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素材:构筑分享式的读写空间

2016-05-14石群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札记同学学生

在接手一个高三教学班时,笔者做过一次写作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目前写作中最需解决的问题”。数据显示,59.1%的同学缺少合适的写作材料,没东西可写,29.5%的同学表示文章立意平淡,难以写出新意。后者看似是立意高度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写作内容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少合适的写作内容。记得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曾说,“文章的好坏还要取决于,甚至主要取决于内容的好坏”[1],没有恰当的写作内容,所谓的技法不过是凌空蹈虚的屠龙之术罢了,而我们的写作指导,则往往集中在技法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

写作作为一种个体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作者思想、文化、知识等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写作时捉襟见肘,可能是受制于个体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可能是缺乏生活、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课业负担沉重的高三学生来说,仅靠几节作文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笔者尝试采用的是化整为零的办法,每天在黑板的固定位置提供一则“微素材”,上课用三五分钟的时间交流点拨,引导学生课后延伸写作和拓展阅读,开辟一个开放性的立体读写空间。

一、分享积累,以微素材为媒介唤醒和引爆学生的思维

所谓“微素材”,这里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来积累的言约意丰的句子。句子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要加以限制。可以是叙述类的,如:

武汉大学动物实验室中心有“慰灵碑”,以“献给为人类健康而献身的实验动物”。

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

也可以是有思想高度或有思辨性的议论性句子,如:

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村上春树)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

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马丁·路德·金)

还可以是感性、富有诗意的句子。如:

拿破仑曾说,哪怕蒙上他的眼睛,凭着嗅觉他也可以回到他的故乡科西嘉岛。

天凉了,读杜甫吧!(潘向黎)

你在西班牙感到孤独吗?我也是。(堂吉诃德)

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我还爱着。(海子)

每天一句,由教师或学生轮流提供,每天一早让学生事先抄写在黑板固定位置,保留一天。这些句子内容高度浓缩,富有启发性,极易给沉陷在题海中的高三学生形成强烈的思想冲击,所以,上课三五分钟的交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引导大家分享积累,更要抓住契机,让微素材引爆学生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心灵,激发出生生交流的热望,引导他们对材料内涵进行深度开发或多角度的审视。如上述村上春树的句子,交流时学生基本上能说出“高墙”和“鸡蛋”的寓意,以及我“站在鸡蛋一边”的原因,教师还可进一步启发,我们是“鸡蛋”还是“高墙”?我们的角色会变化吗?高墙又是谁造就的呢?站在“鸡蛋”一边除了同情弱者,还有什么作用?受制于时间,课堂上的碰撞往往难以深入,这一环节重在抛出一个“议题”,启发他们深入思考的方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2]微素材作为课内探讨的由头、读写练习的起点,是整个读写活动的媒介,是教师呼唤学生心灵,点爆学生思维那根引线,其最大的功能即是“诱导”和“唤醒”。

此外,这些句子的表达多富于智慧和个性,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触发他们的灵感。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语理的揣摩,还可以增强他们语言感觉的灵敏度和感受力,对学生写作语言的雕塑甚至思维缜密的锤炼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发微抉隐,在超越竞争的和谐情境中生成和传递智慧

课堂上“诱导”和“唤醒”出来的思想的火花,是零星的,转瞬即逝的,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助燃,让“微光”迁延不熄呢?黎锦熙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三原则”,其中一个便是“日札优于作文”[3],“日札”就是指日常随机的片段写作,是一种微写作的形式,受此启发,笔者要求学生一周围绕微素材写两则札记。可以没有标题,可以不求文章的完整,内容上可以入乎其内,不蔓不枝,深入挖掘,也可以出乎其外,旁逸斜出,多向勾连。如下面两则对微素材的札记。

微素材1:所谓的慈善捐助,最后成了一个悲惨的消费超市:一方赤裸地展示肉体的屈辱,拼命揭露心灵的伤疤,另一方则在不断提高的心理底线上,精心地挑选着足够悲惨的商品。(云朵、祁雪峰《野蛮粗暴的慈善可以休矣》)

札记1:越来越多的慈善活动的出现,恰恰反映了我们社会缺少一种东西——真正的慈善。我认为善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就算有所宣传也只是为了激发更多人内心的善,而不是刻意包装后的作秀。记得初中时,老师让我们回去看“感动中国的人物”的颁奖典礼,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一群和我们一般大的孩子,都是历经苦难的,或贫困,或双亲亡故。舞台上孩子接受采访时都泣不成声,台下观众则从头哭到尾。虽说那些孩子真是好样的,够坚强,但我们以这种形式再去揭开他们的伤疤,并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的伤害,甚至是对孩子尊严的一种践踏?

微素材2:今晨我坐在窗前/看到世界像一位过客/在我面前驻足片刻/点点头便离开了(泰戈尔《飞鸟集》)

札记2:这是《飞鸟集》中我最喜欢的一首。其实你在平时遇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一个世界,无论它有无生命。自然万物,从一粒尘土到人到参天大树,对其自身便自成一个世界,然后无数的小世界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偶尔匆匆掠过的那一下,也许就是两个世界在各自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交,由此看来,我们与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值得铭记的,也许微不足道,也许理不清,却意义非凡。

这种札记形式自由,摆脱了种种束缚,写作的过程也就成为释放情感与迸发思想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在自由愉悦的状态中消化吸收素材的养分,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如何让思想的微光彼此照耀甚至聚成智慧的火光呢?笔者采用的是跟帖式的互评。交换方式是自由的,不完全是一对一,笔者鼓励学生一对多地进行交换,可以若干人评析一则札记,也可以一人点评若干同学的札记。为了分享和交流的写作,学生会更用心思,暗地里攒足了劲表现自己的实力,一篇有见地的札记,往往会赢得同学的再评,甚至三评、四评,同学们也往往以被较多同学跟帖而有成就感。学生会认真读同伴的文字,进而展示自己的观点,最后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互评的文字,少则一二百字,多则洋洋千余字,效果远甚于教师例行公事般的批阅和套路式的评语。这种互评的本质,就是在和谐情境中超越了竞争,让智慧共同流淌的一种合作。下面是对摘自于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中的微素材的札记和跟帖式的评论。

微素材3:我也有一个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而且我也有答案,自以为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札记3:知识分子生错年代,加上自身固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只能走向灭亡。这里所谓“年代”,或许就是政治或伦理上的束缚。政治和科学似乎不能共存,伟大的科学成就有时与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相悖,如哥白尼和布鲁诺,结果布鲁诺被烧死了,科学被迫服务政治。而现在为了社会发展,政治屈身于科学求发展,政治主动服务科学。但如果科学界又出了一位哥白尼呢?但愿不要被烧死!

跟帖再评:你的观点太悲观了。我总认为,既然人生是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就是自己赋予的,一个有着科学信念的科学家,会无怨无悔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人无法选择生活的年代,但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那么即便被烧死,其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在如今,如果有一位科学家站出来,提出的思想与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不同,虽不会被烧死,被口诛笔伐肯定是免不了的。也许,这不完全是时代的因素,这还是人性的悲哀,因为人类总是不愿意相信那些自己不了解的或是自己恐惧的东西。

从上面摘录的内容来看,学生对微素材的观点也许不尽相同,有些在认识上也许还很肤浅,甚至有失偏颇,但其最大的意义在读写的过程之中。无论是咀嚼素材,选择角度写札记,还是读同学的札记,再评同学的札记,抑或读同学对自己札记的评论,这都是同学们思考、比较、借鉴、体悟的过程。学生的层次和水平的确是有差距的,这种差异性恰恰体现了对话的意义和价值,差异较大的对话,必然会引起稍弱一方的反思,他会在点评较好札记的过程中反思,也会在阅读同学对自己札记评价的过程中反思,内省和深思的习惯,恰恰是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心灵成熟的重要途径;层次相当同学之间的对话,则可以在审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的过程中收获萧伯纳所说的“两个思想”的快乐。所以课后的这种动态的互评交流的过程,正是学生思想成长的记录,是学生认识水平提升的最好见证。

一切学习本质上是自我学习,生成的东西才能真正拥有,内心长出来、碰撞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效的。札记虽然只是片段写作,但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是被激活了的半成品,可以成为学生笔底随意调遣的写作材料,说到底,这些札记是为自己建立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库,这是指令性的正式作文不可能有的结果。

三、以写促读,在循环推进的情境中建构良性的学习机制

微素材,除了其内容和语言形式,其实它背后还站着“一个人”——材料的作者,往往还关涉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材料的出处。教师如果能适时点拨,由言及人,由言及文,由言及书,即能推动学生主动拓展阅读和积累。如“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是索尔仁尼琴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介绍这则材料时,笔者顺带介绍了这位被誉为“俄罗斯良心”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对集权统治的勇气和可贵的独立人格,推荐阅读杨耕深的文章《有一种良知叫索尔仁尼琴》。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后,会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对索尔仁尼琴其人有了崇敬之心,于是又有部分学生去寻找了索尔仁尼琴的作品阅读,延伸阅读大大拓展了学生阅读维度;再如“遗忘是比蹂躏、比戕害、比死亡更深的痛”一句,是笔者在徐迅雷的《那肋骨点燃的火把》一文中读到的句子,这篇文章是纪念“一个时代的杰出思想家”顾准的,笔者介绍这句话时,也向学生推荐了这篇文章,一些学生读了这篇文章后还对顾准其人产生了兴趣,于是,有学生围绕顾准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也有同学对徐迅雷的杂文风格产生了兴趣,找来了收录这篇文章的杂文集《这个世界的魂》,并且向同学推荐,一时班上掀起了读徐迅雷杂文的小热潮。

作家毕飞宇说过,“写作是阅读的儿子”,主动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活泼的源头,那么,在这样一个有着丰富集体记忆的阅读情境之中,会不会出现班级作文同质化的倾向?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忧虑,但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学生在素材的使用上的确会有撞车现象,但角度或观点或使用材料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因为微素材只是一个聚焦平台,并不是训练目的,在微素材的催化作用下,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积累思想,积累方法,积累语言,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行为。在写作层面,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面貌也发生了变化,套话空话少了,暴力表达少了,选材丰富多样,语言也灵动活泼了,令人惊喜的是,每次习作不乏有个性特色的优秀之作,正如只有在高原上才会出现高峰一样,也只有在良好的读写环境中才会持续涌现出写作高手。更为重要的是,当阅读已不再是任务,其实阅读本身即有了更丰富的意义,不只是为了积累素材,更是提升自身生命内涵的一种需要。

学习机制就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同化和顺应,课内点拨,课外习得,从语言切入,由读到写,再到读,循环式的读写训练,这种分享互助式的学习机制,把学生的读写活动融汇成一个有交互作用的动态的“场”,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助分享的读写循环的和谐生态。帕尔默曾指出:优秀的教学中唯一的主体,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伟大事物”[4]。在这个“场”里,弥漫着人人积极思维,努力表达,主动吸纳交流的氛围,形成了班级独特的文化风景,或许这就是帕尔默所说的“伟大事物”吧!

注释:

[1]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黎锦熙.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J].国文月刊,1947(12).

[4]帕尔默.教学勇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石群英,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猜你喜欢

札记同学学生
边动笔墨边读书
赶不走的学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生写话
备课札记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总结
聪明的学生等
《经律异相》校读札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