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2016-05-14宋鑫陶
宋鑫陶
在我国各行各业,并不乏周东红这样的优秀工匠,他们在时间的打磨里慢慢锤炼,历久弥坚;他们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在嘈杂的世界里寻求着内心的安定,觉得“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今年的全国两会,“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眼前一亮。其实,去年中央电视台就曾制作了一档纪录片《大国工匠》,用8个劳动者在不同行业的钻研和坚守,讲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让我们在赞叹他们高超技艺的同时,也对他们“匠心筑梦”的信念肃然起敬。
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工匠精神代表了精致化的生产要求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但在片面追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企业发展理念下,在“机器换人”的工业新趋势下,这种精神却在渐渐消失。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工业的精神,但谈到工匠精神,人们通常更多想到的是瑞士、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想到它们的手表、汽车、鞋子、服装和寿司。与不少“中国制造”所代表的物美价廉不同,这些国家的产品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端、艺术、时尚、优质等字眼。
在意大利和法国,人们为了制作出一双好皮鞋,愿意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近200道工序;在瑞士,一块好的钟表制作出来,则需要1200道工序;在日本,被称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为了让寿司中章鱼的肉质软而带香,还要给章鱼按摩50分钟;对于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而言,德国汽车就是德国制造最好的代表。
据悉,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里,日本最多,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而我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据说仅有5家。
正是这种细碎繁琐的手工制作和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崇敬和保护,让他们的产品成为了“品质”的代名词。反观中国制造,在诸多领域和产品生产上,更多表现出的是粗放和粗糙。
当我们看到国人大包小包地去欧美扫货,看到人手一部iPhone,甚至连一个保温杯都要去国外购买时,我们的企业在艳羡的同时,有没有深刻地反思过:为什么我们造不出这样的产品?
因为我们缺乏工匠精神。
倘若处在一个人人都想赚钱,都想一夜暴富的社会,人就会变得浮躁,变得急功近利,变得缺乏耐心和专注。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接受一份工作的时候,不是因为喜欢,不是因为內心的理想,而总想着“差不多就行了”、“认真你就输了”,我们往往就难以将其做好,难以取得成功。
早在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就曾说过:“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观看《大国工匠》,你会发现这8个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爱,并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荣誉感,他们耐心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捞纸工周东红是这8个工匠中的一个。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100多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捞纸。周东红每天要重复1000多次捞纸动作,每年捞出超过30万张纸,却没有一张不合格。他说,“这30年来,我捞的每一刀纸误差都不超过一两,这就是我的手艺。”这“不超过一两”指的是,做成的每张宣纸的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
其实,在我国各行各业,并不乏周东红这样的优秀工匠,他们在时间的打磨里慢慢锤炼,历久弥坚;他们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在嘈杂的世界里寻求着內心的安定,觉得“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但另一方面,这恰恰又是“中国制造”和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很多行业都还缺乏这样的匠心,缺乏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创新,缺乏对质量和品牌的持久锻造,因而也就缺失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因为这是“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