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16-05-14王蕾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技术小麦

王蕾

摘 要:小麦作为我国北方主要农作物,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技术发展带动下,小麦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产量。文章从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对于小麦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为小麦种植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但也对种植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对病虫害的防治,在种植规模扩大等趋势下,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对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麦种植技术

1.选优质种子

现如今,小麦品种较多。在种植前应进行科学、合理选种。一般来说,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生长气候、地理条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选种过程中,应结合当地雨水、气候等实际情况进行选种。具体来说,应观察小麦种子的纯度、耐病性等数据,以便确保小麦种植产量。

2.合理耕作

在具体种植过程中,应对耕地进行轮作倒茬处理,针对球苗的发病率进行高效控制,以此来降低蟋蟀等虫子的数量。通常情况下,针对小麦种植不能够在相同的土地上反复耕作,主要是为了保证小麦产量。小麦耕作过程中,应对轮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由于小麦生长对于养分的要求较为固定,加之土壤养分有限。因此应将轮作间隔时间控制在三次,以此来提高小麦种植产量。

3.科学播种

科学播种小麦,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在播种过程中,应加强对种子数量、温度等因素的管理。其中针对温度来说,应确保低温达到10℃以上,才能够进行播种,满足小麦种子发芽温度。而针对种子数量的控制,一般每个坑播种10粒,垄深度为80cm,间距保持在70cm。按照要求进行播种,能够促使小麦按照既定的目标生产,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4.灌溉施肥

小麦与多数农作物一样,需要肥料、水及温度的支持。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生长地区的差异性,针对一些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为了提高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进行适当的灌溉,为麦苗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另外,对于施肥管理,在播种前应施加一些迟效性肥料,为种子生产提供养分。当小麦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还需要结合土壤含氧量,进一步施加肥料,满足小麦声场所需,从而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1.药剂拌种

为了提高病害防治有效性,自小麦种植之初就应开展防治工作,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药剂拌种作为一种重要防治措施,是当前常用的手段之一。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搅拌后,能够防治小麦病害,以增强小麦整体抗病性,且能够遏制病害传播,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另外,采取这种方式,还能够逐渐削弱病害的威胁。拌种过程中,对于药物的使用具有明确的规定,可以使用粉锈宁乳油,抗病害效果较为明显,将药效延长至3个月。

2.返青期管理

小麦返青期时,常见病有纹枯病、吸浆虫等。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一旦遭受纹枯病,将直接降低小麦产量。因此应加大对返青期小麦的关注力度。在实践中,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和果利可湿性粉剂等按照要求的比例,由水进行混合后,对准小麦的茎基部进行喷洒处理后,间隔十五天进行二次喷洒,确保小麦长势良好。

3.抽穗期管理

小麦在孕穗期至扬花期期间,常常发生锈病、赤霉病等。基于此,对锈病、白粉病的防治,需要加大观察力度,当病害达到一定指标,为了避免大面积发展,可以结合病虫害情况,采用和果利可湿性粉剂等进行混合后进行防治。如果是赤霉病等,可以使用50%避蚜无可湿性粉剂0.11~0.14kg/hm2,实现对病害的有效防治。

4.灌浆期管理

一般而言,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病害高发期间。因此应将该时期作为重点防治期。对小麦的锈病、白粉病等进行防治,提高小麦病害防治效率。

5.虫害防治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蚜虫病,且一旦出现,在短时间内会形成规模化发展。针对此,可以采取啶虫脒等药物进行治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在种植区出现了吸浆虫害,应在抽穗前在土地上均匀的铺洒辛硫磷毒土,减少吸浆虫在种植区域化蛹,继续恶化。而针对小麦抽穗期的虫害来说,可以采用聚酯类农药进行喷洒处理后,形成一种防护屏障,减少蚜虫、食叶害虫对小麦产生的消极影响。另外,要想降低粘虫危害,可以利用敌百虫对小麦进行合理处理,增强小麦自身抵抗力。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基于当代农业领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麦种植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小麦种植作业环节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病虫害问题,影响到了整体小麦产量。为此,要求当代各地区在小麦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应注重引进病虫害防治技术,且加强对小麦种植过程的灌水管理,且从灌浆期小麦防治、春季小麦防治等层面入手来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结合地区自然降水量,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选用,如,药剂拌种、吸浆虫防治、蚜虫防治等,最终达到最佳的小麦种植状态,并为当代农业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万权.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植物保护,2013,(05):16-24.

[2]李菁.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6,(03):69+71.

[3]张利香.关于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08-109.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棉花田间管理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