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研究

2016-05-14冷静

对外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青岛市

摘要: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涉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未来发展存在巨大潜力。同时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仍存在以下问题:结构性失衡;货币选择权较弱,对方企业对人民币接受程度不高;金融服务支持不到位;普遍面临宏观约束等。提出了青岛市有效利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加快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管理机制;强化重点引导,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跨境业务;人民币结算;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F832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08-04

一、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情况

(一)发展概况

2010年6月山东省作为我国第二批试点地区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同期青岛市开始办理该项业务。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6月末,有3000多家企业参与该项业务,涉及境外国家和地区一百多个,累计业务量达462508亿元,结算金额占全市国际收支结算金额的15%,占山东省总业务量的1/3,在第二批试点的四个计划单列市中列第一位。涉及的业务品种广泛,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下的直接投资、贸易融资、对外负债和对外担保等各种国际经济交易。全市38家具备国际结算资格的银行机构均具备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资格,提供该服务的支行级银行机构达二百多家,遍及全市六区四市。目前,人民币已成为青岛市对外贸易和投资的第二大结算货币,跨境人民币业务进入稳健可持续发展阶段(见表1)。

(二)对企业调研情况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青岛市近百家外经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情况。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85份,其中有效问卷78份。在调研企业中近九成为民营企业,主要从事一般贸易出口,境外客户涉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表2)。

在所调研企业中仅有3家表示不愿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其他75家企业均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人民币结算,并且有14家已参与了该项业务,占调研企业的18%。与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进口远大于出口的情况不同,在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14家企业中,有一半是出口结算为主,主要是人民币接受程度较高的东盟、西亚、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见表3)。国际贸易传统习惯、对政策不了解以及外商接受程度不高成为制约大多数企业运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主要因素。

(三)业务特点

1业务量增长迅猛,占跨境收支的比重不断提高

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逐年增加,呈现跨越式发展,结算量占全市同期国际收支比重由不到5%上升至2015年上半年的15%。涉及企业数由最初的46家,发展到目前的三千多家,反映出跨境人民币结算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得到境内外企业的认可。

2业务类型不断丰富,涉外地区不断扩大

青岛市办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涉及国际收支下多个项目,覆盖所有经常项目和跨境投融资等部分资本项目共40余小项,业务类型既包含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如汇款、信用证、保函等,也涉及其他贸易融资领域的多个产品,境外涉及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各地,达一百多个。

3进口和转口贸易结算量占比重较大

现阶段,青岛对外经济贸易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货物贸易结算、服务贸易及其他非贸易结算和资本账户投融资结算。从发展情况来看,货物贸易结算占比位居各类业务的首位,包含转口贸易在内的跨境服务贸易及其他项目位居第二,资本项目结算相对较低。

在货物贸易结算中,进口明显大于出口。2012年9月前,青岛市累计办理货物贸易人民币进口业务1386笔,金额60262亿元,出口业务1338笔,金额561亿元,进口为出口的十倍多。2013年,货物贸易人民币出口结算金额9442亿元,进口结算金额51313亿元,收付比为1:54。2014年1—7月,出口12033亿元,进口53374亿元,收付比为1:24。以人民币进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铁矿石、原油、燃料油等大宗商品,至2014年一季度达530亿元,占进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金额的40%,占该类商品全部进口金额的54%。

在业务量第二位的跨境服务贸易及其他项目中,绝大部分交易来自于转口贸易,以2013年为例,该年度跨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为59334亿元,其中转口贸易为5577亿元,占比达94%。

4涉外地区和参与企业相对集中

从境外结算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伊朗、韩国、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需求显现。以2013年前10个月为例,与青岛发生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共计96个,其中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占比合计7809%。从参与企业来看,少数企业结算量占比较大。据统计,2013年1—10月,青岛市共计1090家企业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业务占比超过1%的企业共计29家,业务金额合计61336亿元,占全部业务量的6231%,另外1061家企业业务量占比仅为1/3。

5跨境人民币创新产品多样,信用证结算占比较大

跨境人民币业务包括进出口货物贸易项下的电汇、即(远)期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服务贸易的收付款和转口贸易业务,投融资项下的境内外双向投资、担保、信贷业务等。从结算方式看,人民币信用证结算占比较大,超过50%,尤其是基于人民币信用证的融资产品被广泛应用。

二、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运行效果和存在问题

(一)运行效果

1.跨境人民币结算为青岛市外经贸企业带来切实效益

(1)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成本

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后,由于企业在国内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货币与签订合同、对外收付的货币都是人民币,这就便于企业比较精确地核算交易成本和收入,避免了货币错配的汇率风险。此外,还节省了货币兑换的手续费用。

(2)便利资金融通,降低财务费用

使用人民币结算后,企业不再需要采用各种避险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因此可以相应降低此类交易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人民币海外代付、人民币信用证贷款等创新业务,获得更为便利、便宜的融资,改善财务状况。据测算综合考虑汇兑成本、人民币升值、境外融资成本等因素,采用人民币结算相比外币平均可为企业节省约2%的财务费用,据此推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已累计为青岛市参与企业节约成本超过90亿元。

(3)简化业务流程,促进贸易便利化

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纳入外汇核销管理,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在某些手续上比外币结算更加简便,这些都极大地简化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使贸易过程更加便利。

2.跨境人民币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创新和多元化,有利于其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有利于银行改进对客户的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银行的国际化经营。

综上所述,青岛市实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以来,参与企业和商业银行从中获得了切实的效益和便利,达到了银企双赢的效果。不仅有海尔、海信等大型涉外企业迅速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对该业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开始尝试。跨境人民币结算已逐渐成为青岛市企业跨境贸易与投融资的一个有力工具,为青岛市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

1结构性失衡

一是进出口收付比失衡。2013—2014年7月青岛市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口支出均明显大于出口收入(见图1)。这一方面源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境外企业在出口中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收款,而在进口时不愿意支付人民币,加之境外人民币存量有限,经营人民币兑换的境外银行较少,境外企业较难兑换到人民币或者兑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则源于我国贸易公司在进口业务中的谈判主动权相对更强,并且在试点之初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不受限于试点企业名单,人民币结算可以省去兑换费用,因此更有利于进口时采用人民币结算。此外,也不排除部分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进行运作,在境内外存在利差和汇差的情况下,利用跨境人民币业务输出资金套取收益。二是境外区域不平衡。目前青岛跨境人民币结算中70%以上针对香港和新加坡,原因在于这两个地区是离岸人民币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但是与这两个地区的贸易多为转口贸易,也就是说并非是货物的最终来源或去向,许多人民币结算是在离岸市场又兑换成美元之后再进行支付。因此并不能完全代表主要贸易伙伴对人民币结算的认可。三是参与企业不平衡。目前青岛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占全市涉外企业的比例为20%左右,且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或集团公司。在29家业务规模较大企业中,位居青岛市进出口百强企业的不足10家,这说明近90%的青岛市进出口百强企业尚未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或业务规模较小,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2货币选择权较弱,对方企业对人民币接受程度不高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调研企业乐于接受跨境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但偏弱的贸

易地位使得结算币种选择权一般掌控在境外客户手中。为了达成交易,我方在结算币种上一般需要迁就对方的选择,或者遵从国际贸易习惯。而偏弱的贸易地位又主要受贸易结构的影响,目前,大宗商品、能源类产品以及涉及高科技核心技术的产品在青岛市进口中占较大比例,而这类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国外出口方在产品定价和结算货币的选择上更占优势;而在青岛市的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品所占比重较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且产品缺乏差异化,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地理方向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市场,而这些市场的客商由于其本币比较强势,一般不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3金融服务支持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人民币的可兑换性受到限制,中资商业银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有限,清算网络不完善,导致国外客户在兑换人民币时成本较高,也很难获得人民币资金融通。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资金实力较弱、业务量较小的中小外经贸企业要从银行获得资金融通和专业服务还存在较高的门槛限制,跨境人民币业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4 普遍面临宏观约束

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无论在国际贸易还是国际金融领域,都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操作模式和结算渠道。国际贸易交易双方已经习惯于采用美元这一便利的结算币种,且传统上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一般也都采用美元结算。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尚未实现全面可自由兑换,境外存量和投资渠道有限,因此,在中短期内很难改变以美元为主要结算币种的交易习惯。

三、青岛市有效利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

在市场经济中,采用何种币种结算应由交易主体自主决定,因此,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也应由市场起主导作用。但由于目前企业对该项业务的认同度还不高,配套建设仍然不完善,因此,行政推动仍有必要。政府要明确职责,采取具体措施,正确引导跨境人民币结算合理有序开展。

(一)加快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

首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一般贸易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竞争力、拓展增长空间,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增强在出口贸易中的定价权和货币选择权。其次,推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重点扶持电子商务、会展、服务外包等行业,同时加快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并在服务贸易中鼓励使用人民币结算。第三,促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地域多元化。减少对传统外商投资企业和少数地区市场的过度依赖。

(二)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建设将推动青岛市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从而对跨境人民币结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应积极抓住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建立的有利时机,有重点的在人民币流通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培育客户群,积极开拓相互间的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跨境人民币结算。

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则将使青岛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和金融机构,引入良性竞争,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跨境人民币结算营造更加有利的金融环境。

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等试点区域正在不断尝试各种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青岛市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参与自贸区和金融实验区的申报与建设,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积极申请人民币创新业务,有效服务于青岛市涉外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地缘优势

青岛市毗邻日韩,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最早与日韩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城市,经贸往来密切,在进出口、服务、投融资等领域均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发展潜力巨大,与这些地区采用人民币结算拥有诸多优势。日本和韩国分别是青岛的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在外资来源地中,分列第三和第一位。青岛与日韩企业在产业合作和交流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开展人民币结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7月,青岛市韩元挂牌交易试点启动,实现人民币对韩元汇率挂牌和直接兑换,2015年7月人民银行同意青岛市试点开展韩国银行机构对青岛财富管理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青岛市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允许境内企业从韩国银行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的试点城市。中韩资金的双向流动将为进一步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打开无限的空间。

(四)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管理机制

政府、银行、商务、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机制,建立政府、银行和企业互通交流的网络平台,共同推进相关政策和配套金融服务的完善,不断提高结算效率,及时解决企业在办理业务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消除制约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的政策性障碍。

为满足银行和企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对接需求,2013年8月,由青岛市金融办、市电政信息办和青岛人民银行共同组织建设的“青岛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综合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跨境融”系统)上线试运行,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业务申请、审核程序的综合服务平台。 “跨境融”的推出无疑是青岛市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一大创新,下一步还需继续提高企业对其认知度和使用效率。

(五)强化重点引导,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由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将是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力军,因此通过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引导,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仍是政府促进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要策略。通过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联系服务和监测制度,对重点业务进行跟踪服务,及时进行政策辅导,从而发挥政策传导和业务推进的双重作用。

(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和业务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政府应在担保、保险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三是政府在银行和企业间搭建桥梁,将诸多小企业的人民币结算需求集合起来,通过“团购”的模式与银行展开合作,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结语

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涉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未来发展存在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参与该业务的青岛企业仍然有限,多数涉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面临众多因素制约;进出口失衡、地区结构失衡暗示跨境套利现象的存在。因此,作为政府不能一味追求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规模,更应重视其质量,并警惕潜在的风险。从长期来看,正如中国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基础一样,提高贸易竞争力,增强定价权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否运用人民币结算,企业应结合各种因素,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市场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盛恩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探讨[J]发展研究,2010(7).

[2] 杨育智 广东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3]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陈之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与广东经济发展[J]广东经济,2011(1).

[4] 巩国强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试点[N] 青岛财经日报,2011-03-31.

[5] 冷静 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运用[J]对外经贸实务,2013(2).

[6] 巩国强青岛跨境人民币结算破千亿 稳居山东第一[N] 青岛财经日报,2013-11-16.

(责任编辑:郭丽春梁宏伟)

猜你喜欢

青岛市
青岛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青岛市构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青岛市亿城科瑞建材制品厂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2015年青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