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艺术继续闪光在曾经忽略的课堂中
2016-05-14李晓霞
李晓霞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递了多少知识与技能给学生,而在于学生在积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积淀了多少思想与方法、态度与情感,让学生的智慧因此而提升,情操因此而熏陶,以此越走越远.
初中物理课程中有一些内容容易被很多物理教师忽略,尤其是苏科版教材的最后两章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本课呈现为识记内容的记忆课、强化训练课,并以最短的时间让学生适应这个版块在中考中的考察,通过强化训练来提升学生对相应内容的认知深度.而这些课的内在价值还是非常丰富的,这些价值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让价值再现、突显,以此促使物理学科魅力的彰显.本文谈谈苏科版《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课程达成策略.
1分析教材、吃透价值提升环节
本节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一是人类利用能源的简史,介绍当前世界能源生产及其变化情况;二是能源的分类.而借助这两个环节,我们需要达成两层隐性的目标:一是宣传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和节能环保的意识;二是人类在使用能源、利用能源过程中的逐渐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与此同时,科技这把双刃剑也突显出来,间接地暗示学生,人类在获取文明的同时要注重科技发展的合理性、环保性、高效性,最终促使人类文明发展的可持续性.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很好地用好教材,更好地
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最大收获.
2结合学情、拓展学生生长空间
以生为本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对书本中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都能通过自主学习达成突破,稍有难度的环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或教师的适度点拨就可以顺利的突破.而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突破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为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在建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具体仍然以情境活动、实验感知和问题链相结合的方法来得以突破.
【问题情景1】
将你置身原始社会的孤岛,你怎么生存?
此处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键启发学生能站在原始社会的角度去解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起点.学生会考虑到衣食住行等多各方面,而食物又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因此,我们要解决食物问题,而食物需要加热……,到此直接导入原始人采用摩擦生火的方式,切入人类的祖先是如何通过摩擦的方式生火的.为了更深一步的让学生体验摩擦生火的过程,建构体验过程中收获,我们让学生进行钻木取火的实验.并设置如下问题进行突破:
问题1在此实验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此处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获取和利用火的艰难,体验原始人在利用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也发现这种能源使用的局限性.)
问题2钻木取火的能量转化是什么?(此处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获取其中的能量转化关系.)
问题3回到原始社会,你还可以采用哪种方式来获取内能?(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如何获取内能,其中太阳能、秸秆自燃等等都可以获取内能,为后面化石燃料的利用做好铺垫.)
【问题情景2】
将你置身原始社会的孤岛,你如何回到大陆?
从孤岛到大陆,我们必须通过船回到大陆,而这个船需要更大的机械能,此时就启发学生如何获取机械能,而我们当下现有的能源就是化学能,此时我们启发学生如何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学生很快能想到瓦特的蒸汽机.
于是,我们模仿瓦特的蒸汽机,给学生演示蒸汽小船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点燃蜡烛的以后,小瓶内的水开始沸腾,喷出大量的水蒸气,小船运动起来.同样为了激起学生的参与度,我们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领学生.
问题1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再次同样把思考的空间还原给学生,启发学生理解获取机械能的关键是化学能,即燃烧燃料.)
问题2我们可以利用哪些能源来获得大量的内能呢?(启发学生对常见的燃料进行思考,也让学生感受到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开始大量的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此获取内能,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问题3回到那个大陆,你还可以采用哪种方式来获取机械能?(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善于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也启发学生对风能等能量的思考,为后面的能源分类作铺垫.)
【问题情景3】
回到当今社会,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途径获取机械能?
在当下社会,学生的家里不一定都有汽车,但是几乎每户人家都有电瓶车,这一交通工具很快让学生想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方式.为此,我们采用多媒体再现奥斯特实验和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在回忆中得到巩固,并建构新的认识,学生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开启了人类电力时代的纪元,并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电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且它的产生克服了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运输不便等缺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的感受,我们给学生演示了手机控制的遥控汽车,虽然遥控汽车非常简单,但是我们的这个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还可以让学生感受电力时代的到来,直接把人类文明推向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物联网+等等,都离不开电的作用.
【问题情景4】
如何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
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到这里,本来是一个非常开心、轻松的环节,而此时我们把PP
切换到一张张黑白、暗淡的画面,那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当下社会,我们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此时,人类需要迫切解决能源问题,开发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于是,人类再次开启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此老师结合图片和文字、数据简单介绍一下核能.比如,学生了解核能是某些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用数据告诉学生:“1 g铀-235全部裂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5×106 g的煤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此时,我们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一下氢能等新能源.
【问题情景5】
刚才我们一起经历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接触到很多的能源,你能结合能源的性质、能源利用的技术现状、能源利用的环保性对能源进行分类吗?
学生结合已经建构的知识,很快为能源进行分类,获知能源可以分成:可再生与不可再生、新能源与常规能源、清洁与非清洁能源,而教师则通过问题链来启发学生对能源分类的理解,学会对能源进行正确的分类.
问题1你知道煤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为什么?
问题2煤是清洁能源还是非清洁能源?为什么?
教师在一系列的“是什么?”“为什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对能源分类的理解,让学生真正达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能在分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人类在利用能源过程中,要注重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促使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这样一节课虽然难度不大,但是教师如果用教育艺术还原课堂的本真,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积淀过程,经历思维的生长过程,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