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臻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2016-05-14赵晓燕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预设语文课堂情感

赵晓燕

高品质的语文课堂上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提升教学的艺术性,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侧重教材点面的整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兴奋度。在高品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热情投入、思考深入、和谐共进,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诵读:注重独特感悟

学者王旭明说:“语文教学的回归,是要找回我们已经丢失了很久的提高语文教学的钥匙,这把钥匙是什么,就是老老实实、真真实实地教语文。”朗读是语文课堂中最基本最实在,又是最有效果最具感染力的方法。多种方式的诵读是一种内心波澜,是一种情感起伏,也是一种审美旅程,它能协助学生完成从“他情”到“自情”的轮回。

教学课文时既可以考虑字音的正读、叠词的作用,又可以分析重点句子和语段的深意;既可以强化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表达,又可以兼顾学生情感的独特体验;既可以注重文本整体感知,又可以重视经典语段的突破。朗读、诵读、美读、品读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浪漫唯美的熏陶。如教学《阿里山纪行》时,让学生充分朗读,读出情感,读出深意,读出精神,读出内涵。读完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理性、感性相结合的点评,使学生对阅读有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注重诵读感悟会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感受文字 “润物无声”的魅力。

二、设计:提倡多维解读

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针对性地整合教材,运用创设情境、心理换位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理”、“悟道”、“激情”、“导行”,使学生“心为之牵,神为之动”。这样,初中语文课堂就由教师的精心设计变为学生“充满激情”的“探路”过程,让他们大胆尝试,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常识重新组合,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拓宽思维,更让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朱永新教授认为,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是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框架。教师必须构建知识和思维的体系,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别出心裁地处理教材。鼓励学生通过议论交流,完成对文本的多维解读。散文教学一般倾向于赏析感悟,让学生欣赏的同时,在悟中思,悟中得,从不同层面解读,思考会更有深度。如教学《蓝蓝的威尼斯》时,既引导学生品悟,又尽量从悟中跳出,总结概括写作方法,提醒学生更多地关注行文构思,不仅懂得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懂得选材布局是成为一篇好文章的关键因素。

三、放手:鼓励自主表达

美国传播学家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表达=7%语调+38%声音+55%表情。语文教师要清楚自己在课堂上只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时刻记住把学习主动权、课堂表达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觉学习,乐于学习。正是激励、唤醒学生的一种艺术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触及了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学生将学习活动视为自己的需求,渴望倾诉,渴望交流。

如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既渲染了气氛,增加了信息量,又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开始由宣传短片导入,唯美的画面、悠扬的乐曲,别样的风俗让学生先入为主,西双版纳如此神奇、如此美丽,吸引学生到文中一探究竟,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对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的思考于海俊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左膀右臂,预设是对教学计划和目的的明确,生成是对教学过程可变性的概括。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求最佳的契合点便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量。能够在诸多课堂的突发情况下,将课堂教学导入预定的方向,便会实现课堂高质量教学。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旨在拓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一、以预设为核心,引领生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繁星》一文关于“写景状物的游记”,通过作者三次看到繁星的不同而抒发热爱自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情。本文主要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实现表情达意,让学生在对繁星充满联想的思维空间中体会作者情感上的变化,丰富学生的情感空间。由于本文借助星星来抒发感情,让学生很容易接受星星这个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教师引导。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学生对这一句的描写手法不是很明白,感觉很虚幻,从而提出质疑。教师结合文章的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问:“作者选取了触觉、听觉和幻觉等的角度依次来描绘海上的夜带给作者的种种美景”。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对全文的写作修辞手法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为学生写作能了情境氛围中。这种教学的相机引导,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提高了认同感,学生身临其境,与文本在无形中拉近了距离,自然就表现在课堂上的畅所欲言,语文课堂一下子就灵动充满生机了。

四、等待:期盼动态生成

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在她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中多次指出:“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的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也告诉我们,对学生倾注期待,就能唤醒、激活他们的自信,获得向上的内驱力,进而激发他们的潜能。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尊重和信任学生,让他们吐露“心声”,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表达中尽情展示,在欢快中吮吸营养。

教师要懂得自学对学生探索的意义,让学生多说,耐心等待,让他们说出困惑、说出震撼。如教学《义犬救主》时,分析周氏的动作“出、推、举”,可以看出她的机智、勇敢,人物的性格精神、文章的主题中心便跃然纸上。此时,教师不必急于总结全文,而要学会等待,启发学生继续思考。有学生马上指出豪贼的“曰、窥、胁、谢”,精心策划后还是惨败,可以反衬出周氏的聪明机智;狗助力主人的行为也可以看出周氏平时对狗的友善……课堂生成就这样水到渠成。一次耐心的等待,会给予我们一份惊喜。

文学作品讲究含蓄就如同绘画讲究留白,讲究“言外之意”、“意外之音”、“言外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语文课堂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想象力,在揣摩作者写作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感知分析能力。教师会教、善教,学生会学、乐学,“水光相映,疏影托波”,初中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最终达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26000) 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文章中“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让学生回答这种手法运用的精妙之处,充分让学生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带来的语言效果。最后教师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二、切入性的预设,促进生成

教育艺术的高超性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还注重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唤起,让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积极主动的与作者的思维产生认同的火花,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认同过程。促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生成点,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视野中。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学生对于本地的冬天景象非常熟悉,然而对于济南的冬天就产生疑问了,难道济南的冬天很特别?究竟有哪些特别呢?这些疑问都顺其自然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引领着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探寻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之处。当教师观察到学生对此产生的疑惑表情时,便切入性地引入问题:“作者在描写济南景物的过程中都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能否将文章的题目换成冬天的济南?”通过问题的引入,学生自然就将教师的问题与自己的问题融为一体,在文章的阅读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让自己的思维跟随作者走入济南冬天的美景描写之中,试图与作者的思想进行最近距离的对话,体会文中的内在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认识。

三、“放弃”预设,智慧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随时发生很多的课堂“小插曲”,但是无论课堂教学活动怎样设置,教师都要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灵活预设,完成生成。

教师在教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当教师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的讲课时,偶然发现有一位学生正在给图片上的皇帝装饰新衣,并涂上了美丽的颜色,还给国王的臣民也涂上了夸张的表情。教师借此,就将这位学生的图画展示给学生们看,并提问:“同学们请看,这位同学给皇帝制作的新装美不美?这件新衣和我们文章中的新衣有什么不同?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在这个小插曲中,教师没有采取立刻责难的态度来制止学生,而是将学生的开“小差”演变成课堂教学的提问,引导学生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促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文章中的皇帝其实什么也没有穿,是裁缝和大臣的虚荣心导致皇帝出现荒唐的行为,全文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很快就理解了文章的本意,从而提升了学习的成效。

四、灵活预设,完美生成

在教《天上的街市》诗歌一文时,教师还没有开始讲课,有的学生就发出疑问:“天上还有街市?和地上的街市一样吗?地上的街市是买卖东西的地方?那天上的街市是不是天上的人买卖东西的地方?”此问题一出,对于进行预习的同学而言就会发出笑声,觉得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可笑。此时教师并没有认为这位同学是故意的,而是真的不知道,于是教师就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示这篇诗歌,让学生在声音的听觉中感受诗歌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通过联系表达情感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初步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的理解,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分辨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并仔细思考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通过远处的街灯诗人联想到什么?由天上的街市又能想象到什么?”

由此可见,预设是基础,生成是结果,完美的课堂预设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还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尽管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教师运用教学智慧以及预设与生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预设语文课堂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