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阅读材料 提升思维品质
2016-05-14金永建
【摘 要】近年来,高考英语(尤其是江苏)的难度一下子增大,成为左右学生高考录取的一门关键学科,特别是阅读理解的字数增加,长难句变多,思想性和时效性加大,阅读教学变得尤为重要。以一堂示范课来说明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精选阅读材料,上好阅读课,加大对学生阅读思维和品质训练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高三英语阅读;高考英语;精选材料; 阅读思维和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44-03
【作者简介】金永建,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6)副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名师,如东县名师创新团队领衔人,江苏省特级教师。
目前不少高中英语教师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公开课除外),在教材内横冲直撞,拿放大镜捕捉文本里面的每一个知识点,恨不得将教材内容磨成粉末,导致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速度慢,阅读的思维和品质得不到提升,最后面对高考中选题新、容量大、逻辑强、生词多等阅读理解文章时,心慌意乱,束手无策。基于此,精选阅读材料、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凸显。
一、教情分析
近三年来,江苏省高考英语的难度一下子增大,全省考生均分在59-62之间(总分120分),可以说,英语成为左右学生高考录取的一门关键学科。特别是阅读理解的文章字数增加(有网友戏称2015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共16页,展开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为史上最长试卷),长难句变多,生词量加大,思想性和时效性明显,因此,阅读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年级,教师和学生基本上“徜徉”在“题海”之中。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高中在高二时就教完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前十个模块,然后开始大量的复习和套题训练,学生只是在简单地机械训练,教师更多的是强调解题方法与答题技巧。笔者认为,如果学生的思维、视野和词汇量等得不到拓展,练来练去,必然是在原地踏步、踯躅不前,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和排斥心理,很难有质的提升。针对目前江苏的高考情况,更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要精选阅读材料,不断加大对学生阅读思维和品质的训练。拓展的阅读材料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语言地道,融通教材,科学与人文兼顾,理论和实践并重,逻辑缜密,思维严谨,注重推理,强化分析。
以笔者执教的一堂省级示范课所选的阅读材料为例。材料“ Beijing smog: When growth trumps life in China?”是选自英国BBC(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一篇报道,讲述了一位生活、工作在北京的英国人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切身体验,评析中国(以北京为例)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怎样破坏,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政府如何应对、破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现代化生活与环保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难题。作者的描述客观冷静,用词准确精练,真实地再现生活现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人翁意识被自然地唤醒,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反思。
二、学情分析
对于目前高三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说,本材料难度适中,话题新颖,语言地道、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真实,发人深省,时代感和使命感很强,特别类似于近几年的江苏省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能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另外,由于本文章是叙事性的,真实反映作者心态,可读性很强。
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感悟作者的无奈与气愤中,逐渐感知和理解国家的现状以及各级政府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陶冶情操,学会反思,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和依据,决定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它应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出发点,侧重知识与技能,注意过程与方法,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定教,便于检测。
这堂课旨在通过对本篇阅读材料的学习,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筛选、加工有用信息,对材料进行适当地挖掘、探究、评判和延伸,从而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文章的能力,不断拓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真正提升英语的读写能力。本文的话题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涉及雾霾等环保问题,有一定的专业词汇,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无形的压力。学生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读,依据作者的意态和遣词造句,揣摩文本字里行间的意思,从而跳出文本解读其背后的内涵。
本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有关雾霾等有关环保方面的词汇与用语、读懂人物心理、根据上下文对某一单词和短语进行词义猜测、鉴赏部分词语、根据作者的遣词造句揣摩其意态、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段落大意、用30个左右的字(不能用文中已有的单词和短语)来概括文章大意(这是近两年江苏高考书面表达刚出现的新题型,2015年的书面表达是要求学生对三段英语文章和一个曲线图进行概括,要求高,难度大,学生颇感棘手,得分率很低)、增强环保意识、提升批判思维能力等。
四、教学设计思路
1.备课思维过程。
本课是一堂基于读写的阅读训练课,强调“以读促写”。当前,不少高三英语课堂过分重视习题讲评,教师和学生的兴奋点都放在语法等试题的分析与讲解上,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很多教师认为可作为的空间不大,有一种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感,即便是对阅读等能力题的分析,也只注重题目的选项,对文章本身分析很少甚至不处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提升不大。由于本课所选材料比较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思维过程,所以该课取得了较大成功。
2.课堂教学活动。
本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见第45页表1)。
3.关注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上表现的差异,它包括: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要提高个体的思维品质,必须着眼于以上四个维度的训练,将其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为此,阅读教学从选材到讲授,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选择丰富多彩的题材。确保学生的阅读素材面广量大,视野开阔,有丰富的思维源泉,从而做到见多识广,见怪不怪。如要各种文体兼顾、各学科均有涉及,还要适当加大学生不喜欢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权重,等等。
②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平时训练时要限时定量独立完成,不查阅参考任何资料,也不能讨论,现在有些学校和教师似乎很热衷于小组合作,动不动就进行讨论,说实话,并不是所有内容和课型都适合讨论的,高中特别是高三阶段的阅读课还是以独立思考为宜,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做到生本互动,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地体悟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理性地分析文章的脉络与结构。
③克服思维定势,辩证地分析问题。有不少学生做题时容易先入为主,将主观推测代替作者意图,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分析问题,无疑是缘木求鱼,定会南辕北辙。要客观地把握文章大意,理清脉络,综合地分析与判断,有时候只是部分人或者某一个子观点,会被理解为通篇的想法等等。如果不能全面地、细致地、辩证地加以分析,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形成思维定势,这时情人眼里出西施,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英语题目做完了是很难复查出错误的,关键是没有找住思维的入口。
五、教学反思
第一,文本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现实意义强,具有实战性。阅读文本的选择要具有人文性、实效性、现实性、可读性。本文选自国外新闻媒体的一篇报道,语言地道、内涵丰富、针砭时弊、发人深省、难度适中,非常适合高三学生阅读和思考,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对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的培养有益。
第二,教学环节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能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对文本的理解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从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到段落的划分,从部分较难单词和短语的猜测到对文章的高度概括,从对每部分大意的归纳到对作者意态的揣摩,经过层层铺垫,步步追问,学生对文本的挖掘和理解渐入佳境,语言的输出也水到渠成。
第三,生成自然,互动充分,做到寓教于乐。在整堂课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处处可见,由于所涉及话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做到人人有话说,个个有见解,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打消了学生的畏惧感,让他们能踊跃发言,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看图说话、观看视频、亲近文本、合作探究、赏析歌曲等环节让学生远离枯燥,好奇不断,使得课堂高潮迭起,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第四,教师专业素质过硬,教学智慧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带有磁性的语音语调、风趣幽默的语言、优雅的教学姿态、丰富的教学机智、不凡的翻译经历提升了亲和力,让学生产生崇拜与敬仰,无意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师生做到了水乳交融,和谐默契,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使学生在轻松愉悦、适度紧张的氛围中得到语言的浸润,思维品质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尚媛媛,杨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 补充阅读文章“What is life?”[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5(05):1-8.
[2]柴华,常山.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2 Section A 3a Full Moon, Full Feelings[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5):9-17.
[3]王守仁.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6.
[5]PATIENCE M. Beijing smog: When growth trumps life in China [EB].Beijing BBC news,www.bbc.co.uk ,201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