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艺术经历和贡献
2016-05-14马成丽
摘要: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乔治·比才;法国作曲家;音乐
中图分类号:J6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C 1838—1875),法国音乐的古典作曲家、钢琴家。乔治·比才在1838年10月25日生于巴黎的一个音乐家庭里——父亲是一位唱歌教师,母亲会弹钢琴,舅舅则是一位著名的歌手兼音乐教育家。比才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已显露:4岁已能识乐谱,当他父亲想教他一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时,却发现他已经懂得很多,9岁起进巴黎音乐学院就学,是他班上最年幼的一个学生。由于母亲和舅舅都有多方面的爱好和修养,可能对比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才的第一部独幕喜歌剧《医生之家》受韦伯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较深。1856年他完成了《C大调交响曲》,这部作品形式严谨,旋律清新色彩明快,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年轻的比才音乐兴趣广泛,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和总谱阅读能力曾使当时的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感到震惊。
一、乔治·比才的艺术经历
在此期间乔治·比才探索各种作曲方法,尝试不同音乐形式,谱写交响序曲、干唱剧、钢琴曲等,为歌剧创作作准备。回国后,他于1863年完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而后推出《帕思丽珠》,但两部歌剧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回响。继之创作了《嘉米蕾》,虽然还是没有成功,但已经找到自己的风格。不久他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的姑娘》配乐,大获好评。1870年,比才新婚不久便参加了国民自卫军。退役后在塞纳河畔的布日瓦勒(Bougival)从事写作。1873年初,比才开始歌剧《卡门》的写作,《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1875年3月3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惨遭失败。当代人对他的作品中“大胆的现实主义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惊和受到冒犯”,指责这是一部“淫秽的作品”,“音乐不知所云”。据说他曾为此整夜痛苦地在巴黎的街道上徘徊。但《卡门》却受到了同时代的圣-桑、柴科夫斯基以及后辈德彪西的赞扬,前面两位预言“十年之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部歌剧”。然而,比才未能等到这一天,仅三个月后的1875年6月3日,他即因抑郁在布日瓦勒逝世,年仅37岁。五年之后,《卡门》再度在巴黎上演,获得了极大轰动。
比才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9年,跟马孟台尔(A.F.Marmontel,1816—1898)学钢琴,跟阿列威学作曲。还有院外另一位年轻老师古诺,对他的成长过程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两个人尽管在年龄和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各异,但他们却长期保持着真诚的创作友谊。比才在学院里的各项学习成绩优异,屡次在院内的各种比赛中获奖,包括钢琴和管风琴演奏、视唱、对位和作曲等。他的钢琴演奏之出色,还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有一回他在阿列威家的音乐晚会上见到李斯特,李斯特拿出自己的一首非常难的新作品,并说,除了他自己以外,恐怕只有封·彪罗(H.G.VOnBillow,1830—1894)能弹得出。但是13岁的比才竟然即席视奏这首乐曲,而且弹得非常之好,为此李斯特惊呼;“本来我以为只有我和彪罗两个人,但是现在还新出现了第三个,应该说,他是我们当中最年轻、最大胆和最辉煌的能手!”比才在学期间已是许多作品的作者,他在17岁时写出的《C大调交响曲》,以其形式之精炼、表情之生动和色彩之明朗著称,所有这些,后来又都成为他的独特风格的不可分割的素质。1857年在音乐学院毕业时,他以一部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并以一部独幕轻歌剧参加奥芬巴赫主办的比赛中获奖。比才获得罗马大奖,享有到意大利深造的机会。在意大利的3年当中(1857—1860年),他悉心阅读许多文学作品,研究艺术史,长时间浏览古代废墟、官邸、博物馆和画廊,熟悉大量意大利古典绘画与雕刻的不朽作品。这时候,他曾经有过众多的写作计划,因为莎士比亚、莫里哀、雨果、霍夫曼和荷马的题材都使他激动不已,他虽然还没有探索到合适的主题,但他的志趣倾向于戏剧音乐方面已经十分明确。
70年代初,他写过一系列音乐会作品,如《小型组曲》(1871年)和戏剧序曲《祖国》(1873年)等,但他的主要兴趣依然放在戏剧音乐方面,曾先后根据缪塞的诗作《纳木那》写出独幕歌剧《扎米列》(1871年),并为都德(A.Daudet,1840—1897)的戏剧《阿莱城姑娘》谱写27段配乐(1872年),但是足以称为他的创作之冠的,却是1874年据梅里美(P.Merimee,1803—1870)的小说《卡门》的若干章节写出的最后一部同名歌剧。歌剧《卡门》的登场人物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作者通过具体描绘这些普通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表现他们所怀有的独立不羁的炽热感情,来批判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歌剧《卡门》在1875年3月首演后,巴黎的反映十分冷淡,随后的几次演出也没有获得应有的成功,据说,比才曾为此彻夜游荡街头,从而成为他过早死亡的原因之—。但也有人认为歌剧《卡门》的演出成败与否,同比才早死并没有什么联系,因为当时他已多年为喉疾所苦,可能是癌症,只是由于病情恶化促使心脏病突然发作致死,比才在1875年6月3日,即《卡门》首演后三个月,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布瑞瓦尔(Bougiva1),时年还不满37岁。
二、乔治·比才发作品贡献
1.未获成功但影响深远的《阿莱城姑娘》。
比才的《阿莱城姑娘》本来是戏剧配乐,剧本为法国著名文学家都德所作,原为三幕剧。戏剧演出并未取得成功,而根据戏剧配乐编成的两套组曲却成为传世佳作。 《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由比才自编,第二组曲由法国另一位作曲家吉罗编成。戏剧《阿莱城姑娘》描写了法国普罗旺斯青年农民弗雷德里的爱情悲剧。剧情大致 为:弗雷德里准备与一位阿莱城姑娘(这姑娘在原剧中并未出场)结婚,突然得悉姑娘的名誉不好,于是弗雷德里想忘掉这位姑娘,而与童年女友薇叶特成婚。婚礼 当天,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那位阿莱城姑娘与其情人私奔的消息。内心依然深爱着阿莱城姑娘的弗雷德里无法控制自己失落的情绪,从阁楼窗口跳下去自杀了。且看 《阿莱城姑娘》第一、第二组曲中的3个著名片段。片段1和片段2选自第一组曲的第一曲《前奏曲》。《前奏曲》的主题源于普罗旺斯地区的民歌《三个国王的队 伍》,在原戏剧中用于第三幕第二场的村民合唱,其主题威武雄壮、刚健有力;乐曲的中段为“法朗多尔舞曲”(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形式),加 入了法国民间乐器——普罗旺斯长鼓作为伴奏的轻松旋律,活泼而欢快。片段3为一首著名的“小步舞曲”,选自第二组曲的第三曲。这段清新而单纯的长笛独奏旋 律,原为比才的另外一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的间奏。美妙的竖琴以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
2.上演率之最的《卡门》。
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是比才创作的顶峰。剧情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更准确地 说,取材于小说第三部分唐·霍塞在受刑前对自己的身世的叙述。《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 唐·霍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霍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 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霍塞的剑下。比才把社会底层人物烟草女工和 士兵推上了法国歌剧舞台。音乐与剧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丰富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展现了五彩缤纷的生活画卷,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音乐上,比才 强调了剧情发展的对比和力度,音乐生动而富有光彩。
然而《卡门》于1875年3月3日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时,观众的反应却十分冷淡。首演的失败使比才痛苦异常。此后他一直情绪消沉。3个月后,比才由于心脏 病猝发而死,当时还不满37岁。在他死后4个月,也就是1875年10月23日,这部歌剧又在维也纳公演,获得极大成功。1904年12月,在巴黎举行了 歌剧《卡门》上演一千场纪念公演。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人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 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 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拍子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 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霍塞 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片段7),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唐.霍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有活力的主旋律。第二幕中还有一 段吉卜赛风格的音乐,表现的是两个吉卜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第三幕中著名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 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四幕的结尾,正像柴可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 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 独演出的曲目。
结语
比才其他的作品还有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C大调交响曲》等。比才是继古诺之后,打破意大利歌剧对法国的影响,使法国歌剧从浅薄、浮华中解放出来的杰出人物。他的作品常取材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生活,采用现实的手法描写场景,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风格上体现了法国特有的华丽纤细和喜歌剧传统,以受到瓦格纳、柏辽兹等人的影响,使用大胆的和声与对位法,及强有力的戏剧表现。同时展现了浓重的民族色彩(如《卡门》中的西班牙风格、《阿莱城的姑娘》中的法国南部气息),充满热情,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参考文献:
[1]胡越菲.现代而古典的新版《卡门》[J].音乐爱好者.2012(07).
[2]于姝.浅谈歌剧《卡门》的艺术魅力[J].大舞台.2010(04).
[3]高娟,桑会利.浅析歌剧作品中的审美要素——以歌剧《卡门》赏析为例[J].才智.2013(32).
[4]常京霞.歌剧艺术的瑰宝——《卡门》赏析[J].音乐时空.2013(12).
[5]沈凡,比才简介(浪漫主义中期)[OL],2013.
[6]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OL],2015.
作者简介:马成丽(1992-05)女,汉族,安徽省铜陵市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