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2016-05-14蒙岳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老师上课数学课课前预习

蒙岳

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天生的。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习新的知识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证,这是许多学习成功者的共识。人的智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导致成绩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往往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浓厚的兴趣,并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在将近六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本着“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常抓不懈,严格训练;言传身教,当好楷模”,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也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寻找,渐渐地形成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教学前养成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我每次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总会习惯性地在教室里转,同时关注每位学生的课桌上课本、练习本和学习用具的摆放情况,最后才上课。如果看到还有学生没有准备好,我会用肢体语言示意学生,这样,没有准备这些用具的学生心领神会而又慌张地找寻起来,我会十分耐心地等到所有学生准备齐全后再正式上课。等到习惯养成后,学生一想到下节课是数学课,就会习惯性地在课前准备好这些东西,有的学生甚至在上节课刚下就在桌子上摆放好了必须的学习用具。

课前准备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看似无足轻重,实则不然。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不好好规划,一眨眼就过去。刚走上三尺讲台时,我常常遇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后来经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在让学生练习的环节所花的时间过多,原因是我让学生做练习,可是学生在下面找笔和练习本就用去一定的时间,一个个督促下去,如果一个班中不自觉的学生多的话,那么浪费的时间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学中养成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

要使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听课,就必须做到三到“耳到、口到、手到”并用:

1.耳到。课堂上,听不仅指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学生积极发言,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方法,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学习中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听学生发言,是听他们是怎样思考的,他们是怎样提问题的,他们的发言是否存在问题等。

2.口到。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新课标下,数学课也越来越强调说的重要性:上课时,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见解,有话敢说,有问题敢提,有想法敢补充。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于别人求出的答案。

3.手到。许多学生不愿意学数学,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致使其遇到数量关系复杂、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苦思冥想不如动手做一做、写一写。许多复杂的条件和数量关系,仅凭动脑去想可能很困难,但只要想办法动手把它们有序的、逐一的摆出来,或者是画出来,看上去纷繁复杂的数量关系就变得清晰而简单,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

1.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课前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例如,我在讲授《扇形统计图》一节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相关材料,并且预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2.课后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整理,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地记忆得到一个整合,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与前后知识的脱节。对加强知识巩固、促进知识系统化、提升知识的应用水平、促进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对自己班级学生课后作业的调查,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至于出现照例模仿、死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一下做法:

(1)能每天课后先阅读理解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2)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先复习后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认真审题、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养成从“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合理、灵活、正确,解答方法是否科学”等方面培养培良好的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好习惯的养成要靠耐心与细心慢慢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才会逐步培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耐心去与孩子们交流,感受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用心、用爱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朱雅晶.浅析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11(24).

猜你喜欢

老师上课数学课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有趣的数学课
英语老师出难题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网红”数学课
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