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生实利主义价值观表现及其成因
2016-05-14李闪闪
摘要:在《喧哗与骚动》为数不多的人物中杰生无疑是人物塑造最成功的一个。本文前半部分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他对不同人的行为态度、及别人对他的看法、评价来表现他的实利主义价值取向,后面主要运用对比和环境分析法通过杰生童年和成年后的行为思想的对比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两方面原因对其实利主义价值观进行解释。
关键词:实利主义;表现;成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可以说杰生在整个故事中是唯一的一个“健全人”。他对一切都不屑一顾,除了对“钱”。也许他对大姆娣非常在乎,可是大姆娣却不会永远陪着他。除此之外,他对所有人都没什么感情,他讨厌他们,认为全世界的人都是康普生,都是“疯子”。
一、杰生实利主义价值观表现
在他眼中,只有“钱”是可靠的,只有实在的利益和好处是可以追求的,持着这样的想法他的实利主义价值观表现在以下不同人身上:
(一)杰生对班吉的厌恶。
别人眼中的班吉就是杰生眼中的班吉——“一个十足的傻子”。——没有想法,不会思考,生活不能自食其力,动辄需要人照顾,拖累整个家还只会一天到晚哇哇嚎叫的傻子。所以他一点都不喜欢班吉,所以一开始他就主张把班吉送到杰克逊的精神病院去。后来母亲一死他便采取行动将这位“大神”永远轰去了疯人院,从此甩掉了这个包袱。
(二)杰生对昆丁的嫉妒。
杰生对昆丁的看法主要是嫉妒。因为从小到大昆丁有比较好的人缘。另外,昆丁是家中的长子,父亲自然对昆丁更加注意,他经常与昆丁谈话和亲近,父亲甚至为了昆丁上学卖掉了班吉心爱的牧场。昆丁还有高学历,他在哈佛念书享受着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自己却一无所获,没人注意也没人为之付出,所以他嫉妒昆丁,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到哈佛上学该多好。而父亲卖掉的牧场毕竟是家产的一部分而且不是为他变卖的,他将此事一直记挂于心。
(三)杰生对凯蒂的憎恨。
杰生对凯蒂憎恨由于两方面。一是父亲卖掉牧场的钱还有一部分是为凯蒂置办了嫁妆;二是凯蒂没能使他丈夫履行当初当初对杰生许下的诺言让他成为一名银行职员,他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四)杰生对小昆丁的自私与残忍。
出于对凯蒂的憎恨他把怨恨都发作在小昆丁身上,通过对小昆丁的刻薄来达到他报复凯蒂的目的。他说她是野种,常常骂她是贱人、骚货,他将她比作大街上的野狗和别人乱来还对她使用暴力。
(五)对父母的不满。
在他眼中父亲是偏心的,他将爱都给了昆丁和凯蒂。父亲喝酒,整天糊里糊涂,最后把家产败光,轮到他掌家时家里一穷二白什么都不剩;而母亲无疑也是个沉重的包袱,康普生太太规矩有多还总是啰嗦,说些什么“命苦”或是“如果我走了你的日子就会好很多”的话,同时又多病;杰生整天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难免心情压抑,想着若是母亲真的如他所说早点归西就好了。
(六)杰生对黑人的蔑视及盘剥。
在他看来黑人是不必要的东西。他将他们叫做“黑鬼”。杰生面对苦苦哀求的勒斯特那两张自己并不需要的票券跟他索价“两毛五,现钱”,勒斯特出不起钱,于是杰生就当真把两张票投进了火炉也没有给他。对于迪尔西他还是有些敬畏的,可是黑人就是黑人,不必对他们客气,所以当小昆丁出走、康普生太太去世后他就把这个为康普生家服务了大半辈子的人扫地出门,从此不再往来。
二、杰生实利主义价值观成因
1.社会环境原因。
南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整个社会前进的脚步。在这个机器的时代,穷苦人为了生存拼命劳动、卖力,而资本家为了聚敛财富残酷压榨穷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社会围着“利益”打转,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亲情的纽带变得不再清晰,想要在这个社会立足就必须靠自己,杰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家道败落,家产几乎被父亲败光,既无资本有无才干的杰生以自己为中心,舍弃了那些不必要的、会带来麻烦的人(班吉、母亲、黑人等),因为对他而言“拖家带口”进行资本积累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将情人只作为需要时才能出现的对象,这种感情也是一种交易。亲情只会带来负担,世界上没有“正经女人”当然不会存在爱情,他的世界只有“利益与交易”。所以他只相信实在的、看得见的利益(因为非实利就是骗局——正如他失掉到手的差事一样)。
2.家庭环境原因。
其实,杰生的实利主义价值观在他童年的时候就来时有些苗头了。别人都是在一起玩,只有他一个独自一人在一边玩,他喜欢把双手插在兜里不拿出来即使摔跤了还是一区既往的固执,他喜欢告状,当昆丁和凯蒂玩水把衣服弄湿问杰生会不会告状时他说之前昆丁给他做的弹弓已经坏掉了(意味着他会告状);后来凯蒂爬上墙偷看时被迪尔西发现又是他大的小报告,还说自己没得到什么好处。对于其他方面,他一直处在这个“吵闹”“不正常”的家中。他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关心和爱护。康普生太太自私自利、唠叨抱怨,总以为自己吃了亏,其实是她拖累了这个家;而父亲沉湎于喝酒,其他时间则是他关心昆丁和凯蒂,很少关注杰生并对他寄予希望。而他的同胞也没一个正常”的。昆丁和凯蒂得到父亲的关注,这两个用光卖掉牧场钱的人一个陷入思想的虚无自杀了,另一个则被丈夫抛弃,一如既往地不检点,看来那些钱都打了水漂了。剩下那个弟弟又是个十足的傻子。整个家庭的环境与气氛都让人狂躁不安,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杰生的价值观被扭曲了。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了解杰生对不同人物的行为态度解读出他实利主义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并就其原因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进行了了阐释,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杰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当然,杰生身上的实干和坚持等品质也是值得研究的内容,这些还有待于接下来的进一步解读。
参考文献:
[1]《喧哗与骚动》,美 福克纳 著,李俊文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浅析《喧哗与骚动》中杰生的形象,刘鑫,青年文学家 2011年08期。
[3]说说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里的杰生,孤独老愤青的博客。
作者简介:
1.李闪闪,女,汉族,陕西省清涧县人,本科在读,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指导教师:熊芬兰(1981-),女,湖北汉川,汉,嘉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