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新生课堂倾听行为的观察研究
2016-05-14梅樊
梅樊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常规表现、注意力集中情况、倾听情况、课堂互动等维度。着眼于学生的课堂倾听行为,从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展开参与式观察,分析小学一年级新入学儿童的课堂倾听行为现状,并对其现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一年级新生;课堂倾听;观察研究
一、研究起源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课堂行为观察是指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有针对性地了解课堂上正在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现象。它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自事物的观察不同,要求教师的活动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要求教师对观察到的事实做出实质性和规律性的解释。
教师应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倾听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技能。在新的时代与社会条件下,随着教育的改革与观念的转变,儿童在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教育阶段中,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准备期要经历怎样的适应过程呢?因此,笔者从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来展开分析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课堂倾听行为表现,企图探讨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帮助儿童更快地适应小学课堂学习。
二、观察策略与方法
1.被试
整个研究以杭州开发区某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为观察对象。该小学招生是按户口所属地进行对口招收,学生的分班遵循随机原则,因此,该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班男生28人,女生19人,主要研究小学刚入学儿童在学期初的课堂倾听行为的表现。
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研究者主要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一年级刚入学儿童进行为期一周的课堂观察(9.1~9.5日),主要记录每天语文课堂上(共10节)学生的课堂倾听行为,以此了解刚入学儿童的行为表现。
三、统计结果与原因分析
1.学生的倾听行为情况
本研究将倾听分为常规(行为习惯)与学习(学习习惯)两大类。只在一节课的l~5、10~15、20~25、30~35分钟这四个时间段内记录,一节课共记录35分钟。学生的反应情况分为:只有10%(约2~3个)及以下的学生能正确回应记为l,只有10%~50%(约15个)的学生能正确回应记为2,有50%~90%(约2~3个学生不正确)的学生能正确回应记为3,有90%~100%的学生能正确回应记为4。
(1)教师要求学生“倾听”的频次情况
(2)
2.学生课堂倾听的多种表现
通过观察发现,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初期的倾听表现大致分为认真型倾听、不喜欢倾听以及不会倾听三大类,例如以下观察片段:
语文课堂上,针对老师的提问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于是,老师请小×回答,然而他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杨×和宇×等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他说得不对,应该是……”的叫声此起彼伏。他们都只顾着自己表达,完全没有注意倾听小×的发言,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一再被打断。
分析:这部分学生的课堂倾听表现为不喜欢倾听,往往在同学还没有结束发言前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方面,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影响,初入学的儿童表现欲强,自我意识强。另一方面,由于低段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身边有吸引力事物的影响,因此不喜欢倾听的现象比较常见。在该阶段,他们的倾听行为大多表现在喜欢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喜欢倾听别人的发言。
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课堂倾听行为观察,我们发现不喜欢倾听以及不会倾听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也违背了全员参与的原则。那作为低段教师,我们该如向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呢?我们该如何赋予倾听教育新的生命和活力呢?
四、预防与应对策略
1.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儿童倾听心理适应能力
5~7岁的学龄儿童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认知处于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表现为有意注意开始延长,观察力提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运用组内学生相互提醒的方法。当你的同伴倾听不认真的时候,你可以轻轻拉他一下,或用眼神示意他,或者在他耳边轻轻地问:“你有一对金耳朵吗?”相信同伴在你友善的提醒下,一定会竖起耳朵认真倾听的。久而久之,在相互提醒下,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会逐步养成。
2.注重隐形环境布置,在环目标设计和课程开展方面进行对接
教室的环节布置对儿童来说是一种隐形的文化渗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孩子善于倾听,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在教室的墙上贴关于倾听的名言。如“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让孩子们多听优美的儿歌、故事或谜语。每周评出几名“倾听小能手”,让小能手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
3.教师应开展游戏教学及儿歌,帮助学生习得课堂倾听能力
游戏教学大多围绕新学的知识而展开,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刚学的拼音与生字。除此之外,还可以活跃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跟我学”“找找小眼睛”“开小火车”等游戏,教师可以先以组为单位,从第一个学生开始,一个接一个念下去。例如,“读书歌”里就强调“左手按,右手指”,这样学生就能一边念一边按照要求操作,“课前准备歌”上课铃声叮铃响,小朋友们进课堂,学习用品放放好,认认真真把课上。“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对于全班学生而言,则起到一种调节气氛与放松身体的作用,观察到有部分出神或者疲倦的学生因为念了儿歌与做了相应的动作而恢复精神的,重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4.低段教师应使用重复策略提高学生倾听效果
重复策略主要是让学生重复教师刚刚说过的话,帮助学生记住教师说话的要点,以培养低段学生倾听的习惯。这一方法可以在教师讲解教学重点以及提复杂问题的时候采用。比如,当教师的提问比较复杂,一个提问中包含几个小问题时,起先学生会记不住,只回答出部分问题。这时教师应采用重复策略,先不让学生回答,而是让若干学生起来重复刚刚提过的问题,直到学生记住,然后再让学生回答,基本都能回答出。这时重复策略的使用就起到了帮助学生记住提问要点,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的作用。
参考文献:
袁文娟.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指南[J].班主任之友,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