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晃来晃去的人》中贝娄的“荒原”情结试论

2016-05-14梁彪

关键词:孤独荒原情结

梁彪

摘 要:“荒原”情结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物的异化、孤苦以及背离传统等倾向。索尔·贝娄在《晃来晃去的人》中通过主人公约瑟夫精心勾勒出一幅“荒原”画面。约瑟夫的自我追问、行为荒诞性和精神荒原深刻地揭示了索尔·贝娄的“荒原”情结。对贝娄“荒原”情结的考究能够更加全面且丰富地理解贝娄小说。

关键词:“荒原”情结;孤独;异化;行为荒诞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97-02

一、引言

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被认为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1976年,因其“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晃来晃去的人》是贝娄的第一部作品。与他的其它作品比起来,《晃来晃去的人》受到评论家的关注较少。该作品写于1944年,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约瑟夫在下岗之后到参军之前的这段日子里赋闲在家,整日无所事事,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在这期间发生了诸多琐碎的事情,如约瑟夫和侄女打架、与房东打架以及与自己的妻子斗嘴等。故事以约瑟夫最终离家参军而结尾。

众所周知,贝娄的很多作品既吸收了现实主义的某些长处,又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某些手法。“荒原”情结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项显著特征。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在他的《J.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荒原》等诗篇中都明显表现了“荒原”意识,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精神颓废、平淡乏味的生活以及拜物主义的认识和批判。贝娄认为西方的现代主义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太过强烈或荒诞,因此他对现代主义是持一定的批判态度的。然而,仔细推敲贝娄的作品,不难发现在其作品之中也存在类似的“荒原”情结。其作品中的人物大都表现出了异化、破碎、孤苦、孤寂以及背离传统等倾向。本文试从《晃来晃去的人》的主人公约瑟夫的自我追问、行为荒诞性以及精神荒原三个方面来揭示贝娄的“荒原”情结,旨在更好地解读和理解贝娄式小说。

二、自我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从幼发拉底河进入迦南地区到如今散落于世界各个地区,犹太人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迁徙和流浪。在这期间,犹太人一直在不断地寻觅着自身的栖身之地,遭受过各个地区的种族歧视或是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在犹太人文化要素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其民族的客民身份,选民观和末世论等思想,流浪史观及其心理思维,价值观念,民族习俗等[1]。

尽管历经流浪、迁徙、排斥、杀戮,在经历过本族文化与当地文化的激烈碰撞之后,有些犹太人能够保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还有些人却是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晃来晃去,丧失自我。这在贝娄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表现。贝娄作品的主人公大都具有犹太特性,《晃来晃去的人》的主人公约瑟夫也不例外,约瑟夫辞职在家的这段日子里,家里的一切琐碎事务都是妻子爱娃完成。除此之外,爱娃还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让丈夫不至于太过无聊,爱娃还买来了各种读物,希望丈夫能够成为一个拉比。这在传统的犹太文化中是理所当然的。可约瑟夫的犹太身份却似乎正在淡化。在等待应征入伍的漫长时间里,约瑟夫显得十分苦闷。他找不到自己生活的重心,急需在军队中重新找到生活的归宿,走向新的生活。由此可以判断出约瑟夫身上的犹太特质开始淡化,正在从传统的犹太人转变到一名美国当代青年。约瑟夫也迷失在传统犹太人和美国新青年这两种身份之中,忘记了“我是谁”。犹太特质的淡化也使得约瑟夫逐渐丧失了犹太人的一种传统信念——回归。在犹太人的流浪史中,他们从来没有丢失过回归迦南,重建家园的梦想。久而久之,这种梦想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激励着犹太人在流浪中为回归做出种种努力。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回归通常指回归犹太本性,存在于人的主观思想当中。在多元文化的作用下,约瑟夫已经丧失了这种回归的主观思想,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此外,在约瑟夫看来,投身于战争能够让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归宿,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幻的追求,战场只是约瑟夫意识中的“乌托邦”。他曾在日记中写到“我宁可在战争中死去,也不享受战争带来的好处,我宁可成为一个牺牲者,也不愿成为一个受益者”[2]。这表明约瑟夫对于战争这一“乌托邦”既追求又厌恶,也体现出当代美国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宁愿迷失在心中期许的“乌托邦”中。约瑟夫的自我追问展现出了美国社会的“荒原”现象。

三、约瑟夫的行为荒诞性

贝娄的“荒原”情结也表现在主人公约瑟夫的种种荒诞行为上。“荒诞”最初运用于音乐领域中,意指“失去和谐”。它的词典定义是“与理智或者适宜不和;不一致、不合理、不合逻辑”。在实际的运用中,“荒诞”即意味着“荒唐”。这不同于加缪使用该词的意义,也不同于荒诞派戏剧使用该词的意义。尤涅斯库曾对“荒诞”一词作出了这样的理解:“荒诞是缺乏目的的……切断了他的宗教的、形而上的、超验的根基,人迷失了,他的一切行为都变得无意义、荒诞、没有用处。”因而,可以从这方面来解读约瑟夫的荒诞行为,理解贝娄的“荒原”情结。文学的荒诞性意在于说明:人生本自虚无,并且终将化为虚无;人生的存在是既痛苦又虚无的事[3]。

在整部小说中,约瑟夫是一个集多种荒诞行为于一身的荒诞体。约瑟夫就是一个被挂起来,悬在半空中,晃来晃去的人。“事实上我这个人是不合群的,跟谁都搞不到一块,就像老悬在空中”[2]。当约瑟夫的朋友迈伦为他介绍一份接听电话的工作时,他也毅然拒绝了,称自己不适合公司,是悬在空中的人。他的哥哥阿莫斯也批评道:“实际一点好不好?你总是悬在空中。”[2]约瑟夫对于自己的生活完全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缺乏对生活的思考。约瑟夫对于朋友和家人的关心总是置若盲闻,终日踱步于自家那狭小的房间里,不愿出去逛逛,甚至不愿见一个朋友。约瑟夫的这种荒诞行为展现的是一个与外在世界脱节的,无意义的,晃荡在空中的虚无个体。约瑟夫追求的是—种“纯粹的自由”,但是这终究要作为—种重负压在自己的肩上。同时,完全不受羁绊的自由也使得约瑟夫在精神上与外界世界隔绝,从而丧失了作为社会一员的相附感,这种脱节的现象使得自由成为—项不能忍受的负担[4]。约瑟夫辞职后就一直呆在家中,摆脱了工作对于他的种种束缚。正是这种“纯粹的自由”又让他重新坠入空虚和孤独之中,导致了他愈加荒诞的行为。常常因为无厘头的缘由而和邻居和房东吵架。本应该是极其欢快的结婚纪念日,被他搞得别别扭扭,毫无喜感可言。在和侄女吵架的过程中,他甚至动手打了她,因为他觉得侄女的言辞过激,侮辱了他。种种的荒诞行为都归根于对自由的过度消费。对于自由的追求,没有让约瑟夫实现自身的解放,反而给自身带了更多的选择困惑、隔绝以及孤独。约瑟夫因此也迷失在这种“自由”的漩涡之中,也因此加重了自身的荒诞行为。

四、约瑟夫的精神荒原:颓废、孤独与异化

20世纪另一个最具震撼力的现实是西方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及其与精神文明的尖锐冲突,折射到现代主义小说中便生成了人的异化、物质对人的奴役等充满悲观、困惑情绪的文学主题[5]对现代人来说,他们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危机以及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他们对传统的田园生活已不抱希望,转而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忧虑。人开始变得孤独和异化起来,精神荒原成为整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寄托。

贝娄的小说大都充满了孤独与异化的主题。《晃来晃去的人》对此也有颇有的表现。关于异化,约瑟夫曾在自己的日记中有过这样一段讨论:

“关于异化问题,有不少说法。那都是傻瓜的托词。”

“是吗?”

“你可以和妻子离婚或抛弃子女,但你拿自己怎么办?”

“如果你心中有个世界,你不可能用法令排除他.约瑟夫,是不是这样?”

“你怎么能……世界随你而来不管你做什么,……你都无法排除它。”

“那怎么办?”

“失败的可能就在我自身,视觉上的弱点。”

“如果你能看见,你以为你能看到什么?”

“我说不准,或许我们是心灵孱弱的天使般的孩子。”[2]

异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人与自我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异化。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约瑟夫的犹太特质已经淡化,迷失在传统犹太人和美国新青年这两种身份之中,这是约瑟夫与自我的一种异化。此外,约瑟夫选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过多的人打交道。甚至去岳父家探病或是去哥哥家吃饭都表现的异常拘谨,对于妻子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推心置腹。约瑟夫用一堵墙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变得越来越不同于普通人,开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小说中约瑟夫拒绝好友迈伦推荐的工作,称自己不适合公司,是悬在空中的人。这一点恰巧表明了自我的封闭致使约瑟夫与整个社会环境脱节,并最终为社会所抛弃。孤独是贝娄小说的另一主题。在约瑟夫的第一篇日记里就有这样的记录:“在一个几乎终生居住的城市里,你不可能永远孤独。可是,实际上我恰恰是个例外。”[2]可见,主人公一开始便处于孤独的状态下。直至后来,约瑟夫自述每天出门不会超过四次,除了出门吃三顿饭意外,第四次出门就得找一个合适的理由。长久的孤独让约瑟夫与邻里、朋友甚至是家人的关系变得恶化。在这种恶化的关系中,约瑟夫的精神状态开始走向崩溃的边缘。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约瑟夫丢失自我,找不到合适的生活状态,只有在等待中晃来晃去。

五、结语

“荒原”情结来自现实世界给现代主义作家带来的精神创伤。索尔·贝娄在他的小说中很注重描写美国现代社会的“荒原”现象。《晃来晃去的人》作为索尔·贝娄的第一部小说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小说特色,其中贝娄的“荒原”情结具体表现在主人公约瑟夫的自我追问、行为荒诞性以及精神荒原上。在这部小说中,贝娄向读者描述了约瑟夫这样内心孤独与异化的精神空虚者为找准自己的身份定位而晃荡在不同的精神归宿之间。整部小说通过约瑟夫这样一个小人物折射出在二战前夕的美国社会,人们普遍处于一种颓废、孤寂和悲苦的状态,是贝娄小说“荒原”情结的一种表现。“晃来晃去的人”也逐渐成为找不到精神归宿的人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5.

〔2〕宋兆霖.索尔·贝娄全集?第九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0,26,49,67,3.

〔3〕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

〔4〕张军芳.《晃来晃去的人》——现代人的精神困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215-216.

〔5〕程陵,等.《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2.

(责任编辑 赛汉)

猜你喜欢

孤独荒原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难忘雪漫荒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