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价值观差异比较
2016-05-14顾名姝
顾名姝
【摘 要】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的巨大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中国梦和美国梦其中蕴含的内容也并不相同,中国梦中以集体主义作为价值取向,而美国梦则是蕴含了个人主义价值观。本文主要从价值观角度对中国梦和美国梦作出比较,从历史渊源角度和价值观念角度探寻二者的价值观上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价值观差异
作为当今世界两个强大国家,无论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都是备受世人关注的理念,中国和美国作为制度和国情都截然不同的国家,提出的梦也是不尽相同的。虽然在某些方面中国梦和美国梦也存在相似的或者是共通的地方,但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异的。下文主要从中国梦和美国梦之内存在的不同价值观对二者作出比较论述。
一、从历史根源看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概念,中国梦是整个国家的梦、是整个民族的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追求。这也就说明了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中国梦同时也是个人的梦。纵观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不难看出在价值观这个方面,中国梦主要是以集体主义作为价值观的基础,中国梦讲究的是对于集体利益的追求。从中国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受儒家文化的长期影响,追求和谐、互助,宣扬"仁、义、礼、智、信",要求人们"忠君、爱国",注重"家、国"的存在意义,在此之后,才是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国家、集体、人民这三者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因此,三者之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冲突。维护好国家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最终也还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国家的强大与进步,也是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极大调整和改善。正是中国梦中这样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观体系,与美国梦中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观体系形成鲜明对比,也是中国梦和美国梦之间价值观取向上的根本区别。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之一,它是个典型的、具有浓郁个人主义色彩的国家。在价值观方面,个人主义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精神的主体和美国文化的核心。不可否认,纵观美国发展历史,个人主义对当今美国社会的繁华与强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与繁盛相对,也为美国社会带来一定的难以根治的社会性问题。作为美国文化和追求的代表,美国梦近年来也不断被带入公众视野,美国梦所宣扬的普遍信念就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追求个人理想和个人幸福的权利。美国梦中基于价值观所存在的个人主义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在美国社会中一直存在的,贯彻了美国历史的价值取向。
美国梦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美国的宗教息息相关。从宗教根源角度来看,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历史文化可以沿着欧洲文化的基础追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中复兴的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以人性为根本的精神,追求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全面解放,这也推动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作为当代美国的主流宗教体系,对美国的个人主义也有深远影响。在16世纪,从欧洲基督教之中分裂出来新的教派,新教的教徒则被称为清教徒,这些清教徒乘坐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船只一路从英格兰来到美国,开创了早期美国的主流文化,也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这些清教徒不仅只是迁移到美国,随着他们一起的还有中世纪繁华的欧洲文化,基督教思想和他们开创的新教的教义。因此可以看出,这些作为美国人祖先的清教徒不仅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权威精神,他们提倡依赖自我力量,相信自身能力,同时宗教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也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让他们能够将人类能自我拯救的观念传播开去,这也就形成了美国个人主义的开端。
二、从价值观念看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
除去历史文化,社会渊源等因素,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还存在于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之中,就如同当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在交流往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往往都是不同国家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冲突。在传统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之中,集体主义所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注重集体,注重家庭,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人相对于形影单只,更喜欢成群结伴。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之中,父母养育子女到成年之后,子女继续与父母同吃同住的占很大一部分,同时,一个大家庭不光有孩子,还有老人,世代同堂可谓是中国“天伦之乐”式家庭最成功的典范。中国式家庭不是说一个人或是两个人就能组建的分外和谐,它是一个群体,个人在之中起到支撑和组合的作用,但是并不占全部的地位。同样,中国人也注重集体和具有群体性的活动,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参与群体活动,或是与他身处的某个群体格格不入,那么就会被定性为不合群。同时在中国的群体活动中也充斥着一个现象,就是当某个团体出现新人的时候,这个新人往往不是轻易就能融入团体,被团体所接受的,“小团体”现象在中国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当人们处于集体生活之中的时候,往往会变得乐于为他人着想,这也是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引导,比如在某个集体之中,人和人会嘘寒问暖,会关心对方的生活和个人状况,也会有困难的他人施以援手,并且如果个人在集体中占据主要地位,那么也会为这个人带来无上的荣耀感和幸福感。
而在美国式的价值观念中,对于集体的重视显然没有中国对于集体的重视高,可以了解到在美国教育中,相对于集体更强调了个人,包括个人的理想追求和个人独立奋斗等。并且相对于将个人自身剖析于集体之中,美国人更注重隐私和个人的利益,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在美国人看来可能难以做到。打个比方,如果在中国,朋友之间询问包括年龄,收入,学历等等问题,都会觉得司空见惯,并不觉得是对隐私的侵犯,而在美国,可能即使是朋友,若是询问到年龄,收入这种比较私人的问题,就并不会得到回到。再者,在美国的家庭之中,甚少有世代同堂这种情况出现,年轻人在成家后会离开家庭,老年人也不会和子女同住。同样,在家庭之中,如果子女对于父母有意见,也是可以提出并得到反馈的。在学校这样的集体之中,美国学生要更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并且美式教育也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来实施教学。这种生根于美国人价值观念之中的个人主义和独立自主,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梦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强大的支持。
中国梦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伴随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经过不断的发展所延续下来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不仅强调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同时也强调了将个人利益寓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中,最终实现共同的发展。而美国梦中的个人主义,也是更多的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造就了美国如今的繁盛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定的弊端。
【参考文献】
[1]王富军.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基于价值观的视角[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9-62.
[2]郭金秀.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J].孝感学院学报,2007(6):81-84.
[3]王晓俊.试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根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84-87.