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聂荣臻科研人才培养思想述略

2016-05-14陈勋

党史文苑 2016年6期
关键词:聂荣臻科研工作科研人员

陈勋

[摘要]聂荣臻在领导全国科技工作,特别是国防工业和尖端武器的科研工作中,最重视做人的工作。他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给予各类专家充分信任,热心关怀科研人员工作生活,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成才氛围,为科研人才的成长发展开辟出巨大空间。他将管理科研工作的想法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仅为国家培育出最早的科研人才方阵体系,而且其管理和培育科研人才的思想方法一直到今天仍在发挥巨大影响,起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聂荣臻科研人才培养思想

当今世界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能占据主动位置。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单位,人才开发的好,使用得当,就兴旺发达;反之,就会衰退。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就需要各级领导者重视用人问题,把人才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聂荣臻在领导全国科技工作中,特别是在国防工业和尖端武器的科研工作方面,最重视做人的工作。他深知人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决定因素。为此,他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狠抓科学管理,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研人才队伍。他培养科研人才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有很多独到之处,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淡化人才队伍成分色彩,不断扩大人才队伍

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科研队伍的主要成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反复证明,不重视知识分子,不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国家的落后面貌就很难改变,国防科技就很难发展。因此,给予知识分子充分的信任,是对知识分子重视的体现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聂荣臻相信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爱国的,认为他们一定会为国家安全和民族发展竭尽全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科技部门工作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从国外留学回国的各类专家,其中有许多是满怀爱国激情返回祖国的著名科学家;二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各类高等学校中毕业的大学生;三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大学生和选送到苏联及东欧国家学习回来的大学生、研究生。聂荣臻认为这几部分人从总体上说都是爱国的,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离开这些科学家、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要实现科技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只能是空谈。然而,当时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左”的观念不断冲击着科研人才队伍,不少专家学者因为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海外关系等问题,被限制从事机密专业工作。聂荣臻认为这对科研工作非常不利,他多次跟有关领导讲,必须贯彻“重在表现”的政策,不然就等于将能够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拒之门外,意味着科技工作无法开展。有一位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保密局少将的高级研究人员,准备调入五院从事研究工作,这件事谁也不敢做主,问题反映到聂荣臻那里。聂荣臻得知这位研究人员在新中国建立后,工作表现一直很好,当即决定将其调入五院,以后还担任了五院某分院的副院长,一直不受干扰地从事科研工作。经过他的反复说服教育,多数科研单位的领导人、人事部门和保卫机关统一了认识,大批科学家得以进入科研部门工作,有力地提升了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

二、尊重科研人才培养规律,重视成果带动作用

科研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20世纪60年代初,聂荣臻针对当时一些“左”的观点和做法,指出: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不是抽象的,它要求工人生产工业产品,要求农民生产粮食,当然也要求科学技术人员出科学技术成果”[1]p461。他认为出人才和出成果是有联系的,要出人才必须出成果,在出成果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人才,有了成果才会体现出人才的价值,因此科研机构中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和成果的互动来进行。当时,长春光机所接受了一项国防任务(“150”工程),为导弹发射研制大型光学观测设备,光机所借机提出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聂荣臻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认为可以借助科研任务带动人才培养,通过加深人才基础厚度又可反向促进技术进步。为此,他对选拔优秀人才进入这个学校给予了充分支持。这样,不仅光机所的尖端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还促进了科研机构的大发展。这个学院在“文化大革命”前5年时间内就培养出相关领域的急需人才1000多人。后来,这所颇具特色的大学,为国家培养出各类极缺人才数万人。聂荣臻的这一人才培养思想在科研工作中得到了反复验证,不管是两弹一星,还是银河巨型计算机,或者是载人航天工程等,每一次大的科研任务在结出丰硕成果的同时,都伴随着相关人才队伍成长壮大。事实证明,聂荣臻的这一思想是成功的,有生命力的,须要长期坚持不动摇。

三、尊重专家技术决策权利,营造宽松学术氛围

在对科学技术工作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聂荣臻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对知识分子充分授权、放权,使他们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成熟。发扬技术民主,有利于在科学技术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利于科技人员敢想、敢说、敢干。聂荣臻指出,对科学技术的问题,大家都要服从真理,真理的标准就是实践的验证,而实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他积极鼓励各种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见解的表达和阐发,在具体的科研学术工作中,他不仅不压制不同主张,反而鼓励自由检讨、自由辩论、自由竞赛,给科研人员创造尽可能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他们突破思想桎梏,实施创新突破。为了使科技人员真正有职、有权,他一再强调各级领导一定要保证技术指挥线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否定科学家在技术问题上的决策权。他要求技术指挥线全部由专家组成,技术问题要由技术指挥线决定,以此保证了专家们的决策权。在他的干预下,各科研单位大都建立了技术指挥线,科研工作的计划、协调由专家拍板,充分发挥了科学家的作用,促进了专家的成长。例如在发展“两弹一星”的复杂的工作中,聂荣臻充分尊重钱学森的学术判断,只要钱学森在靶场上,相关技术上的问题就让钱学森决定。聂荣臻的鼓励和信任极大地分担了钱学森的压力,使他能够心无旁骛地考虑技术问题,大胆地进行依据科学规律办事。当时每次导弹发射都需要3个人在报告上签名:一个是分管发射工作的基地作试部部长,一个是分管技术工作的钱学森,最后一个是基地的司令员。有一次,导弹在厂房里测试完了以后运到发射场上准备发射。在导弹竖起来以后,还要作一系列的试验,看看这些设备是不是能够正常的工作。在试验时,出了一点故障。正好钱学森在场,他亲自爬到试验塔上检查后认为在发射中故障会自然排除,不会影响发射任务。他的决定没能得到基地作试部部长和司令员的支持,最后情况报告送到聂荣臻那里,虽然同意发射的意见只占三分之一,但聂荣臻还是同意了钱学森的意见,事实证明钱学森的意见是正确的。

聂荣臻对知识分子的信任,还表现在科研工作出现挫折和失败时对待科研人员的态度上。当实验失败时,作为技术负责人的专家们常常心情紧张,感到有压力。聂荣臻从不上纲上线地指责他们,他总是安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使科技专家们减轻了心理负担,可以放心大胆地投入工作。他对科研人员的充分信任和鼓励,给了科研队伍极大的鼓舞,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直到晚年,聂荣臻仍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在1982年8月20日与《光明日报》记者谈话时,他再次强调:“为了国家的进步和全体人民的利益,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知识分子和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重视知识分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调动起他们的科研积极性,更好地为国防科技贡献力量。”

四、办好科研服务保障机构,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现代科学技术是高度社会化的“大科学”,对于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已不再是微观上科学家的好奇心,也不是社会生产和社会革命等外部条件,而是社会的科学能力。社会的科学能力,是由科学劳动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以及情报信息和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这种情况下,科研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加倍努力,而且需要科研机构加强科学技术工作的行政领导,为社会的科学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主要包括:完善科研设施;争取科研经费;培养造就科学家;搞好后勤保障;办好图书、资料、情报、出版等工作;建立技术服务系统以及对科研项目的布置、管理和检查等。聂荣臻说:“随着科研工作的进展,我们也就越来越认识到科研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逐步建立了一些情报资料、计量、标准、仪器仪表、化学试剂、图书等机构。这些单位的先后成立,大大方便了研究工作的进行,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这些科研服务机构的有力保障,研究工作要取得显著成绩就是不可能的。集中办科研服务的路子是对头的。因为这些机构是所有科研部门或大多数科研部门都要用的,集中办就能办得比较全比较好。如果各科研单位都办科研服务机构,就会重复分散,既办不好,又造成浪费,这是应该力求避免的。”[2]p786因此,聂荣臻特别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服务保障。一方面,他提出要抓好“开门七件事”,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物质保证。聂荣臻当时对身边工作的同志说:“‘一家人过日子,少不得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叫开门七件事,依我看,新型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大型设备,就是办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的柴米油盐酱醋茶。”[2]p814在聂荣臻的领导下,国家不仅尽可能地改善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使他们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而且还积极协调全国各条战线积极改进科学仪器生产、修配和供应,猛攻新型原材料,大力发展化学试剂生产,为科研人员开展试验和技术革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他们减少工作中的额外干扰和困难。另一方面,聂荣臻还尤其重视对科研人员的信息保障。他提出要抓好图书馆的建设,搞好图书资料工作,让科学家、研究人员打开眼界,看到世界上最新的东西,经过他们的消化,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加强图书馆建设。1957年9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根据聂荣臻的报告,通过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和《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的方案》。全国的主要图书馆组织起来了,馆藏也弄清了,出版了《全国新书通报》《西文图书联合目录》《中文、西文、日文、俄文期刊联合目录》等,开展了馆际互借,更有效地为科学研究、教育和生产部门服务。同时还调剂余缺,从大城市调了重复的图书支援内地和边远地区。他还鼓励大量进口科技图书,积极吸收国外科学技术信息,并筹建了中国外文书店,专门组织管理进出口图书问题。在聂荣臻的重视和督促下,到1964年,科学技术出版物不但在质量上提高了,而且数量也增加了,专门学术刊物已经出版了70多种。

五、探索现代科技管理方法,给予人才成长空间

聂荣臻领导全国科技战线的工作者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大规模科学技术研制工作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方法和决策体系。大型武器装备研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采取正确的措施与对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在组织大型武器装备研制时,要实行行政指挥和技术指挥“两个系统、两条指挥线”;要注重“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总体设计部”的作用;要坚持“科研三步棋”,不断增强研制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要重视国防工业基础建设,特别是原材料、元器件研制开发等。由于科研工作属于前沿工作,加上千头万绪异常复杂,因此科学研究试验本来就有失败的可能,而且越重大的课题,往往越有可能要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试验失败了,不能给科研人员头上泼冷水,而应鼓励他们汲取经验教训,找出失败原因,一直坚持到成功为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聂荣臻积极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竭力避免决策漏洞,允许发表不同的主张、不同的看法,允许人们对科学问题持有怀疑态度,对决定的不同看法允许保留。他鼓励科学工作者充分讨论,鼓励大家充分发表意见,鼓励通过科学实验来做结论。他反复强调行政部门的领导要充分尊重专家的技术决定,不能越俎代庖违反科学规律作决策。技术决定一旦做出之后,行政部门的领导就必须站出来勇于承担责任,并负责排除干扰、贯彻执行,使科研人员能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搞科研。

聂荣臻对现代科技管理方法的探索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历史上,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取得了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双丰收。这些思想和方法对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依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聂荣臻.聂荣臻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2]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梁发明

猜你喜欢

聂荣臻科研工作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聂荣臻的军事秘书谈聂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