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拳的文化溯源
2016-05-14丁永鹏
丁永鹏
中图分类号:G852.1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文化学角度对洪洞通背拳的起源及发源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 洪洞通背拳 文化溯源 文化价值
洪洞通背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它源远流长。从乾隆年间一代宗师郭永福为始。洪洞通背缠拳产生于冷兵器时代,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验证和记述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农村形成了体育娱乐活动,武术竞技的形式。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通背缠拳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中国文化、区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洪洞通背拳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从历代抗击外侮,保家卫国爱乡爱土的斗争中,升华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当代民族精神的巨大思想价值。
一、洪洞通背拳的形成基础分析
(一)洪洞通背拳产生的自然地理条件
洪洞通背拳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两个条件的影响。一是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使得洪洞居民自给自足,生活无忧。当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就有了守护自己的财产与劳动果实的安全的需要,而在冷兵器时代,武术能给人最大的安全保护。由此,通背拳就产生了。其次,民间有“穷习文,富习武”的说法,为通背拳的传承和发展的另一因素——经济,还有一种说法,一日三餐不稳者,手脚无力,工作不稳定者,没有固定收入者,不教武术。
(二)洪洞通背拳产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特点是宗法制和集权制。宗法制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宗法制的特点就是“明人伦”。在家庭中,家长的话相当于圣旨。宗主在家族中有绝对的发言权,其权威不能受到挑衅。再此影响下,武术的传承也就有了强烈的家族性。武术技能往往只传于一个家族或某一地区,这样就形成了很多的流派。洪洞通背拳也不例外。这对其发展,有了一定的制约性和局限性。
(三)道教对通背拳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发源于东汉末年。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以道治身”,阴阳五行和养生之法的观念流行也民间,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洪洞通背拳技法特点中能看出阴阳关系的有:“攻为阳、守为阴;以柔制刚、以短制长和以小力制大力等”。洪洞通背拳一百零八式是根据道教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星演变而来的古老拳种,分九排子,也谓九段。九者至尊也,九作天数,象征功能是多层次的。
(三)佛教与儒家对通背拳的影响
佛教和儒家对通背拳的发展和传承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佛教让中华武术传承中,教人习武先习德,武术要想练到一定的高度,只靠身体的练习,是无法突破的,到了一定程度,身体的练习,已经到了极致,无法在突破,就必须依靠武德来提高,天人合一,才是最高境界。中国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领悟佛学,以参悟出武功心法,以此修炼,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洪洞通背拳的文化价值
洪洞通背拳是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体系优秀的武术拳种。洪洞通背拳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洪洞武术文化反应了人类原始思维特征和文化信息,而,洪洞通背拳武术文化是洪洞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民族体育属性的武术文化,它伴随着洪洞的历史而发生发展的。
洪洞通背拳武术文化主要体现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在历史文化变迁时期,洪洞通背拳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体现在人们的对于自身价值意识的觉醒及其他社会价值的追求和渴望,使自身被束缚的个性的到充分的发挥。其二,使人们强烈意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应于社会大众文化价值观念相符,强身健特,是当今社会的潮流。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指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洪洞通背拳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古代的道教,儒家和佛学都对其发展产生了深渊影响。
三、洪洞通背拳与洪洞人的价值意识、人格特征
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高度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君主专制为政治背景的。明清时期是武术的空前发展时期,大量武术作品与拳种的出世,加上乾隆皇帝御赐洪洞通背拳为“神拳”,使其在当地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新加坡时说:“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区域文化”。
自然经济的长期发展形成了洪洞人独特的性格,对洪洞心理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山西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受中国传统思想和“黄土文化”的影响很大,具有朴实,朴素和相对传统的性格特点。洪洞通背拳在当地的传承与洪洞人的性格是相辅相成的,它具有缠绕、闪惊巧取和声东击西及想想不到的特点,与形意拳动作相对简单、目标性强和具有较伤害力的土匪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文献:
[1] 樊汉武.无极通背缠拳[M].焦作市体育运动委员会.1984(4).
[2] 洪洞县志编撰委员会.洪洞县志[M].太原:山西春秋电子音影出版社.1996:957- 959.
[3] 荣从民.影响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因素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
[5]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58-110.
[6] 李培林,李强,马戎.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 邹维一.佛教伦理道德与中国社会[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8]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北京: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