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朝阳产业
2016-05-14宋鑫陶
宋鑫陶
无论养老产业是否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都已被看做是“夕阳下的朝阳产业”,被认为是
“下一个风口和金矿”。
犹太人曾经说过,最好赚的是小孩和女人的钱。这一经商哲学,在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似乎更如鱼得水,而且精明的商家还发现,有一种人的钱也在慢慢变得好赚,这就是日趋庞大的老年人群体。
这个群体有多大?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5%,已接近1.5亿人。到202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3亿人。
庞大的老龄化人口基数,意味着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甚至认为,健康(养老)产业会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加速发展,很快将替代IT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无论养老产业是否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都已被看做是“夕阳下的朝阳产业”,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和金矿”。
10万亿级的大市场
短暂的春节过后,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重拾行囊,踏上属于自己的追梦之路,其中的很多人要在下一个春节才会再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这种迁徙式的流动背后,带来了两大严重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俗话讲,老年人有三怕:怕死、怕病、怕孤独。可人到老年,这些问题总会不期而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老年人50%是空巢的,未来将达到70%;他们的平均余寿为19年,其中约10年是带病和失能状态;现在已有超过375。万失智老人,2020年将达4700万,而到2050年,约有7900万老年人将没有子女。
疾病不可控,但如何让失智的人得到更好的护理,如何让空巢和失独老人不再孤独,如何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除了社会的保障和关爱,也都与养老产业息息相关。
事实上,养老产业并不是只针对老年人群的相关产业。全球养老产业研究中心对养老产业的定义是,针对不同年龄、地域、气候、环境、亲情习惯、心理状态、社会发展文明和经济基础、执政水平和力度作为基础,针对个体提供的生命保障产业。
按照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规划》,在这样一个大产业链中,六大产业将会迎来可观的发展前景: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业、面向失能高龄有病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业、面向社区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业、面向中低龄健康老年人的老年文化教育业、面向所有老年人的老年宜居服务业,以及面向中等以上收入老年人的老年金融理财服务业。
我国在2000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已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陕的国家之一。
虽然“未富先老”,但这个盛行“啃老”的社会又告诉我们,老年人并非消费的“弱势群体”。有分析指出,在2014年至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成为全球养老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而根据《中国养老产业规划》的预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总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
正是这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规模,吸引了众多的风险投资资金、基金、产业资本、保险资金等纷纷进入。
为啥叫好不叫座
“在徐徐的海风吹拂下,一对对老年人在依山傍海的社区中穿行漫步,他们的子女则在市区里打拼奋斗。”在全国的很多城市,诸如此类的楼盘广告越来越多,它们打着“养老地产”的旗号,为购房者们描绘着一幅美好的父母晚年的生活场景。
从事养老规划的地产项目开发,既可以从政府手里以便宜的价格拿到地块,又可以打“老年牌”,一举两得,所以很多地产公司都在积极向养老地产转型。保险资金因为不能进入住宅开放领域,却可以进入养老地产,也带动了养老地产的发展。但事实上,以此为旗号的楼盘的销售状况并不乐观,原因在于开发商只是将养老作为一个噱头。
有的楼盘开盘两年后,17亿元的货量,也才消化了1个亿。没有完善的养老配套服务,这样的房子也就别无二致,又怎么能吸引到此类购房群体的兴趣。
在国际顶级养老地产规划设计及投资运营专家张延伸教授看来,“养老地产的核心是入住率,如果一个产品推出三年,入住率可以达到75%—80%,那么说明这个项目很成功,但是国内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养老地产面临的尴尬,也是养老产业的困境和尴尬,这仍然是“一个模糊而想当然的市场”。
据悉,养老产业主要由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与养老用品等四大部分组成。近几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不少扶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等。最新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在众多的投资者看来,养老产业却是一个比较慢、比较贵、比较不赚钱的产业。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养老产业的回报周期通常要5到10年的时间,回报率为6.3%至7.1%。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这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整个养老产业也是叫好不叫座。
据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慈善爱心护理队队长郭盛刚介绍,目前青岛有200多家养老机构,80%以上是民营的,但它们的投资基本不到位,很多是在亏损运营。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养老服务业之所以不赚钱,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偏低,养老金水平和养老保险的水平也都偏低。“要让市场来提供养老服务的话,价格水平要远远高出群众的承受能力,所以进来的企业不可能赚钱,成本和收益倒挂。”
此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到老年后,会自然地觉得应该把房产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而不是将其作为养老的一个资本,这也就是为什么“以房养老”喊了这些年,却依然难以有效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市场潜力却因此受制于这个群体的整体消费能力。据悉,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结余只有3.4万亿元,约占我国GDP的6%,养老金替代率约为45%,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巨大。
在美国,健康养老产业占了GDP的17%,而我国仅占5%。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养老产业现在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要进入产业爆发的“黄金时代”大概还需要10年的时间。
智能养老的未来_
想象一下,老年人不需要去医院或门诊,只需要办一张卡,在社区的智能设备上刷一下,就可以实现对血压、血糖、脂肪、体重、心率等指标的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通过定制手机上,一键接入呼叫中心,既可以定位,还可以就近完成家政等便民或医疗服务。这样的养老模式,是不是很方便?
在国内一些城市,这已不是想象而是现实。在青岛,该市养老服务协会通过山东国讯高科通信有限公司开发的远程健康监控系统,已经打造起了这样一个居家养老智能平台。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信息中心主任李绍君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已落地,尚处于推广阶段,很多老年人和部分养老院已经投入使用。
作为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老龄服务业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新业态,智能养老产业被认为代表了养老产业的未来,以技术革新改变这一产业的发展方式。
2015年11月23日,我国首部智能养老蓝皮书《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发布。该报告指出,我国智能养老设备用品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期。
居家养老智能平台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老年护理人员存在的巨大缺口。在养老院工作了10年的郭盛刚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至少需要5000万护理人员,但现在只有约25万人。不仅缺口巨大,而且他们的年龄大都集中在5。岁左右,流动性大,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
郭盛刚当下的王作,就是要在青岛市组织成立一个专业的服务队伍,并希望在3到5年的时间里,让这支队伍的规模能达到1000人。“最大的阻碍是观念问题和待遇问题。特别是年轻人,一听在养老院工作,对象都找不上,觉得伺候人很丢人。”山东省也将计划在高校设立养老专业资金补助制度,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等专业人才。
居家养老是养老的主要模式,也被认为是最适合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但相对于日本等国家所建立的完整养老产业链,我国养老产业的确还处于一个起步和探索的阶段,差距明显。
作为世界上少于化和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在1970年就开始发展养老产业,至今已经46年,不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且养老产业已是这个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以日本的“养老院经济”产业链为例,目前有超过2000家商业养老院。政府和企业在建设养老设施时,会将住宅居室设计、家居用品设计、餐饮配备、看护和服务人员培训等细节,再外包给更专门的企业。在注重细节、经营求精的过程中,也随之带动了“老人用品专卖”、“老年餐饮专营”、“老人之家管理咨询”、“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等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并因此催生出一个以养老设施为核心的“养老院经济”产业链。
而在我国,养老产业的起步较晚,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还在探索中,还没有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借鉴,也远未能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