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遵循军人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则
2016-05-14张居可周勤
张居可 周勤
摘要:军人道德教育原则,是根据军人道德教育的任务、军人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和军人道德教育的特点来确定的。它是军人道德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新时期我军道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用特色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坚持不懈地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把“打得赢”、“不变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与实际相联系;部队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传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那么如何遵循军人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则又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关键词:军人;道德;原则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用特色理论武装官兵头脑
习主席有关“中国梦”方针的提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延展,是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全军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用这一理论教育官兵,既是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官兵,就是要把这一理论教育作为部队道德教育的根本,打好理论基础,坚持不懈地把官兵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坚定政治信念,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要引导官兵在掌握基本理论、观点上下功夫,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消化理解习主席有关指示精神,帮助官兵运用新的理论回答和解决新的认识问题。
二、坚持不懈地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
革命的精神支柱历来是我军战斗力气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凝聚军心、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于的各项任务,很重要的在于全军始终没有放松强化精神支柱的工作。同时必须看到,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对官兵精神支柱的冲击与影响不可低估。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信心不足;有的崇拜金钱,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丧失国格、人格;有的思想颓废,斗志衰退,欣赏和追求低级趣味;有的在各种迷信活动中寻找寄托;有的个人至上,追名逐利。这此都说明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精神支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主要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自觉和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我军精神支柱的本质特征。加强军人道德教育,“强化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是帮助官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相适应,与革命军人特殊使命相一致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把“打得赢”、“不变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是我军的根本职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常规战争,向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的新形势。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我军建设提出了两个历史性课题: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道德教育要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就是说,道德教育要把“打得赢”和“不变质”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努力提高军人的道德素质。
四、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
所谓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就是指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从军人的思想实际、军队的实际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把传授道德理论知识与培养官兵的的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理论传授中着眼于官兵实际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实际的军人道德生活中,要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重点要在“联系”上下功夫。首先,要联系军人的思想实际,抓好道德教育与军人日常生活的结合、渗透。军人道德教育的课堂不仅在集中上课的课堂上,在训练和完成各项任务的场所里,还存在于官兵的日常生活中。教育者应当不失时机地运用道德理论指导官兵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思想问题。例如,当战士在理想前途问题上产生迷茫,感到当兵“难致富”时,或担心退伍后的出路时,应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国无兵不稳”、献身国防大有可为 的思想;当战士遇到入党、立功、考学、提干、转改志愿兵、学技术等问题时,应引导他们端正动机,明确标准,不计名利,服从组织。其次,要联系部队的实际,抓好道德教育与部队中心工作的结合渗透。军事训练是部队的中心任务,是官兵主要的实践活动。在完成以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官兵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因此,要把道德教育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要引导官兵认清军队的职能、作用,认清训练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系,从而使官兵增强训练的原动力,确立军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充分调动官兵的训练积极性。另外,在军事训练中,教育者还要引导官兵磨砺和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互相协调、团结互助的品德,顽强拼搏、一往无前的斗志。这样既可以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可以及时解决军事训练中官兵存在的现实思想问题。
五、部队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军人的生活空间、工作环境等主要局限在部队,因此,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应主要通过部队教育来进行。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部队实施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由于军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开放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社会联系也就越来越密切。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舆论,几乎每时每刻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军队内部,从而对军人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军人道德教育如果不考虑军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同外部环境的联系,不取得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就不能收到最隹的效果。在部队的现实教育中,有些道德教育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感到力不从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军队教育与社会教育缺乏有效的配合。相反,有些问题解决得比较好,有的教育效果比较明显,也就是由于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密切配合的结果。因此,要坚持部队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影、报刑、杂志等宣传媒体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家庭、亲朋好友的积极影响;积极参加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等。此外,尽可能争取社会各部门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密切配合。
掌握了如上原则,我们的军人道德教育必定会走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