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一场凝聚人心的万里征途
2016-05-14宗河
宗河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将士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多次濒临绝境,却总是绝处逢生,不仅在险境中保存了有生力量,还使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胜利。
长征一路走来,红军看似孤军奋战,但似乎如有神助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中不仅仅是老百姓、朋友、同道,还有地方势力和军阀,甚至还有政敌。
1934年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0 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撤离赣南闽西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考虑向湘鄂西苏区靠拢。在红军长征举步之时,蒋介石判断红军的行进方向是西进和北上,然而, 中央红军却迂回向南选择了被认为是“不利之路”的粤北山区为突围方向,打乱了蒋的部署。红军为何做出这个选择,其中发生了什么?
与“南天王”秘密谈判
国民党防守南线的粤军主将是以骁勇善战著称的陈济棠(1890-1954,广西人, 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其在广东一直是半独立状态,行拥兵自重、军阀割据之实,独揽广东的军政大权8年之久,人称“南天王”。
面对中央红军日益临近的“大转移”,陈济棠开始心神不宁起来。一方面,粤北紧邻中央苏区,敢打硬仗、战术灵活的红军是他长期畏惧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陈济棠及其粤系与蒋介石南京政府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一直明争暗斗,陈济棠早就看出蒋介石有借刀杀人、兼并异己的心思。因此他虽派兵参加“围剿”苏区,但绝不远离广东,同时避免与红军过多纠缠,以防蒋介石的中央军乘虚南下,袭取广东。陈济棠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为性命,一切均以此为重,从这点上讲,他既防共更防蒋。
由此,当时中央“最高三人团”之一的周恩来从粤军的种种迹象间,把准了陈济棠的脉搏,认为利用蒋介石与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夺取长征的通道。于是,向陈济棠及其部下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应一致对外”的道理。陈济棠巴不得红军有此一举,爽快答应并愿意通过谈判来协调。
1934年10月8日,也就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下达撤离中央苏区命令的前两天, 中共中央委派颇有谈判经验的何长工、潘汉年前去与粤军代表进行秘密谈判。何长工回忆道:“周恩来同志郑重地对我说:根据目前党的统战策略思想及政策,我们准备与陈谈判,这是中央给你的重任,望你勇敢沉着,见机而作。他还交代我联络密语等事宜。”
为掩人耳目,何长工、潘汉年乘着两顶花轿到达陈济棠的独立第1师第2旅防地——地处粤北的平远县罗塘镇一处寂静的山村。经过三天三夜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五项协议: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互通情报,用有线电通报;解除封锁;互相通商,必要时红军可在粤军防区设后方,建立医院;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红军有行动应事先告诉粤军,粤军撤离40华里,让红军通过。
为了保密,协议没有形成正式文本,而是由双方代表各自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谈判即将结束时,何长工接到周恩来电报:“长工,你喂的鸽子飞了。”粤军代表很敏感地问道:“你们是否要远走高飞了?”何长工平静地说:“不是,是说谈判成功,和平鸽上天了。”
其实,这是何长工与周恩来事先商定的密语:红军已经决定实行战略转移。而这次谈判的成果对红军突破重重封锁极为有利,特别是“借道”的协议。
借道协议的达成,不仅周恩来高兴,陈济棠也是喜上眉梢:红军不在广东停留,蒋介石的中央军就没有借口进入。欣喜之余,他特向红军赠送步枪子弹1200余箱、食盐及医药用品若干和几张军用地图。他命令协议内容只传达到旅以上军官,告知红军只是借路西行,保证不入侵粤境。怕下面掌握不好,他又加了一道命令:“敌不向我射击,不许开枪;敌不向我袭来,不准出击。”这实际上就是在湘粤边境划定通路,“护送”红军通过。
从 10 月 20 日开始到 11 月中旬,红军主力部队秘密集结,通过蒋介石指定粤军防守的区域,陈济棠基本遵守协议,使携带着大量辎重的 8 万之众的长征队伍, 得以在长征初期仅用1个来月的时间,就顺利突破了蒋介石在湘赣粤交界地区部署的三道封锁线。
蒋介石觉察到陈济棠明为“追剿”、暗保实力的企图,以及私下违令给红军让出一条道路的做法,不禁暴跳如雷,在日记中指责陈济棠“纵匪祸国”。
需要提及的是,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统战反蒋力量的认识,已经从争取某具体对象上升到策略高度,这对长征沿途争取其他政治势力有着指导意义。不久,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指导下的孤军作战的做法和“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的论调。
在随后红军长征行至云贵川地区时, 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因为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而将要面对的敌人则是七八个师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及几十万川、滇、湘、桂、黔各省军阀部队。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继续利用对手之间的矛盾以减轻红军战事方面的压力,仍至关重要。
由于西南各省的地方实力派军阀与蒋介石同样有着很深的矛盾,针对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曾发表反对中央军入川的声明一事,中共中央要求“必须尽量利用”“争取由中立到友好中立”。
在进入云南之前,红军争取和说服了扼守北盘江的黔军部队让出渡口和通道,使红军顺利渡江入滇。进入四川后,刘伯承以故交旧友的名义,先后给许剑霜、邓廷秀等川康边防军旅长级军官写信,宣传中共的政策主张,劝他们勿与红军为敌。朱德也利用他在川军中的老关系,与集结在雅安、荥经一带堵截红军的杨森部队达成过暂不互相进攻的协议。朱德、刘伯承还几次派人与川军第 29 军军长孙震联络,希望他对蒋介石围歼红四方面军于川康地区的计划, 采取拖延和消极应付的态度。
虽然西南军阀没有像陈济棠那样回避与红军的作战,但这一时期,利用一切反蒋力量来争取长征顺利行进的政策无疑是成功的。
得民心者得胜利
红军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加大了对红军的反动宣传,诬蔑红军是“流寇”“共匪”。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被欺骗了,常常是红军还未到,老百姓就人去屋空躲了起来。但红军以遵纪爱民的实际行动,使人们认识了共产党,反击了国民党的谎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路过贵州毕节,发现老百姓家里有不少苏区发行的钱票。总指挥贺龙想,红军走后,如果敌人发现这些钱票,老百姓不仅经济上要受损失,说不定还会受到残害。于是他决定,部队带上银元,一比一给群众兑换,一下子就换掉几千块银元。这些银元,是红军冒着生命危险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更是红军的宝贵粮饷,再这样换下去,部队就要发生困难。大伙儿劝说贺龙不要换了,贺龙严肃地说:“我们红军是人民的队伍,吃了群众的粮食,烧了群众的柴草,能丢下他们不管吗?我们闹革命就是为了解救老百姓,花几千块银元又算得了什么。有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能打败敌人啊。”
贵州兴仁县大坪地寨子有位农民名叫周光明,在红军到来前,因受反动派宣传的影响,带着妻儿老小躲到山里去了。夜半时分,他看到寨子里起火,就拼命往寨子里冲去。到了家门口,只见红军战士正在奋不顾身地救火。因为天气干燥,周光明家的3间茅草房最终被烧了。但他却对红军心生感激,因为他看到了红军救火时的真诚和勇敢,特别是事后红军给了他4块大洋,让他重建家园。红军走后,周光明逢人便说:天底下只有红军最好,反动派放火,红军又救火又赔钱。
长征途中,红军所到之处,不仅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广大群众因此打心眼里把红军视为穷人的队伍。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每当此时,群众的帮助尤显重要。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一天晚上,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时煤气中毒,群众闻讯后,把鲜萝卜磨碎后加入淘米水煮沸,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战士全部苏醒过来。
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六寨(位于广西西北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这些故事到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感慨:一支真正热爱人民的军队、得到民心的军队,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再难的征途也必将走向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结拜是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吗?”
红军长征路线集中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经过了苗、瑶、壮、布依、彝、藏、羌、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形成的民族隔阂以及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不同,红军长征到达这些地方后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能不能做好少数民族的工作,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对敌,是红军能否完成战略大转移的一个严峻考验。
许多少数民族在反抗民族压迫的过程中,其领导者和组织者成为整个民族利益的代表,有的甚至成为英雄,在群众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主导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对他们的不敬,往往被视为对整个民族的侵犯。鉴于此,中共中央和红军一改“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宣布保护少数民族及其宗教上层利益,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习俗,并积极开展争取和团结少数民族及其宗教上层的工作。
贵州镇宁县布依族的首领陆瑞光,排黔中“四大天王”之首,在当地很有威望。1935年4月,红一方面军进入镇宁地界后,需要通过陆瑞光控制的地盘。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及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决定亲自前去拜访陆瑞光。
陆瑞光先是派出一名连长冒充自己见客。但是,由于彭德怀之前听人描述过陆瑞光“满脸麻子”,所以当场笑着揭穿。陆瑞光又派出已升任参谋长的张海宽再冒充。张海宽招待他们喝过茶后,彭德怀又笑着说:“我们茶也喝了,怎么真菩萨还不现身啊?”张海宽见瞒不过,只好回到后山上,向陆瑞光描述几位红军首长“一团和气”。于是,陆瑞光决定亲自装扮成普通士兵前来探查。下山后,他首先看见的是一排排红军抱枪端坐在院子里,他又到各个房间看了看,发现房门都是关着的,红军只是在厢房里打地铺休息,家中各处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陆瑞光的顾虑才消除,他主动来到三位首长的身边,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你们要找的陆瑞光。”
交谈中,彭德怀三人耐心向陆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革命道理,陆瑞光如梦初醒,认识到这些年来自己起义的目的和红军的革命理想其实是一致的。当晚,就与红军签下了一份《反对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苛捐杂税的协议》,双方还商定,红军留下12名伤员,由陆瑞光负责保护并提供伙食医疗,这些伤员恢复后,协助陆瑞光工作。随后,彭德怀还赠送陆瑞光36支步枪,一面红旗。4月17日一早,红军离开时,陆瑞光送了10多里地才返回。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军主力经过良田、坝草到北盘江渡口,顺利进入了贞丰境内。5月3日,红军巧渡金沙江,粉碎了蒋介石“前堵后追”,妄图围歼红军于滇黔的阴谋。
1935年 5月,中央红军进入四川彝族地区,虽然暂时摆脱了蒋介石重兵的围追堵截,达到了北渡长江,进入四川境内的战略目的,但是还未能实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眼前首要困难就是必须迅速飞越天险大渡河。
从泸沽到大渡河有两条路:一条是当时的大路,由西昌至雅安;另一条是崎岖难走的羊肠小路,要通过彝族聚居区。由于四川军阀对彝族的压迫,彝族对于汉人的仇恨甚深,在当时,人们把经彝族区的小路视为畏途,军队——尤其是汉人军队要通过这一地区是很不容易的。
当蒋介石得知红军渡过金沙江,向大渡河急进的消息后,认为消灭红军的机会来了,他决心要使红军重演72年前太平天国将士全军覆灭的悲剧,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5月10日,蒋介石从贵阳飞抵昆明,调集中央军和川军10余万人,制订了一个企图将中央红军彻底消灭于大渡河以南的作战计划。
蒋介石断定红军只敢走大路而不敢走小路,因此在大路上围堵下了大本钱。他还命令守大渡河的部队:收缴南岸渡河的船只以及渡河材料,全部集中于北岸;搜集南岸民间粮食,运送北岸,实行坚壁清野;如南岸居民房屋可资红军利用掩护其接近河岸者,悉数加以焚烧。
这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又一个紧要关头,毛泽东决心打破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他断定蒋介石以为红军不敢走小路,因此小路的防备一定较弱。他决定组织一支先遣队,排除一切困难通过彝民居住区,抢渡大渡河天险。5月19日,中央军委任命刘伯承为先遣队司令员,聂荣臻为政治委员,萧华为群众工作队队长。
先遣队临行前,毛泽东嘱咐:先遣队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与彝民达到友好,用和平的办法借道彝民区。只要全体红军模范地执行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就一定能取得彝族人民的信任和同情。
先遣队于5月22日进入彝族区,遭到了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围攻,武器被夺走,官兵被打伤,甚至连身上的军装也被抢走了。但红军官兵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积极向彝族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告诉他们红军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军队。通过沟通和谈判,刘伯承按照彝族风俗歃血盟誓,与沽鸡家支头人果基小叶丹喝了鸡血酒,结为金兰之义。随后,在小叶丹安排下,7天内将中央红军大部队护送出彝族区,红军得以迅速安全地通过大凉山。
后来,毛泽东在大渡河边见到刘伯承问道:“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刘伯承说:“主要是我们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毛泽东又问:“你跟小叶丹结拜,是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吗?”刘伯承回答说:“那当然,彝人最讲义气。他看我诚心诚意才信任我们。”毛泽东还问:“彝人下跪是先跪左腿还是右腿呢?”刘伯承正欲回答,周恩来笑着说:“后续部队通过彝区时,小叶丹打着‘中国红军彝民沽鸡支队的旗帜出来迎接。你们把彝区赤化了!”
可以说,“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
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政策的感召下,红军所经过地区的少数民族不仅让开了道路,供给了物资,有的还参加了红军,他们对红军由原来的敌视、疑虑、恐惧、疏远变为亲近、拥护和全力支持。据记载 ,红军途经黔西北时 ,苗、彝、回、汉各族子弟参军者达6000余人;在甘肃,仅红二方面军就接收新战士3000余人,红四方军扩编了一个独立师;在宁夏西吉县就有近300名回族青年报名参军。鉴于少数民族战士增多 , 红一方面军成立了两个回民训练队和一个回民师。各族人民子弟兵的踊跃参军,给红军增加了新鲜的血液,使严重的减员得到补充,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这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下的红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支持和鼓舞。
对蒋政策的微妙变化
1935 年的中国政治形势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蒋介石继续“追剿”红军,一是日本策划了华北事变,华北即将成为第二个东北,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虽然此时红军仍深陷危局(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分别于1935年的4月、11月开始长征),但中共中央还是对全局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1935 年 8 月 1 日,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各党各派、各军队、各界同胞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力量为抗日救国事业而奋斗。宣言里,中共对蒋政策已有微妙变化,即由“抗日反蒋”转变到“联蒋抗日”。
在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中 , 党中央率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于 1935 年 10 月最先到达了陕北。当时面对的主要对手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 他们连同甘、宁、晋、绥等部分地方军阀部队, 在南京政府的督策下以十几万人的兵力对陕北形成围攻之势。然而,这些部队均为蒋介石所排挤的“杂牌军”。特别是东北军的广大官兵由于家乡被日军侵占, 强烈要求停止内战去抗日;而起自陕西关中农家子弟的杨虎城将军,则对共产党人的主义和主张一向持有同情态度。这些都是中共争取和团结他们的重要的内在条件。
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其中重点就是解决如何建立统一战线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张闻天受政治局委托起草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指出党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战线上去。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总路线”。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一方面进行东征,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而努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中共中央开展了高效率的统战工作:
派代表首先赴西安与杨虎城会晤, 经过多次谈判,达成互不侵犯、取消经济封锁、建立军事联络、联合抗日等主张,并同意红军派代表进驻西安,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实现“西北大联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联名发表《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派李克农两次前往洛川与东北军将领王以哲等会谈,就停战合作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周恩来与张学良见面会谈,达成了互派代表、互不侵犯、东北军为红军代购军需品和中共派人协助东北军进行抗日教育等项协定。同时, 红军还通过对晋绥地方实力派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针,先后与阎锡山、傅作义、马鸿逵、马鸿宾等达成了停战谅解。
至此, 中共中央所倡导的“西北大联合”局面在 1936 年上半年基本形成,这不仅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还对国内政治局势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此时,蒋介石多年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西北地区遭到了局部破产。东北军、西北军与红军建立起停战合作关系,使蒋介石再逼迫他们进行“围剿”不仅是困难的,而且是危险的,因为“这些部队随时都可能发生倒戈或哗变”。当蒋介石自认为“这时给疲惫不堪的共产党军队,以最后一击的时刻已经到来”之际,恰恰是被共产党统战巨腕扭转了方向之时。
1936年9 月,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毛泽东等给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的电文中指示“抗日反蒋不能并提”,“不要提出‘打倒中央军及任何中国军队的口号,相反的要提出‘联合抗日口号”。
12 月 1 日,毛泽东、朱德致信蒋介石,表示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决计不能再自相残杀,红军愿意“化敌为友,共同抗日”。11天后,西安事变爆发,全国上下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空前高涨。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包容、宽博的政治智慧和为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持续努力赢得了全国民众的支持。
从1934年10月到1936 年 10 月,红军历时两个寒暑,纵横十多个省份,跨越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战胜无数艰难困苦,终于胜利实现了从中国东南至西北的战略大转移,三大主力在陇中高原胜利会师。
回首这二万五千里行程,红军自始至终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中国共产党以坚定无畏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团结人心、集聚力量,以鲜明的统战策略和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到最广泛的支持。虽然每个阶段的统战对象不同,统战工作内容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即在军事上分化敌军、减轻红军的压力;在政治上动员和团结各族群众、赢得理解和支持;在大局上尽释前嫌,以民族危亡为重。
漫漫征途,红军征服的是人心,获得的是坚不可摧的力量。这股力量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在危局中对政治形势的清醒认识,对人心向背的明智判断和抉择,以及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胸怀。这股力量最终让长征走向胜利。长征胜利了,革命才能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