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冬季
2016-05-14茶茶
茶茶
云南茶区很广,覆盖整个澜沧江流域,从滇南到滇西,云南茶山很险,高山密林,峡谷沟壑,在这样的地方却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踏遍云南茶山每一寸土地,只为找寻到滋味醇厚的好茶原料,他们翻山越岭走访的那些偏远茶区的名字,很可能至今你都没听过,他们每年试喝下肚的普洱茶毛料品种数以千计,他们每年初春出发,秋末返程,他们有一首队歌《大约在冬季》,因为他们每年只有冬季才能与家人团聚,这就是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原料品控团队。
原料是普洱茶品质的关键因素,好的原料决定了普洱茶后期陈化口感与价值。由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进军普洱茶领域初期没有大规模的原料基地,于是寻找优质普洱茶原料成为每年的头等大事。李文顺是原料品控部负责人,粗略计算这是他跑茶山的第十个年头,担起寻茶重任的第六年。
我们见面的头一天,他刚刚从茶山回到七彩云南勐海茶厂,原料品控部办公室桌子上整齐排列着装满茶样的自封袋,每一个袋子外面贴有一张纸条,清晰注明了茶样地点、时间。一屋子的小年轻拿着笔记本,围坐在茶桌前试喝李文顺昨天带回的普洱茶毛料。
从零开始的幸福
2006年开始跑茶山的李文顺口音复杂,勐海人说他是普洱的,普洱人说他是临沧的,临沧人说他是勐海的,谁都猜不到他是昆明人,做事严谨、说话耐心、好脾气,大家亲切地喊他顺子哥。
2006年大年初二,李文顺出发茶山,开始了漫长的学茶之旅,和很多小白一样,李文顺第一次试茶没有任何经验,空腹喝了很多普洱茶、铁观音、红茶、绿茶等,喝得头晕眼花,浑身无力。进山采购普洱茶毛料之前,必须学习了解整个普洱茶制作工艺,至于如何学习,制茶师傅只给了他四个字“看茶制茶”。那时他每天跟在制茶师傅屁股后面学习,认真记录,动手实践,从一张什么不会的白纸,逐渐积累了些知识,掌握了一些经验,直到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觉得特别辛苦,特别难?”我问,“做原料采购,必须熟识普洱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这些不是用嘴说说就能做到的,每一个步骤得通过不断的实践经验积累,这是一个充实自己学习的过程,可以喝到很多人喝不到的普洱茶,看到很多人体会不到的风景,我不觉得艰难,反而觉得这条路很幸福,学习得越多,收获得越多。”李文顺淡淡地回答。
最初进山寻找好茶原料的时候,李文顺和同事每到一个村寨都要多方打听,找到村寨里制茶工艺最好,茶树资源最佳的农户。然后进行考察、学习,与茶农同吃、同住大半个月后建立合作关系,以此确保有品质,且长久的好茶原料供应。
先保安全 后寻茶
2006年至2010年期间,李文顺先后经历了学习、跑山,调任北京,勤奋好学的他就像一块万能砖,到哪里都能抵住,最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公司决定把原料品控的艰巨任务交给他,于是2010年5月12日李文顺正式调回七彩云南勐海茶厂寻茶。
“去任何一个地方最首要的是团队人员的安全。”李文顺认真说道,每次上山寻茶他都要嘱咐大家带好水、干粮、割草刀、锄头、藿香正气水、葡萄糖等物品,做好路线规划,每天走多少公里,哪里落脚,因为早几年距离较近的茶山几乎都跑遍了,李文顺只好带着大家往远处发展,现在出去一趟最快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回不来的,大家各自做好出行规划后,三人一组,两人一组,分头出发。
跋山涉水找到茶样后,原料品控部的工作才算正式开始,所带回来的每一款茶样都必须通过他们千锤百炼的味蕾认可后装袋存样,那些烘青茶,滋味不好的茶叶一片也逃不过原料品控部的法眼。很多偏远地方茶底不错,但老百姓缺乏精品意识,制作工艺不佳,李文顺就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教老百姓制茶,有的茶农理解不了,他就告诉大家,你的茶价值50元,你做成这样送给我,我也不要,如果照我的要求做,就给你50元收茶,“因为直接影响经济收益,老百姓就会用心学,好好做。我们还会灌输茶农一个思想,彼此是一条船上的人,只有你好好做茶,我才能卖出去,明年也才会继续找你收茶。如此简单真实的道理,老百姓都懂。”
外出收茶李文顺对手下人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廉洁自律不许占老百姓便宜,除了茶样可以不付钱,其它的所有东西都必须等价支付,哪怕一片茶只卖10块。拒绝所有不符合要求的原料,“这不是少10元钱就可以要的问题,而是免费都不能要的原则,只有先把廉洁做到,才能谈后面的事情。”李文顺坚决地说。
试茶是身体和味觉的双重考验,有时候一早上就要试三四十泡茶,喝得胃痛,头晕眼花的感受原料品控部的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因为路上突发情况太多,饿到下午三四点吃午饭,晚上八九点吃晚饭也习以为常,大家每次带茶样回来工作还不算完成,要和审评部一起试喝总结后工作才算结束,胃也才能休息。
雨季寻茶开发新大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敏锐的味蕾不是一朝一夕练就而成。想要寻到好茶,李文顺要求原料品控部所有人必须对普洱茶制作工艺全面了解,熟悉不同茶区的茶质特点。他带领原料品控团队对整个云南茶区资源进行数据收集,整合梳理,分片区规划后逐年开发新茶区。
每年一入雨季茶山十分冷清无人收茶,李文顺想如此宝贵的空闲时间正好可以开发“新大陆”,当年上茶山的路没有现在那么好走,他带队进入的很多茶区都是之前从未踏足过的地方,一边问路,一边走,所有人对前面路况一无所知,路上遇到塌方、暴雨、泥潭是家常便饭。“有遇到过塌方这样很危险的情况吗?”我问,“塌方都不算太危险,有次去临沧沧源县岩帅镇,雨后路特别滑,还好有一个小土堆卡住了轮子,不然车子就翻下悬崖了。”他轻描淡写的语气让我不解,“劫后余生什么感觉?”我声音提高了三度问他。“说实在的,没什么感觉,这样的经历在我的团队里每个人都遇到过太多,和他们相比我不算啥。”他再一次云淡风轻地回答我,我不死心继续发问“发生危险后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事是什么?”“就是那天,我们还遇到一辆陷入泥潭的拖拉机,我喊‘兄弟,上面路太烂不要去,危险。他回‘兄弟,我家在上面要去,回家。我们三人跳下车把拖拉机从泥潭里推出来,大家各回各家。”说完李文顺笑了起来。
看人品的原料品控部
原料品控部的工作时刻挑战着脑神经和味蕾,尽管这个岗位十分辛苦,李文顺对进原料品控部工作的人员有很高要求,最首要的是“品德”二字,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后期培养,但品德是天生的,“原料品控部的工作性质和其他部门不一样,我们是最接近普洱茶原料的人,是把控品质的第一步,普洱茶毛料价格、品质能玩太多猫腻,特别是炙手可热的古树普洱茶毛料,我们的春古茶系列老班章、冰岛、昔归等茶品原料都出自我们部门,所以在我看来人品比能力重要。”李文顺认真地说。
“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事儿,为什么这样说,当我们这个团队决定要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大家会全力以赴地把事情做好。我对大家很严格,我不允许工作中出任何差错,无论是谁。”在李文顺的带领下原料品控部2010年、2014年分别获得了集团公司授予的精英团队荣誉。他总结说,这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的付出。我身旁原料品控部的小伙子小声告诉我,“除了工作很严厉,顺子哥私下对我们都特别好,像自己的亲大哥。”
目前原料品控部一共10人,以前有两个女生,现在只剩下一位了。李文顺说,部门里没有男女概念,能吃苦的就留下,坚持不住的他尊重手下的意愿,让他们自己选个部门写申请帮忙调换。现在留下的这批年轻人平均年龄28岁,两个90后,3个未婚,来自勐海、江川、石林、昭通、曲靖、昆明等地,部门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十个人十个姓,从未重复过。难以弥补的愧歉
对于他们来说,工作中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身体上的不适也没什么大不了,一定要说很难,那其实是对家人的亏欠。聊到这里,原料品控部变得异常安静,大家都低着头若有所思。“我调来茶业公司10年,就出了10年差。”李文顺打破沉默说道,“说不想回去是假的,给自己当初定下来勐海5年,5年就回去,我20岁年轻懵懂进入公司,现在已38岁。在工作中老任总,田总,沈副总他们是领导,在生活中他们亦师亦友,田总说,希望我在这个岗位上好好的干,信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压力,我选择继续,一是对工作的热爱与放不下,二是我希望给我的家庭创造更好的未来。”
李文顺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8岁,小女儿3岁半,大女儿出生后的十几个小时,他就坐上了去北京的飞机,小女儿出生三天后他便下勐海工作。鱼和熊掌可不兼得,在事业上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他,缺席了家庭生活中丈夫与父亲的角色。“作为另一半的爱人,我没有做到应给妻子的关怀,没能给到小孩子成长中作为父亲的一个拥抱,更别说是陪伴,我从未带过两个闺女,她们就这样长大了,至今没给老婆孩子过一次生日。”他淡淡地聊完,一旁单身的小黑哥补了一句,“这就是我选择单身的原因。”
李文顺之前回昆明开会,匆忙见了小女儿一面,孩子的几句话让他心痛不已,“老爸,你去我们家吃顿饭再走”“老爸再见”。说完扭头离开了。那瞬间,李文顺突然明白有些事情错过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去年9月23日团队里的秦建国升级当爸爸,他没能赶回去,依然在茶山奔波。李文顺谈起这件事,几度哽咽得快说不下去,一个聊自己,聊生死如此云淡风轻的人,此刻,眼泪夺眶而出。
为了茶叶品质的坚持,为了让爱茶人喝到纯正好茶,这个团队一直在背后默默付出,每当带回来的茶叶获得审评肯定,获得市场认可是李文顺他们最高兴时候。“听到消费者喜欢喝我们的茶,找着来买我们的茶,我们整个部门都会很有成就感,大家既能为七彩云南这个大家庭付出一份力量,又可以为自己的小家庭提供保障,挺知足的。”李文顺说。
明天他们又要启程了。此刻,我感受到他们为了寻到好茶充满斗志,披荆斩棘的决心,也从每个人的眼睛里读到了无限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