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2016-05-14付海燕

教育界·下旬 2016年6期

付海燕

【摘 要】药物分析学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多层次、多专业、多生源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并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矛盾。本文针对不同能力学生培养需求,探索和发展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根本途径,也将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及科学研究能力。

【关键词】药物分析课程 多元化特色 双语教学模式

随着近年来高等医药院校招生规模、层次、专业、生源的变化,药物分析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一种版本、一个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多种层次、专业、生源对不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对既懂专业又懂英语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双语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本文针对不同能力学生培养需求,探索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的双语教学特色模式,将传统教学与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集各种教学方式的长处,开创多元化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以探索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的有效途径,也希望能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思维及科学研究能力。

一、构建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教学方式

针对现有药物分析传统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问题,笔者探讨了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1-2]。首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讲授、文献综述、学生专题讨论交流、开放性研究、学术讲座等手段,灵活介绍药物,分析其基本知识、掌握控制药品质量的技能和最新技术发展,实施以药品质量问题为中心的专题研讨,例如可以典型药品质量和国内“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等案件药品质量的研讨方式为教学案例,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力求打破多层次、多专业学生“一种版本、一个模式”的教条模式,实现各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再者,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开展和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改变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现象,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得到体验与提升,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方法。

二、搭建药物分析课程双语教学学习平台

在上述构建的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设和搭建多元化模式教学的双语学习平台。通过将课堂学习与网络辅助学习有效结合,跨越授课时间和教室空间的障碍,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双语学习交流的空间,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学策略,跟踪督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通过互动交流探讨药物分析领域的英文文献,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并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

三、创设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方法

每种学科双语教学模式都具有符合教学特点并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操作步骤[3-4]。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方法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一方面,通过搭建网络辅助学习平台、课前导学营造药物分析课程双语学习环境,经过前期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过程后,学生再以小组形式进行双语研讨、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然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自我认知,透过不同学生的视角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有所提升,提供再一次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药物分析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也要体现多元化特色。可先通过验证性实验教学掌握对比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再针对英文文献的科研实验和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药物分析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课题,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触类旁通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通过使用搭建的双语学习平台管理进度,提交双语实验报告,锻炼学生撰写药物分析专业科学实验的能力,为后续进一步进行药物分析领域科学研究夯实基础。

四、总结

本文针对药物分析学教学单一版本和模式与药物分析国际化复合人才要求矛盾日益突出这一问题,提出了探索和发展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双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且,具体提出了如何构建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搭建药物分析课程双语教学平台及创设药物分析课程多元化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方法的途径,以实现满足多层次、多专业、多生源的药物分析专业国际化复合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苏梦翔,狄斌,李博,等.药物分析探究式教学法探索[J].药学教育,2014,30(03): 35-38.

[2]加里.D.鲍里奇. 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肖建芳.当代国际双语教学模式概论[M].广州:广东省出版社,2011.

[4]张静,赵静,张进明.试论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07(S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