好起来的。

2.教师补一补,不离不弃

个别辅导学困生时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能轻言某生“朽木不可雕、无可救药”,只要用“心”去做,用“情”去爱就没有学不会的孩子,我们做教师的要一点一滴积累,脚踏实地的工作,持之以恒坚守,不折不扣育人,一定会功到自然成。例如本班郭××同学,基础薄弱,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欠缺,对于她的帮扶我就是补缺补漏、不离不弃。在校时,上课多让她表现自己,多给创造锻炼自我的机会,使她在获取成就感的经历中激发学习兴趣。课间我抽一定时间给她补课,检查事先预留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她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励。放学回家,我找时间进行家访、辅导。(因为我们住在同一个村)这样大概坚持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她的成绩赶上来了,对学习也有了浓厚的兴趣。

3.避免半途而废,讲究善始善终

学困生转化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劳心劳力又劳神,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担当,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为己荣,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锲而不舍的坚持去做,方可见成效,否则前功尽弃,劳而无果。

4.制订目标,坚定信心

转化学困生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他们学习赶上来,爱上学习,开始他们可能有抵触情绪,成效不大,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有足够的信心去做,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化自我的教学态度。既帮助了学生也锻炼了自己,是一项双赢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三、理解障碍

此类型的学困生是最难改变的,他是先天或后天智力能力所致,要改变他们就需要大量时间反复训练和及时检查,他们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低下,要想改变确确实实存在困难,对他们可以采用特殊的手段和方法。比如教他们学20以内加减法,从理解记忆角度去教很难奏效,我们可以多采用直观教学法,而且需要反反复复练习记熟记牢一个知识点,他们大都是暂时性记忆者,不能形成永久性记忆,一个知识掌握了不久又忘了,所以要反复训练、及时检查,使一个知识点像打烙印一样,印在心里,以便日后使用。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力量,教育周边的孩子多给予关怀和帮助,切莫冷漠歧视此类学生,更不能鄙视和嘲讽,使他们感受学校里的每一个伙伴,都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学校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一个艰难而长久的工作,学困生学习底子薄,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其身上的坏习惯不容易改掉,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无怨无悔的付出,才会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甘雪婷.用爱撑起一片广阔天空: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8):54.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学困生家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