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2016-05-14
子处得来了,顽皮了……”“你想向前去,但是腿却朝后拉。”这些就是托尔斯泰的造句练习。一个著名的作家仍然不忘造句练习,可见造句基本功的训练是多么重要。片段模仿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习范文中模仿精彩片段进行仿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适度、适时地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模仿经典范文的立意、构思、表现手法、谴词造句技巧,进行写作训练,能促使学生“积累——消化——模仿——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如同书法家经常临帖一样,模仿是创作的基础。
2.一篇一得,循序渐进
作文教学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一篇一得,篇篇有得,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单元习作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循序渐进。一篇一得,不要求学生整体写的完美,欠缺的地方不必马上要求他们修改,但是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必须要达到,写不好就要反复修改,真正做到一篇一得。但同时也要避免学生选材和思路过于狭窄,应尽量拓宽学生的思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作文训练的要求,各年级有所侧重,循序渐进,落实好各阶段的训练要求,把握好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重点要求,集中力量做好重点要求的训练。
二、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相互穿插
古人读书是读写不分家的,科举考试也是以写文章为主。古人写作是重头戏,而且还要互相交流,互相切磋。而现在的语文课就演变成以讲代写了,甚至把作文当作业留到了课下。因为没有老师的当堂指导和监督,许多学生写出来的都是应付差事。以讲代写使得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付之于笔头,老师讲过的东西也只是表面理解而已。所以,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要相互穿插,放在课内完成。
三、作文训练的关键节点
1.作文写生
作文写生,就是要训练学生一开始就抓住生活。学生在教室里习作,会受到空间的局限,常常是应付了事。对于平时不注意观察,没有生活积累的学生就闭门造车,作文索然无味。如果老师有意组织学生选择一个真实的、特定的生活场景,进行作文“写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通过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捕捉作文的素材,边看边写,抓住扣人心弦的每一个瞬间、一个场景、一件小事,做好记录,然后回到课堂上来,就会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例如我们学习了《春》这篇课文后,正值中秋时节,我就适时地安排作文,要求学生模仿《春》当中的某些写法,写一篇赞美秋天的短文,并要求事先想好观察秋天中的哪些景物,并提醒他们注意观察事物有哪些特征,注意观察的顺序,用词造句等。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洞察生活的能力。
2.抓好细节
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毛病,原因就出在缺少细节的描写上。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和叙写故事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写好人物细节。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细节之处,往往是展示人物性格品质、主题思想的关键节点。二是精心锤炼词语。细节描写中,主要是靠精炼的动词和形容词达到一字传神的。所以,作文训练一定要指导学生写好细节。如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个细节,就用了一连串贴切的动词和一组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人物形象和主题通过这一细节表现得异常鲜明。
因此,在长期坚持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联想与穿越、嫁接与构思等训练,才能逐步达到锦上添花。同时,笔者还建议鼓励学生几年如一日长时间连续写故事,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和提高语言文字的功力不无益处。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维嘉学校(517300)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张慧
有效地共享教育智慧、教学机智、教育教学成果,师生就要进行有益的文本解读的探索与尝试。文本解读时,要有问题意识存在,否则,文本解读就会流于形式,或解读太深,或解读太细,或解读歪曲,或解读误读,针对诸如此类的情况,我提出了一些想法。
一、抓住自相矛盾的句子解读文本
准确把握阅读文本的方法:抓住文本中自相矛盾的句子。理解文本,从思想方法讲,就是分析文本。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蕴含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如此推论下去,如果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能够抓住其中的矛盾句,学生自然能积极地随着教师一起有的放矢地分析文本的深意。
如语文特级教师黄群芳老师上《记承天寺夜游》,黄老师就抓住了文本中的矛盾句“解衣欲睡”的时候,作者为何“欣然起行”?“庭下”如此美景,为什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学生们在矛盾中渐入佳境,既理解了苏轼被贬后那淡淡的感慨幽微,又理解了苏轼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那份积极心态。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而不是脱离文本,给苏轼的作品“盖帽子”。这样的教学,如此的训练,会让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理解并知道自己是否读懂了文本,进而在老师的导引下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
二、用“填词”解读文本
读胡适的自传体散文《我的母亲》,感受出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是多数的孩子会有的感触。是啊,母与子之间的情感很容易触发,会引导着学生朗读,认真品味,解读文本。由此,请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来回答: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里体现?在这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一份母爱,流淌着一首叫做不老的童年歌谣。一时间,学生们汇聚出许多词:谆谆教导、教子有方、责罚严厉、宽以待人、能忍能让、品性善良、正直刚烈。学生通过一个空格去文本之中寻找到一个个句子。在学习欣赏时,学生们不仅被母亲的美好性格品质所感染,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可向课外延伸: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洋洋洒洒说出好多内容,也便有话可说了。
三、用“追问”解读文本
老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本深入地“追问”,即从赏析不同句子的角度进行“追问”。上文已说过,有些文本最好不要先去介绍写作背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教学时,就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追问”,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在什么环境下发生的?这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阅历、自己的理解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事件,这样的教学全过程,才会生成出学生们的真实感受及生发出真正的文本解读。否则,老师说出的,是使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绑架”。要求学生赏析句子,不要只停留在赏析的表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追问”。
我任教的学校是城乡结合部,孩子们的语文基础很差,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埋怨学生是无济于事的。我始终觉得,孩子们的基础不重要,逐步帮他们打下扎实基础并不断地提高他生命因读书而丰盈相咸琴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一、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读书对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如果教者知识匮乏、见识浅薄,会导致鲜活的生命丧失学习的激情,岂不“误人子弟”?教师自身的知识河流必须饱满而丰沛。“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如饥似渴阅读“充电”,迅速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各种业务测试,教育教学驾轻就熟。闲暇之余,广泛涉猎,读书让我挖掘到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读书成了我工作之外的常态,承载责任,一路跋涉,奋战了三十多个春秋。中年以后,生活、工作一肩挑,有时也觉身心疲惫,滋生职业倦怠,读书热情明显减少。“一日不读书,味同嚼蜡;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感同身受。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社会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还有什么优势?为自己,为学生,去除慵懒,克服困难,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不懈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专心阅读,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 们的语文能力,才是重要的,才是最为关键的。
于是,在赏析句子时,我往往是抓字眼——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等进一步“追问”。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句子是怎样运用的?这个句子有何表达效果?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此,学生会在“追问”的过程里自主地探索出不同的“心声”内涵,从而让学生去深刻地、多角度地理解“心声”。
四、用“诵读法”解读文本
诵读法是既基础又重要的方法。只有全身心投入地朗读,才会使自己完全沉浸到文本描绘的世界里去,于多次反复口读、耳闻、心想的过程中,渐渐接近文本的本体,领会其中的深义及“滋味”。关于诵读法,余映潮老师说:“朗读是培养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文章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也可以通过反复地朗读来进行体会和品味。”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诵读法来解决文本解读的问题了。由此,我们可以面向所有的学生,解决学生阅读能力不一样的问题,同时训练学生掌握材料、筛选信息、组织材料、用合理语言表达自己观点、培养创新思维等能力;我们又可有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老师引导学生在读懂时真正跳出文本,去真正解决文本解读的问题,切实地从学生的未来所需要的能力去出发和考虑,为着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教师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着的、个性丰富的学生,它包含了太多的复杂因素,甚至有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它“发力”的是否有效不是教师绝对可控的。但教材解读与处理是完全把握在教师手里的,只有我们教师深度解读教材,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可掌控的课堂教学就会更具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