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
2016-05-14朱龙
朱龙
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说是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应用中的产物,既源于传统的物理教学,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传统的物理教学.相较传统的物理教学而言,这一整合式的教学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电教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够启发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实践,由此来提高自身的物理学习质量.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本质
课程整合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欧洲,是在欧洲的工业化背景下逐渐出现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彻底解决那些因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所导致的教育和知识片面化的严重问题.在十九世纪初期,赫尔巴特与其弟子齐勒等人提出:在学科教学当中,只有将那些不同方面的知识整合起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便提出了学科整合这一教学理念,即在进行某学科的课程教学安排时,尽量使其与其他的相关学科联系起来,其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多学科内容的整合和统一,使学生避免因学科并列而造成的意识矛盾.从本质上看,课程整合是一种涉及了多种技术的融合,通过将一种或多种技术,有效结合多门学科,以使学生在接受某一领域范围内知识的同时,掌握到更多的与该领域知识相关的其它知识.
2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原则
2.1确立先进指导思想原则
初中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并不只是将信息技术简单地运用到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去,而是一个改变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行为的过程.这样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所以一定要有非常先进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变革的发生.从这一方面看,我国目前已经有了较多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这为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有的整合都必须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最终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注重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特点原则
众多研究的结果表明,很多领域都可以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换句话说,就是信息技术几乎可以和教育领域中的所有学科实现整合,那么如何体现这种整合的优势性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该学科教学的特点来与其进行整合.就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言,其学科教学的实验性和直观性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只有抓住了这些特点,才有可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2.3分清主次和目标统一原则
对初中的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而言,作为教师,应该时刻谨记物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到教材、环境、教师和学生一体化综合动态学习模式的转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有机统一.
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
3.1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突破重难点
物理知识的最明显特点就是抽象性强.在初中的物理知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是学生们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一大重难点.无论是电学概念的理解,还是相关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对没有物理基础的初中生来说,都是非常吃力的.大部分初中生都偏重形象思维,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通过实验演示来将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具体化,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化,这样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相关物理内容的理解.将电教媒体引入物理教学当中,能够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可视,这更有利于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高效转化,进而突破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教师在对磁场方向、直线电流周围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和磁场中小磁针指向等知识点进行教学时,便可引入相应的信息技术,这样就能够使这些在同一空间中发生的物理现象被简洁有序地阐述和表现出来.大部分初中生都比较缺乏空间想象力,所以很难全面地理解这一类的物理现象,因而也就形成了教学难点所在.而电教媒体中的投影仪能够有效地将这一问题解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用基片来当作“直”,用抽拉片作为“电流方向”,用复盖片来代替放小磁针时的磁针指向,然后再将这些投影底片组合成为复合片,并将其进行投影,再通过旋转、复盖和抽拉等手段进行演示,将那些抽象的物理现象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这样一来,这些难点便能够被轻易突破了.
3.2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将微观现象变为宏观现象
人们一般都是通过视觉来感知和获取相关信息的.就物理学科而言,其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视觉对其来说也就更为重要了.在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当中,无论是建立概念,还是验证规律,都需要引导学生对与之相应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物理现象通常只在微观世界中发生,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很难用肉眼对其进行直接的观察,这就使得传统的物理教学工作很难高效开展.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投影屏幕中的相关物理图像,有效地实现了微观现象到宏观现象的转化,使其可见度大大增加,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记忆.
例如,教师在对“摩擦起电”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便可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在“摩擦”的推动作用下,失去电子会使相应的物体带上正电,而原子在得到了电子之后,又会使物体带上负电.针对这一物理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投影的方法,对电子得失状况进行清晰明确的描述,从而将这一微观的物理现象,直接转变成为宏观的物理现象来进行观察,使任何一位学生都能够以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来对这一物理现象进行感知,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3.3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判断某一教学行为是否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看其是否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了培养.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都是已知的科学结论,作为物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本身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所以,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大气压强”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将其相关定义在黑板上写出来并讲解的话,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慢速播放一个“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动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几分钟之后,再次给学生播放这一视频,视频播放的速度要更慢,在某些特定的变化强烈的地方,教师可稍作停留,和学生一起对其变化进行分步剖析,再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师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加轻易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也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这更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来说,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