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2016-05-14孙凡
孙凡
【摘 要】新版的实用英语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越来越多地关注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也更关注生活中一些风俗民情的内涵描述。与此同时,教材内容选材也更加注重学生们的情商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但是在高职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们进入角色,这仍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的文化艺术、影视节目(如英剧、美剧),还有西方的各种节日逐渐走进我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切都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有着一定的冲击力。而我们的年青一代对这一切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美国的五大文化象征,如自由女神像、美式哥特建筑、芭比娃娃、美金印有野牛头像的五分硬币、山姆大叔等有一定了解。相比之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比较中国的五大文化象征,如长城、四大发明、汉字、东方龙、中国红等,则有着更加博大精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我国的年青一代每年都会过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可我们很多人意识到,年轻人对西方的传统习俗和节日只有一些很表面的理解,比如圣诞节到来时,很多年轻人会满世界聚餐、K歌、逛街、和自己的恋人相聚,却忘记了一条很重要的原则,西方人过圣诞节的内涵讲究的是和家人团聚,这跟我们中国的春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承担着引导同学们正确学习西方文化内涵的精髓的职责。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向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化,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人数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但是生源的质量,尤其是英语水平并没有呈上升状态,按照英语高考150满分,90分及格这个数据来计算,在工科院校里,高考英语及格人数不足百分之一,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其主要原因是在基础阶段注重的是应试教育,忽略了深层文化的渗透,学生们感觉英语学习枯燥、无用。
到了大学阶段,教材本身的难度大大低于高中阶段的教材,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一种阶梯式的跳跃,而徘徊在低处。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感觉大学里的知识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有挑战性、丰富性以及趣味性,又一次放弃了学习机会。而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也只是注重学生们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忽视了英语真正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本身也存在思想僵化的问题。教育部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就是: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但是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够用为度的原则值得重新考量。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较弱,学习方法滞后,而高职英语教学中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以后学生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和工作能力的发挥。所以,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尤为重要。
三、高职高专英语阅读的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一)什么是跨文化意识
所谓跨文化意识,即“不同民族、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交流、交往”。通俗地来说,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或者说是民族文化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保证交际者进行准确的交流”。跨文化意识对学生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人类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具有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没有正确的跨文化意识根本无法交流。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尽量全面地介绍目的语文化,防止学生的文化定型,视文化平等,摒弃文化歧视。
有人把跨文化意识比喻成一种特定的符码,在同种语境中,交际双方用相同的一套符码进行交流,但是在跨文化语境中,双方根本不了解对方的语境环境特点,他们往往就不能共用一套符码。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他若不具备跨文化意识,就根本无法交流。
(二)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借鉴现有的成果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词汇的本身意义或其内涵所在,让学生多做英语阅读练习,通过阅读中的词汇来了解跨文化语境中的民族风情、文化意义;并且让学生明白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之间有着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会受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这种情况很普遍。也就是说,你认为的英语词汇的意思,在当地的民族风俗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的汉语,一词多义,地方不同,方言也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只有弄清楚这些词汇的内涵,才能减少交际中出现的理解性错误。
其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交际文化的差异,充分挖掘课文中隐藏的文化信息,深入了解日常生活模式,让他们明白和识别日常文化存在的差别,这方面在通常的口语交际中最为普遍,比如赞美、道歉、礼貌问候以及普通的见面语;同时还要注重体态语言、委婉口语和禁忌语言等。例如:有一位同窗,假期在一次旅游中,登山时看到一位长者有些费劲,便主动提出帮助,这却令这位老人非常恼怒,冒犯了他。有些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形大为不解,这时教师就应给学生引入一些文化背景学问以解释其中缘由。在中国,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是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视独立为荣,即使是老人,也是忌讳被看作年老无用。我们现行的教材涉及很多方面的西方文化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加强其对跨文化认识的了解。同时,要大量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学问,丰富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兴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再次,在教学中应注意地区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行为。比如,回答有关别的国家文化的问题,对图片进行讨论,做小型调查,扮演课文角色等。在表演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肢体语言,因为不同文化的肢体语言差别很大。通过表演,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语言交际的区别。
最后,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介绍异地文化差异。网络文化、网络流行语往往为人们所共知和认同,有很多会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很多网络语并不是其原有的词义,比如一直流行的网络语“顶、恐龙、打酱油、伤不起、有木有”等等,这些词汇就产生了语境差别,当然国外也一样。所以,让学生了解国外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网络扫盲”同样至关重要。
总之,通过各种方式和技巧,让学生充分了解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让跨文化意识早日扎根于高职学生的心中,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异国文化早日融入学生的头脑中,同时把文化定型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习惯和认识,使其正确看待本民族文化,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各具特征的多样性文化,防止因文化成见而招致的跨文化抵触,保证双向交流和沟通的顺利进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接触外语的同时,就有一种开阔视野来审视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不是空洞的、单一的,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它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众所周知,要掌握好一门外语,首先必须对这门语言的文化历史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全面立体地进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使学生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学习语言,激发他们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敏感度。只有当学生们掌握了语言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他们才能在英语应用和交流中发挥自如,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孔庆炎,刘鸿章.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薛国民,周阳.校园交际英语[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包志坤.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01).
[5]胡文忠.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张红玲.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