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权重在问民需

2016-05-14

浙江人大 2016年6期
关键词:审批权简政放权共治

随着改革逐步深入,审批“当关”、证明“围城”、公章“旅行”、批文“长征”等现象明显减少,但“明放暗攥”“虚放实收”“左放右进”等假放虚放乱放的情况,在一些行业或地方仍存在。解决行政部门对审批权“恋恋不舍”的问题,关键要摆脱权力本位的“数字游戏”,强调“将心比心”的聚焦民需,从政府“端菜”转变为群众“点菜”,群众最不满意的多放,企业反映最强烈的先放,实实在在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简政放权不是“惰政放羊”,对于应该下放的审批权,需着力解决“谁来接、怎么接”的问题。否则管理重任就会“自由落体”,“放下来、接不住”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要确保下放的审批权“有人接、有人管”,既要提高基层部门的履职能力,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壮大社会中介组织,提高其承接能力,不断完善和强化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市场自主调节、社会自我治理、政府有效管理的无缝衔接和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

“放权不是放任”,更需多花精力加强监管服务,解民忧、暖民心。将“哑铃型监管模式”尽快向“橄榄型监管模式”转型,把取消和下放审批权精简出的人力资源充分运用到综合性、常态化监管平台上来,运用“互联网+”广泛布局“千里眼”,注重法治思维当好“裁判员”,发挥“绿卡”的激励效应、“黄牌”的警示功能和“红牌”的惩戒作用,破除“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源:《 人民日报 》

猜你喜欢

审批权简政放权共治
森林法修改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行政审批权下放后地价监管问题探讨
探索代建制 共治团结闸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
审批权下放将引来轨道交通建设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