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桕育苗技术浅谈

2016-05-14钟业勤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乌桕扦插播种

【摘要】:本文介绍了乌桕的播种、扦插两种繁殖方法等有关内容,以期为乌桕苗木繁育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乌桕;播种;扦插

【引言】:乌桕的树冠是整齐的,秋叶的颜色是深红、紫红或者杏黄色,娇艳夺目,落叶之后满树白色的种子似朵朵白花,经冬不落,“偶看桕树梢头白,凝是江梅小着花”,可以在庭园、公园、绿地进行孤植、丛植或者是群植,也是可以在池畔、溪流旁、建筑的周围作为庭荫树的。乌桕喜欢光,喜温暖的气候以及深厚肥沃而且是水分丰富的土壤,比较的耐寒,并且是有一定的耐旱、耐水湿以及抗风的能力,乌桕是能够抗火烧的,对二氧化硫以及氯化氢的抗性是强的,造林成活率高。幼龄树如果进行疏枝修剪定型,树型像团团的云朵,十分美观。

1、播种

1.1播种育苗

乌桕大约是每年的十一月份的中下旬的时候果壳进行脱落、露出洁白的种子。在这个时候可以用高枝剪、镰刀或者是棍棒进行敲打,经过脱粒,把杂质除去,晒一到两天就可以进行干藏待用了。乌桕的种子的外被比较的厚的蜡层,内部有坚硬的外壳,对于种子的吸水与萌发是有一定的障碍的,因此发芽、播种之前比须进行脱蜡的处理。根据在南京的试验,带蜡进行播种出苗的速度慢,成苗率也低。种子是有明显的休眠的习性。有的人认为乌桕的种子的休眠是因为它的种皮有比较的厚的蜡层,但相关的人士从种子的形成的形态解剖结构的观察和研究,认为阻碍种子的萌发的因素可能是因为在胚珠发育的时期形成的珠孔塞导致的,乌桕的种子休眠的真正的原因与机制还是有待做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探讨的。解除休眠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是用湿沙层积催芽法。实验表明:GA3处理是可提高乌桕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在播种应该选择土壤是深厚的、疏松肥沃的圃地。圃地应该进行深耕,把基肥施足,做成高床。进行冬播、春播都是可以的。冬播(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采种之后就可以进行了,次春四月的中下旬的时候出苗;一般采用春播(二月份到三月份),播种了一个半月左右(四月底到五月初)可以全部的出苗。在幼苗出土了之后,要适当的进行间苗二到三次,每亩的产苗是八千到一万株。乌桕是深根性的树种,根系是发达的,苗期的生长是迅速的。依据在江苏省林科院的育苗试验,在春季的播种,当年生的苗的高度可以达到一百二十厘米,地径达到一厘米。三年生的苗的高度是可以达到三百厘米,地径达到三点二厘米。一般的情况之下五到八年开始进行结果,盛果期是十到五十年,嫁接苗三到五年就可以进行结果了。

1.2苗期的管理

1.2.1中耕除草

在幼苗刚刚出土的时候,适合进行手除杂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要保持苗圃无草,圃地的土壤是疏松、湿润的。

1.2.2施肥

在生长的前期,勤施、薄施人粪的尿等速效的有机肥,适当的施用磷肥。施肥的量占全 年的施肥量的百分之三十。在速生期的前期与中期,要重施氮肥,适量的施用磷肥,在后期是要控氮增钾的。施肥的量占全年的施肥量的百分之六十。在硬化期的前期的时候适当的施用一定量的钾肥与磷肥。

1.2.3合理间苗

幼苗长至八到十厘米高的时候应该合理的进行间苗,保持圃地之中苗木分布的均匀。乌桕一年生的实生苗是以产苗十二万到十五万株每hm2为适合的。培育实生苗进行造林,育苗的密度取它的下限;培育嫁接的砧木苗,取它的上限。间苗时 “间早、间密、留强去弱、间补结合、分次实施”的原则是应该掌握的。

1.2.4灌溉排水

少雨的地区,干旱的季节是应该勤灌溉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多雨的地区,洪涝的季节应该注意进行排水,目的是避免土壤的积水。

2、扦插

采用苗圃地进行扦插乌桕来育苗,可使得乌桕提前1~2a开花结果,并保持母树的优良的特性,是发展乌桕的简便易行的繁殖方法

2.1扦插的时间

在苏皖地区一般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进行,扦插之后的当年的苗木生长期比较的长,苗的高度可以达到八十到一百米,地径可以达到一厘米以上,在第二年的春天可以进行出圃定植。

2.2插穗采集

选择结果是丰盛的、种粒是饱满的、蜡质是厚实的、没有病虫害5~8a生的健壮的乌桕树作为采穗的母树。早春在树芽萌动之前进行剪取母树上生长得壮实、没有病虫害的1a生的充分的木质化的枝条(零点六到一厘米)作为扦插条。

2.3插穗催根

把采集的枝条剪成二十厘米长的插穗,按照直径的粗细分别捆成五十根每把,用湿沙分层把插穗的基部向下垂直的埋藏在通风没有阳光直射的室之内,定期的进行喷灌水,保持沙的湿度是以手握不出水可以成团为好的。

2.4整地做床

选择排灌是方便的、土层是深厚的、土壤是肥沃的、土质是疏松的、最好是种过水稻的农田作为圃地。秋天深耕二十五厘米,春天浅耕十五厘米,细耕整平。在整地了之后每亩施的基肥(腐熟之后的猪粪)四千千克,同时施入适量的呋喃丹来防治地下的害虫。进行开沟做床:床的高度时二十五厘米、床的宽度是一百二十厘米、沟的宽度是五十厘米、沟的深度是三十厘米;床面要做到是平坦整齐的、土壤是细碎的、沟系是通畅的。

2.5施扦插

采用开沟排放插穗法来进行扦插。沟距是二十厘米,沟的深度大约是十五厘米,插穗的株距是八厘米,把插穗靠沟的一侧进行排放,插穗的上端露出土面三厘米左右,边进行扦插边进行覆土,及时的把土壤压实,浇透水。

2.6田间管理

扦插十天之后就可以抽芽长叶了,一个月之内,要经常的进行喷水以保持苗床的湿润,在干旱的时候应该迅速的进行灌水。此外,要及时的进行除草、施肥、防病治虫,以确保苗木健康的生长。七月份的中旬之后,要禁止浇水施肥,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的程度,防止冬天产生严重的冻稍的现象。乌桕当年苗的高度在一百厘米左右,若是培育绿化的大苗,第两年株距是控制在四十厘米,行距是六十厘米;第三年的株距是控制在八十厘米,行距控制在一百厘米;第五年的株距是控制在一百二十厘米,行距是一百五十厘米,按照此培育的大规 格乌桕的平均的胸径是可以达到十六厘米,树的高度四厘米以上。

【参考文献】:

[1]邓先珍,程军勇,张风,等.乌桕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9(6).

[2]于芳雷,许爱云,张先林,等.乌桕播种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1997(4).

钟业勤,女,现任河南省新蔡县林业局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森林培育等工作。

猜你喜欢

乌桕扦插播种
乌桕果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南国红叶”山乌桕
乌桕在江湖
茵芋扦插不定根影响效应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