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有效课堂之我见

2016-05-14李小芹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摘要】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是贯穿初中历史教学的灵魂,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多加表扬肯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获得成就感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长期以来被定义为副课,就拿我自己来说,1996年从历史系毕业教书,心中也和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激情满怀,在课堂上从不拿课本讲课,自己私下也挺佩服自己,认为学生心中对我也很仰慕,但十多年的教学没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有效教学。

随着近几年来课题的提出,加上自己本身一直 担任着这门学科,心中渐渐对歷史课堂有了新的认识。与同组的同事也着手进行研究,近一年来,我认为只要立足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堂真正实现有效性,这才是我的职责,我的教学生涯的目的。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实现有效性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的关键是好学,因此,历史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准备一些历史小故事,用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历史学习的天地。例如:孔子有一个学生叫颜回。他出生贫寒,上学的生活十分的苦。他每天早上吃的稀饭,中午吃的是糠。但是他为了让其他的同学不去帮助他,他说自己的生活很好。当别人问他中午吃什么:他说吃的什么两碗米饭一碗汤。这样的生活当然不错呀。其实他中午吃的两碗糠,然后把油放在嘴上,看起来吃的好的食物。当同学了解到这些情况是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决定采取把钱放在路上让他捡。当他看到这些钱时。他没有拿。写了一句好在此:天赐颜回一定金,外财不发命穷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这样,孔子及弟子的所有活动都被学生记忆背诵下来,并延伸到诸子百家。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用更全面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并且在课堂中学生也学到了做人的标准,增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传统教学都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一堂课下来,老师累的筋疲力尽,学生却无精打采。在近一年的研究中我和同事把课堂即兴改为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全员“动”起来。鼓励他们质疑。例如: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

学生们喜欢穿越剧,在这一课中他们既体会了穿越并且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假设我们大家在学习中都像关羽、张飞那样不耐烦,刘备还能成就霸业吗?中国的历史该是什么样呢?我们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呢?我们“自己的历史”别人是不是还可以拿来“穿越”演呢?问题一个个提出来,一堂课下来,学生想想都害怕,尤其是扮演关羽、张飞的同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深度与效度。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成状态,必须极力营造民主和谐乐学的教学氛围,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课堂的学习活动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步:揭题示标。本阶段的学习活动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出课题并板书,导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准确、具体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出示出来。

第二步:学习指导。本阶段的学习活动为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紧张、高效的学习。

第三步:自研共探。本阶段的学习活动主要放在课内,即在学生个体活动的基础上集体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个体活动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

第四步:学情展示 师生、生生平等对话,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和表现机会,善于发现学生预习中思维的偏差,重在思维方法的点拨。并灵活调整教学安排,增减教学内容,老师要善于将课本题拓展、引伸,围绕核心知识、选编补充题。教学要求是:先学后教,会的不教,以学定教。

第五步: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回顾课堂所学内容要点,特别是方法总结。针对反馈情况,布置相应的巩固练习。

第六步:巩固提升。以适量的不同梯度的练习来检测反馈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课堂练习或作业进行自测自结。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视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可安排能力强的学生辅助个别学困生完成训练。做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做到“堂堂清”。

四、多加表扬肯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获得成就感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激励往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每节课的学习环节中,将一些简单内容设计成问题提问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这些问题他们肯定能顺利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喝彩,让以前听惯批评的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很多值得表扬的优点,他们感觉自己也能抬起头,挺起胸,充满了自信,慢慢消除厌学情绪,同时也就喜欢历史这门功课。我们班郝冬冬同学原来从不敢回答问题,但通过我的多次表扬,现在每节课都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都说他变了一个人。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在表扬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来提问他们,让听惯表扬的他们正视自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自己还需要努力。这种因人而异的激励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同学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课堂的有效性是落实课程改革要求,是提升教师素养要求,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途径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学生为本,要让学生真正在历史学习获得进步,只有把握好这一关键点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类别:重点资助课题,课题名称: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ZJKYKT2015—012,课题主持人:李小芹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 李炳亭. 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M].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

[3] 蔡林森.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如何将个性化教育熔铸于初中历史课堂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