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态课堂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2016-05-14朱文娟
朱文娟
[摘 要]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浪潮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误区,仍然存在一些形式主义。要让新课程教学充满阳光与活力,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态课堂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112
随着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推进,“自主、合作、探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精彩亮点。课改,的确让课堂充满着阳光与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但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只有走出形式主义教学的误区,生物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课堂。
一、初中生物生态课堂存在形式主义的表现
生态课堂是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生态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但把合作学习的课堂就当成生态课堂,认为生态课堂就必须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实际是一个教学误区。
1.用简单的讨论代替合作学习。例如,在《种子萌发条件》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与萌发的内部条件的转化,那么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种子萌发时的内部条件是如何转化的,需要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许多课堂“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内在的虚假。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过头,教室里满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张嘴,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长则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有的学生则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的学生干脆把此时作为玩耍的绝好时机……几分钟后(甚至更短),教师说:“停。”全体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进行汇报交流,被叫到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认为……”哪里有合作的痕迹?那些想发言却没被叫到的学生则唉声叹气;不会的学生则暗自庆幸……这样的合作学习有效吗?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2.用简单的课堂提问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简单的提问代替学生的主动探究。结果,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教师提问的束缚,只能按教师的要求去思考,按教师的提问内容去探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二、走出“合作探究就是生态课堂”的误区
生物学习多样化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合作探究”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我们不能把它当做课堂的“点缀”或是“时尚”。为此,为了走出“合作探究就是生态课堂”的误区,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绿色生物》的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花草、庄稼等植物,从而让学生了解绿色生物的特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因此,教师应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在《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标本去思考动物的特殊特征,了解它们的特性。
3.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疑引入。例如,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胎生,有的是孵化。鸡鸭鹅等动物都是通过孵化的形式繁殖的。那么,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那些鸡和鸭都是自己孵化的吗?一提出这个问题,就引起了学生的质疑。为此,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
4.科学评价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故提倡多鼓励学生,以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赞扬也应有个“度”。如果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明显的模糊之处、不当之处也不予以纠正,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知识误区和学科陷阱。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因势利导,拨正和疏通学生的思维通道。
批判是为了建设,反思是为了超越。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决不应该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汲取先进的经验,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成为高效的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陈宝定.课堂提问的误区及有效提问的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3(3).
[2]黄书尧.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J].生物学教学,2009(9).
(特约编辑 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