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在台湾的火车上

2016-05-14徐宜发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阿里山轨距车厢

徐宜发

我与铁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是个地地道道的“老铁路”,到台湾肯定要尝尝坐火车的滋味。

台湾修建铁路的时间几乎与大陆同步。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于英国,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然而,铁路在中国的命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关于铁路的信息也传到了中国,清朝政界一些官员为之振奋,连连上书朝廷要求恩准在中国修建铁路,被称为“筑路派”,他们的奏本很快招致一些人的反对,说修铁路“利小害大”,百般阻挠,形成了“反对派”。在两派无休止的争论中,1881年不足10公里的唐(山)胥(各庄)矿山铁路几经周折建成投入使用,铁路的优势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1897年修建平(北京)汉(口)的奏折终于被朝廷批准。1876年,时任福建巡抚的丁日昌到台湾视察后上奏朝廷,强调了修筑铁路的重要性,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等也认为在台湾修筑铁路“功用最大”“无事时运货便商,有事时调兵通信”。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台湾首次单独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再次以加强防务、开展商务为由上奏朝廷请求修筑台湾铁路并获得批准,1887年3月刘铭传主持动工修建了台北至基隆的台湾第一条铁路,轨距为1067毫米,被称为窄轨铁路。现在台湾铁路总长大约4500公里,其中70%都是窄轨铁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利,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给日本。1899年日本统治者发现阿里山的珍贵树种红桧树,决定修一条森林铁路砍伐木材运往日本。1921年长达66.6公里从嘉义到二万坪的铁路线修通使用,1924年又延伸了4.8公里升至海拔2216米的沼平,至此全长71.4公里的阿里山森林铁路全线贯通。阿里山森林铁路共穿越49座隧道,跨越77座桥梁,轨距762mm,是世界三大登山铁路之一。“二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终止了阿里山的森林砍伐,保留了这条铁路。现在阿里山森林铁路专供游客观光,人们乘坐火车一路攀升,可以尽情地欣赏阿里山醉人的无限风光。

太鲁阁是花莲县很有特色的地质公园,这几年游客猛增,2013年来这里旅游的人数日均超过了2500人,行驶在我们前后的旅游车一辆接着一辆,浩浩荡荡,很是壮观。离开太鲁阁我们要去宜兰县的苏澳镇,这段路必须改乘火车。正合我意,如若不坐坐台湾的火车还真会留下遗憾。

花莲至苏澳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风景线,乘坐汽车沿途可饱览太平洋海景与峭壁山色,早在清朝时期花莲至苏澳的公路就已打通,称“临海道路”,全长118公里。这几十年来,这条公路不断改造拓宽,运营条件得到改善,游人越来越多,沿途风景秀丽,景色独特,是著名的景观公路。2010年10月21日,台风“鲇鱼”肆虐,同时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台湾连降大雨、暴雨,致使这条公路塌方,一辆游览车坠入海中,夺去了包括19名大陆游客在内的26人的鲜活生命,令人痛心疾首。台湾现在规定,来往于花莲与苏澳间的游客必须改乘火车,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火车站位于花莲县新城,1975年7月26日建成投入使用,1979年开始办理客运业务。进入21世纪台湾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到太鲁阁的游客逐年递增,“太鲁阁”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人建议把新城改名为“太鲁阁”,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并于2007年得到批准,新城火车站自然变成了“太鲁阁车站”,走到新城车站就可以看到“新城(太鲁阁车)站”几个醒目大字。车站规模不大,正在改造扩建。候车厅摆放着一排长条椅供旅客临时休息,乘客不多,看样子候车的都是游客。从这里坐火车到苏澳,票价239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不到50元。不大一会儿检票进站,乘客排队依次持票通过磁卡机验票进入车站月台,业内人士一看见便会知道,铁路轨距是1067mm。站内只有两个站台,我们乘坐的列车计划停靠在第二站台,两个站台都有旅客在等车。10时15分,我们乘坐的5683次列车正点到达,我抓紧这停站的1分钟,两只眼睛不停地跟着缓行的列车,寻找悬挂在车厢上的方向牌,可惜等到车停稳也没看到,不知道这趟车的始发站与终到站,照了张相匆忙上车。

10时16分我们乘坐的列车向着苏澳新站驶去,我有心看看车厢内部的设施。车厢里显然比大陆火车车厢里面的空间小多了,列车全长12节车,每个车厢设有56个座位,细算载客定员应是672人。我从头走到尾,全车都是硬座车,既没有卧铺车也没有餐车,没有见到一个列车服务人员。车厢的左上角镶有“ET唐荣制造,民国69年”,右上角标有其他诸如“空调”“暖气”之类的标识。“唐荣”是以台湾民营企业家唐荣命名的“台湾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起家于1940年,起初只能做一些钢铁加工的粗活,慢慢发展成能生产铁路车辆和公路车辆的大企业。在车上还可以看到台湾日常的文明乘车和铁路安全宣传,每个车厢都张贴有“请支持礼貌乘车运动”和“平交道前停看听,莫为贪快把命拼”的宣传画,以此来增强乘客文明乘车和穿越铁路的安全意识。列车运行速度不高,根据我的观察约在每小时80公里左右,列车穿行在群山之中,一会儿钻隧道,一会儿过桥梁,中间还停车两站,我们这次63公里的行程,到达苏澳新车站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到了宜兰县的苏澳新站我第一个下车,跑步到前端想看看台湾的车站作业程序。我弄不清是终点到达还是中途换挂机车(火车头),牵引这趟车的机车正准备摘钩,我与司机说了句:“我们都是同行。”司机招手一笑驾驶机车缓缓驶向远方。

台湾铁路已有100多年历史,1998年动工修建台北至高雄的高速铁路,使用的1435mm标准轨距,全程345公里,2007年3月2日通车,时速300公里,列车运行大约1个半小时。现在台湾铁路有1067mm、762mm和1435mm三种轨距,这些数字记录了台湾铁路的昨天和今天。

猜你喜欢

阿里山轨距车厢
The world's longest passenger train
六号车厢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角度补偿轨距尺的研究与开发
阿里山
600/1 067 mm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研发可行性分析
SSAB Hardox悍达450材料轻型自卸车厢体测试报告
教学游记散文不妨增添一些趣味——以《阿里山纪行》教学为例
uCOSⅡ操作系统下桥式起重机轨距偏差检测装置设计与实现
QMI汽车夏季维护:雨季车厢除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