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与匠人
2016-05-14史延春
史延春
我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而不仅仅是非遗传人,我对自己这一身份的认识非常坚定。
我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一个民间工艺美术世家。曾祖父史广和是清末辽西地区著名民间艺人,擅长寺观彩塑、壁画艺术。祖父史宝海习得家传技艺精髓,博学健谈,大多数时间在寺庙里从事彩塑工作。我从小跟随祖父和父亲研习彩塑、壁画技艺,在东北开始了彩塑艺术的家族传承。
清末民初,传统彩塑尤其是宗教彩塑的技艺开始走下坡路,无论技艺还是艺术水平都很低。我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接过衣钵。我开始学艺时,爷爷已经70岁了,他手上可参照的资料非常有限,学习有—定困难。真正开启我悟道传统的是“中国彩塑艺术的寻根之旅”,1998年,应山西长治文物主管部门之约,父亲和我在国保单位长治法兴寺探索性地复原了—尊宋代风格彩塑圆觉菩萨像,之后又走遍法兴寺、崇庆寺、观音堂到云冈石窟、华严寺、玄中寺。山西素有“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之誉,散布于境内各处历朝寺观中的彩塑造像多达13000余尊,上迄唐、五代、辽,下至明清、民国涵盖了1100多年间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构成了一条完整而系统的华夏传统彩塑艺术脉络,这些成为我这样的研习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家族技艺的小传承转为以历代传统艺术为师的大传承,前者是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后者是传统经典作品的直接传承。2006年我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央美的老先生们很推崇中国的传统艺术,更坚定了我的想法,一定要把民族的传统艺术传承好。30年前人们不重视中国传统艺术,觉得当代艺术必须随着西方的路子走,现在我自己的想法有了改变。正如钱绍武先生所说,东方的艺术不一定非要在院校里学习,但是不能没有包括美术史在内的文化积淀。
我原来觉得艺术家与匠人之间差异很大,20多年从事宗教雕塑艺术的切身经验告诉我,其实他们之间就隔了一条线、一层纸。艺术家与匠人与之间差距就在于思想观念。古代造像者应该是以一种艺术家的心态在做作品,艺术家应有信仰、有追求、有方向感。如果从事传统手艺的人一味模仿与复制,就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条件。实际上,手艺人多多少少在作品里都会注入自己的思想。成为—个艺术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有艺术思想、文化的积淀、生活的感悟等多方面的汇聚。实际上不管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既然称之为艺术,都是有思想性的。手艺与艺术的区别,就是前者更重视手做,而后者除了手活,更侧重思想性。
我创作的泥塑作品大部分是宗教题材,不只对历代艺术风格进行研究,更需要体悟宗教的思想。我在修复古塑时经常思考,这些造像者是不是宗教信仰者?答案也许无法从文献中考证,但从作品制作的认真程度和思想性来说,我认为是有信仰的。有位作家说过,宗教造像犹如“捆绑着跳舞”,它给了你一个创作空间,但同时给你一个仪轨。一旦超越仪轨,就远离了宗教,缺失了神圣感。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像绘画、书法一样,观者能从中看到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
1998年以来,我所修复和制作的佛、道造像已有千余尊,其中多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塑。在文物修复中,我一直沿袭着传统彩塑的造像工艺。我觉得修复和创作不同。修复古代造像时,我汲取了许多传统彩塑技艺,技艺是技术层面,技术是基本前提,艺术是更深层次。修复后,专家还是能看出修复部分与原来之间的差别。一是修复者赋予修复过多个人思想,二是今人与古人之间观念存在差异。早期修复我总想表现一下自我,其实不符合文物修复要求。现在,我认为重在延续古时造像者的思想,关注造像者想表现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很多人说,传承是一辈子的事,先不要轻易谈创新。也有另一种声音,艺术家要在美术史上留下印记。我未能脱俗,希望能留下一些自己的东西,但是留下东西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好多古代匠人没有留下名字,但作品留了下来,就是“忘记我这个人,记住我做的事”。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匠人,一定要有理想,但更要脚踏实地。(编辑/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