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创新高中数学教学
2016-05-14朱宏
朱宏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对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寻找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模式.问题作为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桥梁,还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精心地总结问题,可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深入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以问题为驱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可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数学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更加高效地学习高中数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问
每个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擅长的学科不一样,感兴趣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在以问题为驱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高效的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几何概型”时,
学生由于已经学过“古典概型”的内容,对于概率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且“几何概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通过转盘的形式进行抽奖,指针指到哪里就得到对应的奖品.所有人都想得到大奖,那么得到最大奖项的概率该如何计算呢?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转盘抽奖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被集中到问题上,迫切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基本事件是什么?(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的位置)一共会出现多少种情况?每一种情况是否等可能?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一步步完成了问题的解答,思路清晰,效果很好.
由此例看来,教师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只有明确数学学习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学生关注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选择恰当时机,巧妙提问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驱动力,帮助学生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在适合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并且为学生探寻问题答案留下合理的时间,强化数学思维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教学“合情推理”时,为了让学生对“推理”这个抽象的概念获得感性的认知,教师首先可设计如下问题:很多同学觉得警察破案很神秘,下面看一下这组图片所展示的交通事故中这名遇害者留下的一些线索,假如你是一位交警,通过这些线索,会有什么判断?教师通过投影仪为学生展示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后给出自己的猜测.教师没有评判学生猜测的对与错,而是在学生完成猜测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推理”的概念.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看到这些图片之后,你们都在做什么?思考、分析还是推理?学生自然提到了“推理”,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推理的含义.教师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理解的桥梁,所以学习起来比较顺利.
由此例说明,以问题为驱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对于提问时机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前进行预设的同时,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灵活的应变,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问对于数学学习的辅助作用.
三、总结教学活动,科学评问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的分析,及时的归纳总结,梳理数学知识的脉络,以完成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时,还需要及时的总结,对知识点进行点拨强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时,教师可通过“摸球游戏”“多米诺骨牌”,让学生对于“归纳法”形成初步的认知.教师再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归纳法的本质是什么?与数学归纳法有什么本质区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进行了总结,掌握了归纳法的本质是从“特殊到一般”,主要用来发现规律;数学归纳法则是利用“递推的思想”,解决的是“与正数有关的数学命题”.通过科学地评价前面的问题,学生对于这一课学习的内容形成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由此例发现,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之后,及时总结问题的解答情况,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更好的体现问题驱动的学习效果.
总之,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地评价问题,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优化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效果.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