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成为一种“吸引”

2016-05-14房宏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学习

【名师档案】

房宏,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兼任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辅导的学生中有100余人获国家、省级奥赛一二等奖。主持和参与了十几个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撰写及参编论著4部,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摘 要】学习的过程应该充满着快乐,要让学习成为对学生的一种“吸引”,其策略包括: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爱学习;变革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习;多元评价,提供永恒的动力,使学生持续学习。

【关键词】化学教学内驱力;变革教学;多元评价;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73-03

【作者简介】房宏,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江苏常州,213003)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学习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兴趣,学习的过程应该充满着快乐。然而当看到学生的书包一天比一天沉重,日复一日地在题海中挣扎,而且常流露出一种对学习的厌倦和无奈的神情,这让我产生一种教育者天生的心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困境,我该怎么做?为此我一直致力于探索和研究:如何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吸引”而非负担?如何将要学生做的事变为学生喜欢做的事,吸引学生自觉、自发、自主地去学习?我认为只有充分彰显学科知识的魅力,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策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形成长效的学习自觉性,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爱学习

什么是负担?不喜欢的就是负担。如果让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打上两个小时篮球他绝对不会觉得负担重。可见,缺乏趣味是学习的大敌。怎样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习如同篮球、如同游戏一般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呢?

1.“情感投资”。

我一直坚信:“亲其师,信其道”。我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所教的东西,我认为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用自己的魅力、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引起他们的敬佩,要用爱心打动学生,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充满愉悦感,让课堂、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圣地和乐园。所以,我认为喜欢学习的标志很简单,那就是学生每天很乐意到学校来、盼望着见到自己的老师。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人,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人。

2.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

一颗恐惧的心是学不到知识的,心灵的自由才会有思维的自由。课堂气氛融洽,教师充满激情,学生思维活跃,师生交流热烈,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共同成长。如果教师上课冷冰冰,学生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就不可能有灵性的迸发。一堂好课不但气氛融洽宽松,还应充满人性化的光辉。我非常赞同教育要从“关注一个个学生”到“关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要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个“目中有人”的教师,把学生看做真正的人,让他们不仅得到认知的自由发展,还能得到情感和意志的自由发展,从而获得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灵魂的升华。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功能。

3.让知识习得过程充满吸引力。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仅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更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应设计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一开始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但通过努力就能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享受成功的喜悦。要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用化,有意识地穿插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工农业生产,联系新科技、新发明的内容,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学中要彰显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如化学课就要让学生领会到化学这门学科蕴含的美丽多姿、变幻莫测、丰富多彩,让课堂充满探究的趣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二、变革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习

我认为学生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学习,对于他们关心的问题,他们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他们所喜爱的事情,他们常常表现出执着的追求,他们所不喜欢的只是强加于他们的那些学习内容,所讨厌的是强加于他们的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主张学生能做的事一定让学生自己做,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通过教师少教达到学生多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学论》中指出,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我认为满堂灌、题海战术是最懒的教师采用的最笨的方法。

如单元复习课,有些教师常常喜欢“再炒一遍冷饭”,而我的课堂上是让学生自主复习,自我整理,构建知识框架,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重要的、不懂的、该补充的内容,最后进行重点点拨、归纳提高。这样的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教师也教得轻松,一举两得。

再如,在高三化学“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课的教学中,按传统的教法,先是复习归纳各种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让学生记住它们,然后用这些知识来验证几种未知物,整节课都是学生被动接受。而我这节课是这样来上的:一上课先给出一未知的白色粉末,直接让学生来判断这是什么物质。给他们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探索,并提供实验可能用到的药品和仪器。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诱发了强烈的探究动机,课堂“沸腾”了——有的三五个脑袋凑到了一起,交头接耳在讨论方案,有的摩拳擦掌已开始动手实验,有的冥思苦想努力回忆或翻书查阅学过的各种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这期间我只要巡回指导,适当点拨,二十分钟后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纷纷检验出了未知物,此时我再组织他们自己归纳总结:要得出这是什么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检验物质的一般步骤有哪些,还有哪些规律可循。归纳后,趁热打铁,再要求他们检验一种未知溶液,这次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很快有序地解决了问题,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但师生都意犹未尽。经过这样改进,整节课就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灌输式为自主式,真正使课堂“动”了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知识的重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驱力,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2.教学模式变“齐步走”为“分层走”。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很早就做出了对分层教育的思考和理解。也就是说教学中我们要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要认真观察分析,对每个学生做出客观的判断,给他们提供适合自身条件的教育,创设一个表现各自才能的舞台,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课堂上可以将综合性的问题分解成由浅到深的若干个小问题,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探究,让每个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学生会喜欢课堂而不是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铁及其化合物”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全体学生的分组实验,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课堂小组交流活动,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开放性的、有梯度的问题:①有两瓶无标签的较浓的溶液FeCl2和FeCl3,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鉴别?②若各取少量稀溶液,又如何鉴别Fe2+和Fe3+?③若各取少量极稀溶液,再如何鉴别Fe2+和Fe3+?④如何使已经部分变质的FeCl2溶液中的Fe3+再变成Fe2+?⑤如何使该部分变质的FeCl2溶液中的Fe2+全部变成Fe3+?然后为学生提供可能用到的各种试剂,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Fe2+、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最后布置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学习“沾有铁锈的白手绢如何洗干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层层递进的问题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分组实验让每个人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小组交流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愿望和机会,课后的研究性学习又让每个人在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在作业布置时设计菜单式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力强弱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可以完成规定的卷子,也允许自己另外选做,只要保证有相等时间的作业量。再如:在进行实验专题复习时,我布置的作业就是三天之内每人提供一道自己认为最好的实验题,然后交流,讲解选题意图,最后会评选出最佳试题,并有可能在今后的检测中被选用。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喜欢,很有动力,他们翻遍自己所有的参考书,精心选题、编题,都希望自己的题被老师采纳。

我始终认为教学的最大资源是学生本身,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三、多元评价,提供永恒的动力,使学生持续学习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地受到激励,得到认可与承认,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他的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和自信,会更加热爱学习。这种“吸引”将会是一种永恒。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多元评价方式。如对实验内容我常采用面试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现场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较为简单的知识有时就让学生自学,互相出卷检测,同样达到复习的效果;对于一些科普性的知识,则采用撰写读书报告、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拓展知识面。

再有,对于方程式的默写,我则采用多次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默写的时间和地点,规定每学期有3次默写的机会来刷新自己的记录,很多得了90分的学生,还主动要求默写第二次、第三次,此时变成了“他要默写”而非“要他默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需要的时候,原先认为“学习是苦事”就会变成“学习是乐事”。教学中,我一直实践着尽可能把每件要学生做的事,都变成学生喜欢做的事,我要让学生觉得学习再也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吸引”,吸引着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抢着去学,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不吝啬你的表扬,要学会用“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用“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用“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要不遗余力地表扬学生,用愉悦人心的语气给予真诚的赞赏。你的表扬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动力无限,你赞赏学生的成功,学生会再还你一个惊喜。

教育不为“一时”,而为“一世”。教育原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只是一些小事。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坚守自己的课堂,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那么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一定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好!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学习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基于电子学档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