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探讨

2016-05-14郭超婷

教育界·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困境措施

郭超婷

【摘 要】中职对学生培养包含很多方面,除了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外,德育教育也是中职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教育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拟从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 原因 困境 措施

一、中职学校重视德育教育的原因

(一)文化基础较弱,学生容易出现厌学的现象

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中职学校是因为他们在初中时学习基础较差,文化课成绩不好,不能顺利进入高级中学,升入中职学校之后再加上自身懒散懈怠,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求上进,这样一来如果没有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很容易出现厌学的现象。很多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只是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乐趣,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很多时候考试只求及格,甚至有的学生连及格都不求。

(二)自制力和自律能力比较差

在中职学校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都比较差。除此之外,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由于缺乏道德法制教育而没有什么法制和纪律观念 ,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规校训 ,经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逃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和同学嬉戏打闹,严重影响教师上课。同时自律能力较差,就算教师多次教育,依然违反学校的校规校纪 ,严重者甚至会触犯法律。

(三)心理承受力比较差,抗压能力差

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仅是中职学校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且是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青少年是独生子女,从小家人就为其成长营造了舒适的环境,备受父母亲人的疼爱,很多是娇生惯养,从小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或者是过分依赖家人,所以抗挫折的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一点小麻烦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德育内容不全面,教育方法和理念呆板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而且也越来越叛逆,教师如果仍然只是像过去那样“家长式”地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反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般说来,知识与技能都是由教师传授的,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单一的说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当今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形式过于笼统,不够具体,很多方面不能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性和规律出发,这样一来就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不够全面,而且非常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其实德育教育和其他科目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现代人才要求和规范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很多中职学校却忽略了这一点。如果德育教育之中没有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想而知。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不够多元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职学校各方面的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尤其是德育教育。如果只是采取像说教式、灌输式、填鸭式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过去,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学生当作是接受教育和学校管制的对象,而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所以长期来看教育效果不显著。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融入人文关怀,主动去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沦为被动接受的对象,这种德育教育的主体错位,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德育教育重视理论忽略实际,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成长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的大范围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意识形态对学生的约束和束缚。而当前的德育教育只是重视理论的灌输,而没有重视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果德育教师不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抵制不住诱惑而出现一些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在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下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多,如果中职学校只是沿用过去传统的内容,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最终将会导致德育教育只是沦为一种形式。

三、改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完善德育教学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内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符合新时代发展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尤其是中职学校要为学校的教师开展定期培训,为教师学习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如可以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开展评优活动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随着网络化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教师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学会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向学生传递知识。同时,教师要多去了解社会,在日常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社会热点去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通过一些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案件帮助学生避免错误观点的影响。

(二)德育教学中要融入网络技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学生的业余生活不断丰富,而且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影响。所以说,在德育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辨证全面地看待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网络成为一种手段,应用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可以以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导向建立有特色的学习网站,把一些学生常见的网络交流软件应用到学习网站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加以整合汇总,使其成为德育教学的内容。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三)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德育教学中,德育教师除了要根据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为了使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应树立几种正确的德育观:一是主体能动观。就是说在中职学校,为了顺利实现学生的个人社会化,就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实践观。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应用到和他人、集体以及社会的交往中。三是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观。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具有长远性,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且还要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结语

随着当今世界的迅速发展,中职教育为社会提供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德育内容不全面、德育方法不科学、严重脱离实际等等,但是通过提高教师水平、引进先进网络技术、转变教学观念这些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学的水平,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东.中职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创新分析[J].中国教师,2014(S2):205.

[2]李储涛.身体德性论: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3]黄少芬.中职德育教学的人本回归思考——以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为视觉[J].经营管理者,2013(17):272.

猜你喜欢

困境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