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礼仪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6-05-14林雪子宿一兵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大学生

林雪子 宿一兵

【摘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重视修身,讲究待人以礼。文明礼仪修身是大学立德树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明礼才能修身,知书达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礼仪应当贯穿在举手投足之中。然而,在我们的校园内,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这些都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身份不相符。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更好地将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礼仪失范现象较为严重,故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礼仪失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总体而言,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大学教育的职责不仅是向社会输出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更应为国家培养出品德高尚、礼仪修养良好的素质型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礼仪现状分析

1、调查问卷分析

(1)研究对象

湖南农业大学在校学生300名,涉及教育、经济、动物医学、计算机、机械、体育艺术等10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

(2)研究方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更好地将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设置《大学生礼仪状况调查问卷》,问卷由研究对象了解礼仪的渠道、对大学生礼仪行为满意度、礼仪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何种形式开展礼仪教育、如何改善大学生礼仪状况等维度展开。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0,回收率96.6%。

2、高校大学生礼仪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从思想道德状况来看,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成为青年学生的主体形象。在对湖南农业大学学生礼仪调查情况来看,调研情况反映出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总体情况是不错的。然而,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虽然获得了加强,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了解渠道狭窄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了解礼仪,接受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家庭和电视节目。有42.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学习礼仪,通过电视或网络综艺节目和家庭成员或身边的人了解礼仪分别占到了71.7%和79.3%的比例。还有20%的同学是通过选修课程来学习礼仪的。狭窄的礼仪学习渠道,不利于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知及掌握。

(2)大学生礼仪行为满意度差

45.5%的研究对象认为大学生的基本文明礼貌礼仪需要被改善,42.1%的人认为交际礼仪需要改善。从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礼仪行为的满意程度较低。在现实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失礼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在图书馆、教室等公众场合言谈举止亲昵,有的同学随意践踏草坪、扔果皮纸屑,更有甚者,课上公然与老师作对。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对于礼仪行为的满意度差。

(3)大学生对礼仪教育参与度低

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如果学校开展礼仪方面的讲座或社会实践,是否会参加时,60%的学生表示,会视情况而定是否参加礼仪教育活动;33.8%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还有6.2%的同学认为没兴趣。可见大学生对于礼仪教育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4)礼仪在高校推广困难

礼仪在大学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调查显示,66.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参与度低,礼仪教育的对象就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是礼仪教育难以在高校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同学表示是宣传工作不到位,以至于礼仪教育的影响力不大。

二、高校大学生礼仪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1、高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64.8%的同学反映虽然学校开设了礼仪教育的相关课程,但都是作为选修课列入课程计划。甚至有26.2%的同学所学习的专业没有设置学习礼仪的相关课程。仅有9%的同学是作为必修课进行学习,可见是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学内容的缺位。

2、大学生礼仪修养缺乏

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环境息息相关。这不仅包括了家庭、学校,也包括了社会风气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对于礼仪的认知。由于缺少对礼仪知识的系统学习,缺乏礼仪意识和礼仪修养素质,导致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应有礼仪规范。

3、缺乏完整的礼仪规范制度

学校是传播文明礼貌的重要场所,但是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礼仪行为的重视,处于一种懒散状态。有49.7%的研究对象表示,宿舍是常出现礼仪行为表现差的环境,39.3%的学生认为食堂是失仪行为多的第二大场所。学校未形成明确的礼仪规范制度,会对学生礼仪行为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1、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高校作为礼仪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让礼仪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要让素质教育依然停留在口号上,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使得礼仪教育趋于规范性、科学性,如通过“爱课堂”网上选《大学生礼仪》课程,计入学分,使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礼仪教育课程。

2、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禮者,履此者也”,大学生是高校礼仪教育的客体。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正确的礼仪规范的养成,需要长期的礼仪实践。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讲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传统礼仪的精华和西方现代礼仪,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作为大学生也要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自律意识的养成。总之,学习礼仪,贵在实践。长期的践行,才可以使礼仪内化于身,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3、建立完整的礼仪规范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礼仪修养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应该确立明确的制度规范。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可将礼仪纳入到德育考核范围,还可以将礼仪表现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评优标准之一。

总之,高校是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和改善大学生对礼仪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措施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创新,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殷成志. 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J]. 长江大学学报, 2014(9).

[2] 党贵平.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思考[J]. 黑河学刊, 2013(11).

[3] 臧义光. 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2(5).

[4] 农世山. 礼仪教育的实用性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11).

[5] 刘 青, 邓代玉. 中国礼仪文化[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09.

[6] 唐金权. 大学生礼仪教育初探[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3).

【作者简介】

林雪子(1992—),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