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城市地膜大蒜、夏直播玉米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2016-05-14张延清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蒜薹蒜头株距

张延清

导读:山东禹城市通过地膜大蒜、夏直播玉米轮作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经济效益,该技术在当地利用已较为成熟,其他相似地区可以借鉴推广。大蒜种植主要是选用薹蒜兼用型品种、精细整地、蒜种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加强冬前和春季管理、适时采收;玉米种植要精选种子、精细播种、各阶段重点管理、适时收获。

地膜大蒜、夏直播玉米轮作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经济效益,是一项高效栽培模式。山东禹城市每年地膜大蒜、夏直播玉米轮作种植面积667 hm2左右,技术模式比较成熟,可以适当推广。

1 茬口安排

1.1 搭配原理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以氮、钾较多,磷次之,喜硫,生产中施肥量大,但大蒜吸肥量少,因此土壤残留肥较多,而且根系分泌的杀菌素,可以防止后作发生多种病害,是良好的前茬。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吸收氮、磷较多,钾较少,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二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土壤中所含的不同养分、不同土层中的养分,减轻病虫为害,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

1.2 茬口安排时间

9月中旬种植大蒜,翌年5月上中旬收获蒜薹,5月下旬收获蒜头。5月底6月初种植玉米,9月上旬收获玉米。

2 大蒜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①品种选择 选择薹瓣兼用型的优良大蒜品种种植,如金乡大蒜等。

②种蒜准备 蒜瓣大、蒜母营养多,植株壮,形成的蒜薹粗、蒜头大,产量高。选用纯白无红筋、无伤痕、无糖化、无光皮、无病斑、新鲜硬实、洁白肥大的蒜瓣作种瓣,每粒质量5 g左右,蒜瓣百粒质量450 g以上。蒜瓣过大(8 g以上)易发生二次生长。

③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精心整地是苗齐、苗全、苗壮的基础。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质地疏松、排水优良的土壤为宜。9月上旬末,前茬玉米收获后立即整地,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如厩肥、猪牛粪等均可,也可每667 m2使用商品有机肥80 kg左右、含硫元素的配方肥(N-P2O5-K2O=18-18-18)50 kg左右,然后深翻30 cm左右,精耕细耙,整平作畦。肥土要均匀,以免造成肥害。

④种蒜处理 播种前晾晒2~3天种蒜,则播后萌芽早、发根早、根量多,出苗整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2~16 h再播种,可预防真菌性病害。

2.2 播种

①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有利于早生快发、抽薹早、蒜头大,是获得蒜薹和蒜头双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多年试验结果和实践经验,9月中下旬播种较为适宜,此期播种气温、光照等条件均适宜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长,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4~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可安全越冬。

②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类型特点、种瓣大小、播期早晚、土壤地力、肥水条件及栽培目的等多种因素做到适当密植。根据当地种植经验,蒜薹产量较高的白薹蒜一般行距18 cm,株距9~10 cm,每667 m2栽4.0万株左右较为适宜;蒜头产量较高的红薹蒜,一般行距20 cm,株距12 cm左右,每667 m2栽2.7万~3.0万株较为适宜。将种瓣排在沟中,播深3 cm,并使其保持直立,瓣背平行于播种行(出苗后叶向一致,有利通风透光),然后盖3 cm厚的土,踏实。大小均匀的蒜种在同一地块种植,大小不同的蒜种要分别栽种、不要混栽。种瓣大,株距适当大些;种瓣小,株距适当小些。

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覆盖地膜能促进大蒜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早产、高产。播种2~3天后浇水,然后喷施除草剂,趁地面湿泞时,用简易覆膜机装上厚度0.004~0.005 mm的地膜,从畦的一边开始推着向前走,将膜两边切入土中拉紧铺到畦面。也可根据畦宽确定地膜幅宽、幅数。最后将畦头的地膜切入土中压实,防止大风刮起。地膜紧贴地面,无缝隙、无皱褶,有破损时及时用土堵上。防治大蒜田杂草,主要在播后苗前施药,一般每667 m2用33%二甲戊灵乳油200 g左右。蒜地杂草种类很多,可选择能兼除几类杂草的除草剂,以轮换施用或混合施用较好。长期施用某一种除草剂,会使蒜地杂草的种类和群落发生变化,增加除草难度。注意科学施药,以免降低防效或对大蒜造成药害。

④及时破膜 当地膜下的蒜苗出土2.0~2.5 cm高、有较多芽鞘顶起地膜,趁蒜芽尖锐时用细密扫帚在膜上拍一遍,帮助大蒜破膜。间隔2~3天后再拍一遍。拍过2遍后,若还有没拱出地膜的蒜苗,人工辅助放出。

2.3 田间管理

①冬前管理 如果播种后持续天气干旱、墒情较差,可以适当浇越冬水,选择11月下旬10:00~16:00的晴好天气,平均气温2℃以上时小水浇地,严禁大水漫灌,并及时清理地膜上的浮土,利于蒜田充分吸收阳光、储蓄地温。浇水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蒜苗。若土壤墒情较好,可以不浇越冬水。

②加强春季管理 4月初大蒜返青期,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复合肥(N-P2O5-K2O=15-5-20)

40 kg,浇水后喷施壮苗壮根的叶面肥,促使植株健壮、抗性强。12~13天(大约为蒜薹分化伸长期)后,根据墒情,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复合肥(N-P2O5-K2O=16-8-21)15 kg,浇水后喷施壮苗壮根的叶面肥。再隔7天(大约为鳞茎膨大期)左右,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高钾的大蒜膨大肥(N-P2O5-K2O=16-8-21)20 kg。抽薹前5~7天结合浇水,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0.5 kg灌根,预防大蒜根蛆等害虫。每667 m2追施速效氮钾肥5~10 kg,促进蒜头膨大,若地力较肥,蒜叶肥大色深,则可不施膨大肥。采薹后应立即浇水,每667 m2施含钾高的冲施肥2~4 kg,可促使大蒜膨大。以后保持地面见干见湿,直到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2.4 收获

①采收蒜薹 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大约为5月10日)为适宜时期。采薹过早,产量低,易折断;采薹过晚,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食用性差。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采收。

②采收蒜头 蒜头的适期采收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褪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蒜薹后15天左右即可收蒜头。采收过早,蒜头嫩而水分多,贮藏后易干瘪,不饱满;采收过晚,拔蒜时蒜瓣易散落。生产上可根据市场行情、不同用途如出售鲜蒜、腌蒜、干蒜头等情况持续采收,以提高经济效益。持续采收时间约为15天,大约5月15日(采收蒜薹5天以后)开始,5月30日前收完。

3 玉米种植技术

3.1 播前准备

①选用良种 精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已审定的玉米良种,如登海605、郑单958等。

②精选种子 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适宜单粒精播的优质种子,要求种子纯度≥98%、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3%。剔除秕粒、小粒、虫蛀粒、杂粒,选用籽粒饱满的同一品种种子,晾晒2~3天后播种,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③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 用种衣剂包衣可以预防麦田黑穗病、病毒病及粘虫、灰飞虱等病虫害。

3.2 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①播种时间 收获大蒜后,整平地块,抢时间早播,5月底6月初播种完毕,以延长玉米生育期,提高产量。

②适墒播种 土壤田间持水量达70%~75%时播种,确保出苗整齐、苗全苗壮。对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播种1~2天后及时浇水。

③用播种施肥联合机播种 播深3 cm左右,等行距种植,行距70 cm,株距20 cm。每667 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40 kg、硫酸锌1.5 kg,或带施玉米专用肥、硫包衣缓释肥,做到平衡施肥,肥料与种子要隔离。

3.3 加强田间管理

①苗期(播种至拔节阶段)管理 重点是防治灰飞虱,每667 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 g对水15 kg防治,预防粗缩病。化学除草时严格选择除草剂类型,准确控制用量,避开敏感作物。播种后出苗前每667 m2用40%乙莠水悬浮乳剂200~300 mL对水均匀喷雾防治,或在玉米出苗后至6叶前每667 m2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100 mL对水均匀喷雾进行苗后除草,不可重喷。

一般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留足壮苗。留苗密度因品种、地力等而异,每667 m2留苗4 500株左右。定苗后,早施提苗肥。未带种肥的播种地块,可在玉米即将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同其他肥料混匀,沿一侧距离玉米植株10~15 cm处,开沟深10 cm左右施后埋严。每667 m2用尿素

10 kg、过磷酸钙55 kg左右、硫酸钾20 kg左右、硫酸锌1 kg左右。或者施用接近上述肥料含量的复合肥。已经带种肥的播种地块可少施或不施苗肥。

②中期(拔节至抽雄阶段)管理 在大喇叭口期重施攻穗肥,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高产地块适当增施钾肥,施肥深度10 cm,距离植株15 cm,深施埋严。抽雄前后及时浇水,预防“卡脖旱”,遇大雨田间存有积水时注意排涝。每667 m2用Bt乳剂150 mL拌细沙土6 kg撒施于玉米心叶内防治玉米螟。在玉米抽雄前将没有结穗能力的弱小株拔除,以减少养分消耗。

③后期(抽雄至完熟阶段)管理 在抽雄至盛花期补追粒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左右,高产田适当增加用量,距离植株15 cm施肥,深施埋严。根据天气情况,若7~10天雨未下透,及时浇水,确保田间见湿不见干,遇涝时及时排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防治茎基腐病、叶斑病等,用90%敌百虫原粉1 500倍液防治穗虫(主要是棉铃虫和粘虫)。

④适时收获 在果穗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后收获,这时千粒质量最高,产量也最高。适时晚收可以提高产量,但要以不影响下茬种植为前提。

猜你喜欢

蒜薹蒜头株距
蒜头果的逆袭
拔蒜薹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抽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