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蘑菇栽培技术

2016-05-14李志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蘑菇技术栽培

李志刚

摘 要:蘑菇也叫双孢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蘑菇的栽培技术,为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蘑菇;栽培;技术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对平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平菇的栽培技术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要想做好平菇栽培工作,提高平菇的生产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平菇品种。平菇品种多种多样,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特点来选择平菇品种。如果平菇品种的选择不对,那么不管多高超的栽培技术也起不了好的效果。对于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来说,当地的气候特点优质,平菇的品种多样,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所以在平菇品种的选择上要全面考虑,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平菇品种,然后再进行配方拌料、蒸料、发酵等,为接下来的接种做准备。

二、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与措施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地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1~14℃,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平菇,所以在接种的选择上只要注意每个季节栽培平菇的最佳时间和方法即可。

选择好合适的平菇栽培品种之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接种措施。平菇的接种分为接菌和养菌两个步骤。一是接菌。接菌时要考虑到平菇栽培的季节,一般情况下都采用43cm~47cm×25cm~28cm聚乙烯筒膜装料。但是夏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因为夏季气温高,所以在装料袋子的选择上要比一般情况下的袋子耐高温,规格也要比一般情况下要小一些,这样才能确保平菇正常生长。首先,在接菌时先要将菌种、工具、室内进行消毒,然后将室内温度降到30℃以下之后在进行装料。选择合适的装料袋子将料装进之后要将袋子周围弄几个孔洞,保持平菇的呼吸空间。其次,在装袋时,要一层料在一层菌这样的顺序依次装满,大约在三层到四层左右,保证最外面的一层是料即可。最后,要注意装袋的时候,尽可能的将料装紧一些,最好不要太松,要不然会影响平菇的生长效果。二是养菌。首先要确定好养菌的场所,保证养菌场所的卫生清洁、干燥且避光以及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装料袋要根据平菇栽培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排放方式,例如,气温较低时可以让装料袋的层数多一些,相反气温高时就要相对少一些。其次,要控制好养菌室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气温在18~28℃之间,湿度在60%以下,平时注意保持养菌室空气的新鲜度和及时做好虫害的防御工作。最后,要定期对装料袋进行倒换和检查,及时挑出损坏的装料袋,避免影响其他菌袋的生长。三是堆肥中的温度及翻堆。建堆后第2天,堆内温度开始逐渐上升,到第5~6天时,中心温度可升至最高70℃左右后,这时就要进行第1次翻堆。以后每隔5d左右翻堆1次,每次翻堆时,含水量保持在65%~70%为宜。在第2次翻堆时,要添加石膏粉和碳酸钙。经4~5次翻堆后,堆肥即可腐熟。堆期需25~30d。四是堆肥后发酵:二次发酵。堆肥的二次发酵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将堆肥温度升至60~65℃,保持2~4h,以杀灭堆肥中残存的害虫和有害微生物(巴氏消毒);第二步,稍微通风将堆温降低至50~52℃,保持4~7d进行后发酵,使有益微生物(放线菌)充分生长繁殖,然后,温度降至25~26℃进行播种。

三、出菇管理

出菇阶段的好坏直接影响平菇的产量,所以要加强对平菇催蕾分化期、原基期、珊瑚期的护养和管理,保证良好的通风与湿度。出菇时要根据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等情况来进行出菇管理。首先,待菌袋里的菌发满后,将菌袋移到出菇棚内,再培养4d~5d,等菌袋有原基形成后再将菌袋解开,然后平菇开始进入出菇的准备阶段。其次,根据平菇的生长特点来调节室内温度,一般不超过26℃。同时要控制好室内的湿度,可适当的喷水保湿,使室内的湿度在80~95%之间即可。最后,要保持室内的通风换气,适时给予散射光照,一般在500~800lx之间。充分为平菇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直到平菇实体越来越大,菌柄长到13cm左右,菌盖变薄时就可以采收了。

四、采菇

当菇盖长到直径2cm时即可采收,每天采2-3次,当菌膜拉大变薄时,必须及时采收。因采后菇朵还在生长,所以可比所需标准小一些采收。采菇前菌床不要喷水,以免造成污泥污染,产生指痕,影响美观。要求采菇切口一致,按等级分装鲜菇,保持卫生清洁。采菇后菌床要及时整理,清理菌床上的菇根,捡除死菇、伤残菇、病虫菇等,采后用湿细土填平。

五、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菇房、原辅料选用和播种、二次发酵时均要做好消毒防范,发生病虫害时尽量不用农药,死菇、伤残菇、病菇、虫菇要随见随摘,污染的土粒要及时铲除,严格按照NY/T939《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操作,常规灭菌材料使用石灰、漂白粉等。一,霉菌防治方法。保证菌种质量,严格无菌操作,杜绝污染;菌床发生霉菌时,喷1次波尔多液.1个生产周期符合施用要求的每种农药只能用1次;二,菇蝇、菇蚊控制措施。做好环境卫生,防止害虫孳生,菇房门窗、通风筒用防虫网封牢,隔绝害虫进入。

参考文献:

[1]陈家友,李可凡,王尚堃. 双孢蘑菇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11,04:105-110.

[2]贾身茂. 西方近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二)[J]. 食药用菌,2012,01:60-63.

[3]张桂香,王晓巍,任爱民,杨建杰,刘明军,耿新军. 甘肃省无公害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规程[J]. 中国食用菌,2012,02:19-21.

[4]魏景臣,石文权,许爽,吕飞,刘民强. 北方地区冬季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0,03:226-228.

猜你喜欢

蘑菇技术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自然栽培的味道
爆图团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蘑菇
蘑菇伞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