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文心雕龙》中的“知音”

2016-05-14胡文婷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读者知音

【摘要】《文心雕龙》第四十八篇《知音》是论述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的专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比较系统讨论读者对文学作品接受的文章。刘勰运用“知音”这一典故,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文学接受状态。本文通过解读“知音”的出处、词性及意义和知音的特点,来揭示刘勰理想中完美的读者与完美的文学接受方式,即“知音阅读”。

【关键词】文心雕龙;知音;读者;文学接受

对《文心雕龙》知音篇性质的界定,学术届还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这一篇是批评论,如牟世金、陆侃如认为本篇“相当全面地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特点、方法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另外一批学者认为这是一篇鉴赏论,如周振甫认为它“是刘勰的鉴赏论”,包括文学鉴赏和审美欣赏等方面;也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认为批评和鉴赏兼而有之。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争论,关键还是因为受到了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西方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欣赏”与“批评”是分开的。比如杨春时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中,就将文学批评单独列出一章,并分析了批评与欣赏的区别。欣赏是个体对对象的审美体验、情感想象等,重感性;而批评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对对象做出的评价,评价力求客观公正,这样一来就得跳出个人的感性圈子站在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对象,重理性。然而,不管欣赏还是批评,都涉及到读者对作品的感受与反应,借另一个西方的概念来说就是“读者接受”。“读者接受”着重探讨文学接受者与其接受活动,用“接受论”的概念来探讨知音篇可能更全面更准确。虽然接受理论是西方文艺理论的内容,但是“接受”这一事实存在于文学阅读活动中是不可否认的,中国的评论家虽然没提出系统的接受理论,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意识到接受这个重要问题。所以我认为知音篇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讨论读者接受的专论。刘勰借用“知音”这一典故来阐述读者接受问题,在“知音”一词中注入了自己的理解。

一、“知音”的由来

“知音”一词并非刘勰首创,它的由来有不同说法,最出名的莫过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鼓者。(《吕氏春秋》)钟子期能听懂俞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意义,是最理解俞伯牙的听众,这个故事中的“知音”还是指在音乐欣赏方面,并且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过程,仅仅是达到能听懂其中意义的程度,而且整个文章中也没有出现“知音”这个词,不能证明“知音”一词出自这里。《礼记·乐记》中也出现了知音一词,并且是现存文献中出现得相对最早的。原文是: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痛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这里的知音也是涉及音乐欣赏,并且强调了“知音”以“知心”为内涵。“知音”相当于知己,知心人的意思。发展到后来,到汉魏时期,知音一词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中感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陶渊明也曾在诗歌中寻找知己“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刘勰引用的知音到底是出自哪里尚无定论,而整个《文心雕龙》意在讨论“为文之用心”,可以推想,在知音篇中,知音被运用于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加以论述的。

知音一词,不管是欣赏音乐,还是欣赏文学作品;不管是能听懂演奏者所表达的意思,还是能懂对方的心,都强调欣赏者在接受作品时对创作者的理解,理解作者创作的用意,表达的思想和蕴含的感情。在这一点上,知音论与西方的接受理论有所不同。接受理论重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强调读者对作品意义的丰富和再创造,而我国传统的知音理论更强调欣赏者对作家意图和作品原意的尊重。

二、“知音”的词性与意义

在《知音》篇中,“知音”这个词一共出现了五次。每次出现时的詞性和用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文章开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中两个知音意义就有所不同。陆侃如、牟世金的《文心雕龙译注》中将第一个知音译为“正确评论”,将第二个知音译作“对的评论家”。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知音其难”,“难”一词多用于形容事,而不用于形容人。“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动词“逢”后面可以接人也可以接事,而这里要译作“评论家”,因为前面一句讲到“音实难知,知实难逢”,这里的知是指评论家,从文意衔接的角度来看,第二个知音译作“评论家”是合逻辑的。

第三个“知音”紧跟前两句出现“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这里的知音作名词,指品评文学的人,是广义上的评论家而不是最理想的评论家。从下文可以看到刘勰认为这些人品评文学时有一种轻贱同代作家,推崇古代作家的偏好,而这样的偏好显然是不公正不客观的,那么这样的“知音”显然不能算最理想的读者,只能是指广义上的文学接受者。

第四和第五个知音都出现在第五段末:“见异唯知音耳”和“知音君子,其意垂焉”。前一个知音做名词,指人,意思是只有这样的人能看到屈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的人也就是能读懂屈原作品,并从作品中体悟到屈原内心思想情感的人,这一类人俨然是理想的文学接受者。第二个知音用在君子一词之前作形容词形容君子,指这类人所具备的文学接受能力,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深识奥鉴”、“欢然内怿”等。

从对上述五个“知音”意义的分析看来,“知音”一词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形容词。作名词解,是“能听懂音乐的人或事”,也就是指能欣赏与理解作品的读者,进一步讲就是接受能力较高的专业人士,即评论家;也可以指能听懂音乐,做出贴切的评价这么一件事,那么这就等于是指对作品正确的欣赏结果。做动词解,是“能够听懂音乐”,是指欣赏和评论作品这一过程,即文学接受活动。还可以做形容词解,指欣赏者所具备的审美评论素养。

三、“知音”的特点

尽管“知音”一词在文中意义各不相同,但不管做什么词用,它们在内涵上都是相通的,都指向一种理想的文学接受状态。有人将这种接受状态称为“知音阅读”,它涉及到接受主体、接受方法、接受过程及其意义,从这几个方面了解知音阅读的特点是把握知音内涵的关键。

1、接受主体的素质

知音一篇中,刘勰对接受主体非常重视。能被称为作者知音的人,还需要具备一定条件。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要求接受主体经常进行文学接受实践,积累文学知识,这样才能接近文学了解文学。其次,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接受能力,“晓声”和“识器”都是经过多次艺术实践后锻炼出来的接受能力,对作品能做出比较专业的评判。最后,到达“深识奥鉴”这样一种境界,由于自身见识广博,思想深刻而对文学作品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也可以理解为审美能力。文学知识可以通过艺术实践积累,接受能力可以锻炼培养,而审美能力要在两者的经验上升华而来,是“知音”作为接受主体的重要素养。

接受主体要具备一定修养的同时还要力求避免一些主观上的偏见。刘勰在开篇就说到“知音其难哉”,知音千年难遇,关键就在很多品评文学的人没有摆脱主观上的偏见。刘勰认为,接受主体如不能避免这些误区,也无法成为作者的知音。一是“贱同而思古”,轻视同时代的作家推崇古人;二是“崇己抑人”,即文人相轻,宣扬自己或自己的文学团体,贬低不属于自己文学圈子的人;三是“信伪迷真”,分不清真伪;四是“各执一隅”,执着于自己的偏好。以上任意一点如果不能避免,都会有损接受主体素质的完善,接受结果就会有失客观公正。虽然刘勰批评“各执一隅”的偏见,但这并不代表他否认接受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他提出“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认识到不同接受主体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即使是对同一作品也会产生不同反应。“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接受者性格各不相同,可能在欣赏某些类型的作品时更能引起共鸣,这是种看法与接受理论中接受主体对文本的选择性相类似。接受主体会依据自身的生活、审美经验和个人气质性格偏好某些文学作品。

2、接受方法

要成为“知音”不仅要提高主体的素养,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品。因为作品“文情难鉴,谁曰易分”,“篇章杂沓,质文交加”。一来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艺术,意义和情感的表达并不是那么直接;二来文章类型众多;三来风格多样,质量有好有坏;再加上接受主体又各有不同的偏好。如此一来,掌握正确的接受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接受方法上,刘勰提出了著名的“六观”说:“一观体位,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体位即作品的体裁,是作品重要的外在表现,体裁选用须得当;置辞是语言的特点和含义,要看文学语言有没有成功再现感性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通变是指通过比较的手法,看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力求做到推陈出新;奇正是看作品结构和风格是否多样统一,要力求平中见奇,奇归于平;事义是指作品题材,即表现的人、事、景、物是否生动,是否符合塑造人物、反映生活、表现主题和表达情感的需要;宫商是指语言的音乐性,即语言的节奏韵律是否与情感基调相一致。

以上六个方面,体位、通变、事义属于内容方面,置辞、奇正、宫商属于形式方面。要将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对作品做全面的考察才是正确的阅读方法。

3、接受过程

前文说到“知音”作动词解是指“知音阅读”这一过程,这是刘勰理想中的文学接受状态。那么知音阅读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一句话点出了知音阅读的性质,这也是刘勰接受理论的独特之处。“情动而辞发”,刘勰看来文学作品是作者有思有感的产物,字里行间熔铸着着作者的情感与思考,接受者要做的则是通过阅读,剖析辞章,把其中隐含的思想和情感内容挖掘出来,就好像沿着水流去寻找源头一般,不管情感隐藏得多么深,只要阅读下去,细细思考,都能把他们呈现出来。

这既是知音阅读的接受过程,也揭示了刘勰对文学接受性质的看法。它不同与西方接受理论中重视读者对作品的再创造,它强调读者应该尊重作者和作品,紧扣作品去探索作者的内心,这形成了刘勰知音接受理论的特点。

4、知音的意义

强调知音的重要性是《知音》篇的一条红线,读者要在阅读中与作者达到一致,深入理解作者的创造意图与思想感情,这样才是作者的知音。首先,知音能全面深入地解读作品,从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了解作者其人。“见异唯知音耳”,知音能发现作者身上一些难以被发现的闪光点和不被理解的品质,对作者而言知音是善解人意的朋友;其次,知音既能深刻全面地理解作品,又能公正客观地评价作品,便能够辨别作品的优劣,发觉有价值的作品,对作品而言是伯乐,也给了作者鼓励,支持作者创造下去;然后,知音将优秀的作品介绍给更广大的读者,让人们欣赏到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给人们带来享受,快乐;最后,“书亦国华,玩绎方美”,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国家的财宝,要通过“玩”即用审美眼光来体味,鉴赏,和“绎”即探究,分析其深刻意蕴才能发现他们的魅力,知音鉴赏对文学作品的发扬和传承也有重要作用,是对民族文学史的功绩。

四、结论

通过对《知音》篇中知音理论的描述和分析,可以发现篇中蕴含着丰富的接受理论思想,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它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文论对读者的期望“深识奥鉴”和对文学接受性质的界定“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这些观点与西方接受理论有相似之处,又有根本上的不同,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 刘 勰. 文心雕龙译注[M]. 陆侃如, 牟世金, 译, 注. 济南:齐鲁书社, 2009.4.

[2] 刘 勰. 《文心雕龙》译注[M]. 周振甫, 译, 注.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11.

[3] 刘 勰. 文心雕龙译注[M]. 陆侃如, 牟世金, 译注. 济南:齐鲁书社, 2009.4.

【作者简介】

胡文婷(1990—),女,汉族,四川攀枝花人,西南交通大学2013级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当代审美文化。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读者知音
晏殊的忘年知音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曹娥庙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