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林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意义

2016-05-14王彦侠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造林管理林业工程意义

王彦侠

摘 要:林业资源对于我国来说十分重要,资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质保障。每一年对林业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林业资源每年对国家发展需求的供应,自然灾害对于林业资源的破坏,还有一些不法份子对于林业资源乱砍滥伐,都使得林业资源大幅度减少和破坏。对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的眼泪,不要最后一棵树是放在展台上的标本。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工程造林,工程造林对于保护林业资源,支持林业资源的扩大发展有着积极地影响力。本文从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阐述造林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希望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在技术方法上有所帮助,经验上有所交流。

关键词:造林管理;林业工程;方法;意义

工程造林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工程造林的管理工作,就是将技术人员,造林的物质准备,投入的资金,科学的、合理的统一进行管理、发放、分配。其中各个环节的任务是非常繁琐复杂的,根据我国目前的工程造林管理现状发现,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在实际的落实中还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工程起步较晚,人们刚开始重视工程造林的管理工作,所以还有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所以要加强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对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不断的去完善和改进,多学习外界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找寻符合自身的最正确的工程造林管理方法,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一、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原则

工程造林工作的性质及内容有别于一般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单纯的机械工作,其内容是以苗木的种植为重点,与生态平衡及社会效益有关,因此,在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综合考量原则 林业工程的造林工作,以其与环境生态的特殊联系,要求管理者在设计方案及整体规划时,能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维持生态平衡、及发挥应有社会效益相结合,综合考量,整体把握;2.管理系统化 该工程的工作主要是树种苗木的种植,所需资源较为繁杂,如各种劳动人员、机械设备、各类实地信息等,应将该类生产要素进行系统的管理,避免忙乱。

二、工程造林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工程造林不同于单纯性机械工程或土木工程,它属于综合性生物生产工程,它是以苗木种植生产系统为主要子系统的复合性系统,因此,它的管理须贯彻系统性管理的原则。仅就苗木种植生产系统而论,管理的对象就有以下6大要素:苗木生产及种植任务;参加苗木种植生产劳动及管理的各类人员,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劳力工等;有关苗木种植的各类物资,种子或苗木,包装及运输材料,工具,燃料及各种消耗品等;设备:机械设备,有关的建筑物,设计或验收用的各种仪器等;经费:从各种渠道汇集的工程造林投资款项及各种费用;信息:包括各种情况统计资料、文件、计划、图纸、工艺规程、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决策方案等。

三、进行工程造林现代化管理所应采取的基本方法

1.加强工程造林人员的培训,为工程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造林工程的开展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中非常典型的活动,并通过人类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实现改造林业工程本身的各种活动。人力资源是积极推进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不可少的劳动力资源,就目前我国从事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来看,造林基本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先进的林业发展理念指导,在进行造林管理工作时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我国造林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已经不适应我国林业工程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基层造林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转变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基本思路,不断提高自身造林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掌握与应用现代造林技术的能力,提高基层造林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为我国林业工程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针对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领导进行系统的组织培训

领导干部作为有效落实国家造林政策,加强我国基层造林管理,提高造林管理水平,促进林业工程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进行我国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领导人员必须具有科学的发展理念,熟练的掌握我国基本造林工作的实际状况,对国家造林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全面的掌握,同时自身还要具备先进的工程造林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就目前我国造林管理工作领导队伍组成结构来看,我国领导队伍整体素质并不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基层领导的理论素质以及管理能力,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针对基本造林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组织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教育工作,顺应我国造林工作的发展趋势,加强林业基层领导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国家造林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我国林业部门还应对我国基层林业管理干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同时林业部门还应与教育部门携手为我国造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我国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基本领导队伍还要努力提高自身在造林方面的理论素质,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转变传统的造林管理思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的实际工作,在造林管理工作中充分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精神,促进我国林业早日迈进可持续发展道路。

3.加强造林技术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我国林业部门要加强造林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同时还要针对造林技术实施有效地管理。技术管理应本着适用、经济、先进的原则进行组织生产。适用,就是所采用的技术一定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工程造林的需要。所谓经济,是相对而言。不能不顾条件的节约,而是如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成本最低,耗能最少。例如对机械设备的选绎可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以保证经济合算。通常所说的先进,也是一个相对指标,它是该工序或工艺、设备发展趋势的代表,不能标志发展趋势的技术或设备,就谈不上先进。先进的指标应是简单的,容易采用,经济效益好。

四、结语

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程度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可以根据造林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分配人力、物力、资金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管理就是要将造林工作,具有科学性的、规范性的、规划性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造林的效果有着积极地提升作用。人不能仅仅只从自然中获取,也需要懂得回报自然,对于林业资源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希望日后都能重视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大力推广实际落实,所有人员积极配合,共同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荣江.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民营科技,2011(8).

猜你喜欢

造林管理林业工程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关于植树造林技术与造林管理的研讨
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
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